明清时期,中医针灸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都有很大发展。下面我们一起盘点一下针灸学的主要成就,快来看看你了解多少吧!
针灸学在明代继续有所发展。明朝在正统八年(1443)、万历二十九年(1602)几度指定专人仿照宋代式样另行铸造针灸铜人。这一时期的针灸著作,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广泛,
毫针
主要成就:①对前代的针灸文献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出现了许多汇编性的著作;
②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形成了20多种复式补泻手法,并且围绕手法等问题展开了学术争鸣;
③灸法从艾炷的烧灼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后来又发展为在艾卷中加进某些药物,辨证施灸;
④对于历代不属于经穴的针刺部位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奇穴”一类。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两部:
一是徐凤的《针灸大全》(1439)。
徐凤《针灸大全》(1439)
该书内容以介绍历代针灸文献资料为重点,包括针灸理论、穴位、针刺法与灸法、子午流注等,并附有插图,所选歌赋,如“四总穴歌”“千金十一穴歌”“经脉气血多少歌”“席弘赋”“灵光赋”等都为著者精心挑选,不但短小精悍,而且实用性强。
二是汪机的《针灸问对》(1530),又称《针灸问答》。
汪机《针灸问对》(1530)
该书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并谴责了某些不负责任的医疗作风。指出“用针必先诊脉”,反对“医者不究病因,不察传变,惟守某穴主某病之说”,强调据证列法,法随证变,“病变无穷,灸刺之法亦无穷”。
这一时期更能反映明代针灸学成就的是高武的《针灸聚英》和杨济时的《针灸大成》。
《针灸聚英》(1529)又名《针灸聚英发挥》。
高武《针灸聚英》(1529)
撰著者高武(16世纪初),字梅孤,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通天文、乐律、兵法,嘉靖年间考中武举。晚年专门研究医学,尤其精于针灸。
鉴于针灸穴位在男、女、儿童身上存在的某些差异,他曾设计铸造了男、女、儿童铜人各一座,以作为定穴之标准。
他汇集了《难经》《内经》《明堂针灸图》《膏肓灸法》《金兰循经》《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等16部针灸医籍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针灸聚英》一书。全书共记载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113种,收载针灸处方的歌赋65首。
此外,该书论证了进针后应施用的各种辅助手法,如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14种,并详细论述了各种手法的具体应用、治疗作用,以及用这些手法组成的复合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书中对当时针灸禁忌方面的迷信说法进行了批判。
《针灸大成》(1601)的撰著者杨济时(1552—1620),字继洲,浙江三衢(今浙江衢州)人。秉承家技,刻苦攻读,于针灸尤有心得。
杨济时《针灸大成》(1601)
他对16世纪以前的针灸文献进行辑录,在祖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心得经验编著成《针灸大成》。
书中论述了经络、穴位、针灸手法和适应证等,介绍了应用针灸和药物综合治疗的经验,并且有针灸治疗成功和无效的病案。
书后附录的《小儿按摩经》,除本书外,未有传本,是现存最早的按摩文献。由于该书较系统地总结了明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其中有的原书已经散佚,幸此书得以保存了部分资料,因而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是一部在针灸界影响极大的著作。
至今各种版本已达50余种,并被译成德、法、英、日等国文字,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医学界的重视。
清代医家往往重药而轻针,使针灸逐渐转入低潮。这一时期著述虽多,但大多影响不大,流传较广的有以下两部:
《医宗金鉴》
一是《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1742),清乾隆七年由吴谦等人奉敕撰。该书以经脉、孔穴为重点,包括针灸学的“明堂”要诀及以针灸见长的适应病证,用歌赋体编写,加以图例说明,比较切合实用。
《针灸逢原》
二是《针灸逢原》(1817),撰著者李学川。该书以群书汇粹的形式,辑录了历代医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与歌赋、经穴考证、针灸取穴及药物处方,虽然没有什么独特见解,但就整理针灸著作,“以补医林传诵所阙”而言起了一定的作用。
清代中期以后,统治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谬论,于1822年下令,“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使针灸疗法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但因为它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在民间仍广泛流传。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请看完点个赞吧,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