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由于不良的精神状态及心理压力,卒中后失眠在脑卒中患者群体中发病率已达到57%。
通常表现为脑卒中发生后出现难以入睡、易醒早醒甚或彻夜无眠。轻者表现为不易入眠伴或不伴有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眠、时寐时醒等症状,严重者甚至通宵难寐。
不良的睡眠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加重躯体症状,延缓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甚至有复发的潜在危险。
反之,充足的睡眠才有可能使缺损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因此,临床工作者应充分关注卒中患者的睡眠问题,积极治疗。
目前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机制虽有探讨,但缺少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主要采取助眠药物(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口服,其他非药物治疗目前尚只作为辅助治疗。
但药物的成瘾性、耐受性和毒副作用,给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相关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脑卒中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且长期服用失眠药物可能会增加卒中的风险。
使得患者及临床工作者对该类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上谨慎而小心。近年来,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对本病展开深入探讨,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针刺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较西药有绝对优势。
层出不穷的穴位选择、针刺手法以及联合治疗方案使得针灸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方法日渐丰富,且临床疗效优异。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病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气血衰少为本,风、瘀、痰、火为标。
经多年临床发现,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分型中“痰热扰心”较为常见,盖因脑卒中患者瘫痪卧床,运动缺乏,胃肠功能受损,传化升降失衡,湿浊内生,郁久化热,邪热上扰心神,阴阳失交,神不守藏而不寐。
其治疗当以清热化痰、安神定志为主。但查阅相关文献,关于此类型卒中后失眠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相对缺乏,“透天凉手法”作为复式凉泻手法,在治疗热证方面疗效可观,且有充足的证据支持。
在祖国医学中,脑卒中和失眠分属两种疾病,“中风后失眠”的概念于19世纪末首次被提出。
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认识是延承古代医家学术思想,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考虑当今社会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加注重外界因素对其发病的影响,并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手段,把“阴阳失交”作为对卒中后失眠的主要认识。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当代老年人的疾患,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同时伴有口舌喎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危急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
脑卒中的主要病机大致概括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目前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及致残性疾病病种。
“不寐”是失眠的中医病名,其病机归纳为阴阳失交,脏腑功能失和,心神失守。
卒中后不寐的发生与脑卒中存在密切相关,深入分析,二者病因病机上存在通性和共性,即卒中是因为本,失眠是果为标,卒中后失眠是卒中之变证,是在脑卒中发生后才导致的患者睡眠质和量的改变。
脑卒中与失眠发病的共同部位均在心,而涉及肝、肾。卒中的病因多为“营卫不和、瘀阻脑络”;失眠的病因主要为“营卫不和、气血亏虚、阴阳失调”。
在睡眠问题与其他疾病相关性上,巢氏在《诸病源候论》中将“不得眠”首次以伴随证候出现,且将其归入“虚劳”“大病后”等各类疾病中,书中详细分析了虚人外感邪气后出现“卧不得安,喜梦”等症。制定了“不寐”的参考指标,并通过梦境判断病邪侵犯何种脏腑,在治疗上分论而治。
就目前而言,祖国医学关于脑卒中后失眠的病因病机尚未达成共识,其主流思想分为以下几种:从“气血”立论:《内经》指出血、气、精、神为生命之根本,气血畅行,阴阳和合,精神乃形;反之则生百病。
气为血之帅,年迈之人气血不充易患中风之病,病后气血亏耗,脉道干涸,血行无力,故生瘀血;
血为气之母,瘀血干扰气血行于脉道,血行受阻,则气虚进一步加重,如此循环往复,机体必阴阳失调,百病丛生,故寝食难安,夜不成寐。
《丹溪心法》指出七情不畅,郁而为病,认为心情畅达、九窍通郁可身康延年。
《医林改错》、《类证治裁》、《灵枢》、《素问》等均认同瘀血致病的思想,认为血脉滞涩则病,通利则瘥,将瘀血致病的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扩宽了对疾病诊疗的思路。
失眠的病机为气血失调、神失所司,认为血瘀导致失眠的原因或气滞、或气虚、或气血两虚、或气机逆乱、或阴虚血少,治疗上从调和气血出发,将各种血瘀原因所导致的失眠分别予以活血化瘀、养血安神;
化瘀营脑、养心安神;益气养血、健脾安神;调肝理气、解郁安神等,在临床上均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综上,气血和合、畅而不瘀,阴阳共守是人体正常睡眠的基础。
从“痰瘀”立论:内经认为痰来源于津,瘀本乎于血,受“滋阴派”的影响,后世医家逐渐重视痰湿致病。
如明代吴氏把痰气郁结作为不寐的病机;戴元礼也提出胆病可以导致不寐的看法。均认同痰瘀同源,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共同致病。
从“阴阳”立论:宇宙万物均包括“阴”和“阳”两面。立足于人体阴阳,认为“昼精夜暝”由阴阳交感平衡所主导,把阴阳失调作为中风后失眠的总病机,治疗上采用“滋阴潜阳针刺”法治疗该病,总有效率为93.33%,证明引阳入阴,阴阳交合,恪守其位而失眠得瘥。
阴不敛阳、营卫不和、脑神失养是失眠发生的关键病机,治疗上采用“调阴阳、和营卫”中药口服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结果显示,使用“调阴阳、和营卫”中药口服的患者各疗效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的患者。
故人体阴阳调和,气血津液充盛,才能昼精夜寐,精力旺盛。
从“脾胃”立论:生理上,“脾”、“胃”同为“后天之根本”,与心经相络,五行上母子相生。功能上,脾胃与心在相互协作,心阳不足,脾胃失运,气血生化乏源致心血不充,造成不寐。
病理状态下,“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失运,心神受累;说明脾胃状态的好坏中风后失眠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
从“肝肾”立论:肝主疏泄,喜调达,肾主蛰,主封藏。年老体弱者肾精易亏,如肾阴不足,水不荣木,木主升主动,上行扰乱心神,则出现不寐。
从“心肾”立论:《吴医汇讲》中提到心肾不交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失眠是心肾不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古今医统大全》、《问斋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均对失眠病的病机有所阐述,在失眠的主要病机上达成一致,将心肾不交作为该病病机,治以交通心神,宁心安神。
中风患者多为年老体虚之人,肾阴、肾精均不足以向上制约君火,故心火失去制约,偏于亢盛;而肾阳不足,火不归元,心火妄动,引起失眠,治疗上方选交泰丸以温补肾阳、清心降火。
综上所述,中风后失眠的病理机制特征,从整体和病理产物来看,是气血、阴阳、痰湿;就累及的脏腑而言,有心、肝、脾、肾。
其病因可归纳为脑卒中患者脑内血液瘀积,血流循环受阻,脑部血管失于濡养,引起络脉失和,元神受扰,造成失眠。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心神不安。
一、中药口服
对于失眠的中药治疗种类繁多,从遣方用药、配伍应用,从古至今各个医家根据其临床经验都持有不同的见解。
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安魂药”的记载,据可考文献,这是失眠用药的首次出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大量记载了关于治疗失眠的中药,该书极大丰富了治疗失眠的药品种类与数目,对后世医家中药的使用影响甚远,殆至今日仍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一部不朽医典。
中药不仅能够针对病变脏腑经络指向性治疗,还能够调理周身、标本兼治,从整体出发,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具有临床疗效优异、不良反应微小等特点,患者依从性高,故成为临床医生治疗失眠的首选之一。
从脏腑辨证出发,认为失眠的发生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故在治疗不寐时喜用平肝潜阳兼以养心安神之法。
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以平抑肝阳安神助眠,临床疗效喜人,该法治疗失眠较单纯使用佐匹克隆不良反应小,且远期疗效好。
二、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作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通过刺激患者局部皮肤,使局部血管扩张,药效穿过皮肤表层,渗透皮下,作用于机体从而发挥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
因该法操作简单,疗效可观,广泛应用于临床。“冬病夏治”便是在该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治疗,该治疗方法彻底贯彻“治未病”思想,于强身健体,治病保健一身,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基于此,治疗老年性失眠采用穴位敷贴涌泉,治疗后失眠患者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显著改善,证明中药穴位敷贴可以改善失眠。
通过动物实验采用安神散穴位敷贴作用于失眠模型大鼠,选取神阙、内关穴作为实验穴位,证实中药穴位贴敷可以使失眠大鼠血清IL-1β与TNF-α含量升高,恢复其正常的睡眠-觉醒规律,说明中药穴位贴敷可以安抚大鼠紧张情绪,具有安眠之效。
三、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以中药药液加热浸浴足底,使药物成分能够经热气渗透到足部皮肤,又疏通经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髓血运及营养供给,从而达到调整睡眠节律的功效。
该法不仅用于临床治病,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亚健康人群日常保健,患者接受度高,易在人民群众中推广。
等采用安神沐足方治疗中风后失眠,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中药足浴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状况。
在临床试验中运用中医“上病下取”理论,观察中药足浴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治疗后的患者睡眠障碍减轻,躯体功能较前改善明显。均证明了中药足浴在治疗失眠方面的有效性。
四、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可谓花团锦簇,它结合脏腑经络选择合适的治则治法,通过不同的补泻手法、选穴配伍,临床上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且不良反应小。
明代是针灸发展历史的巅峰时期,很多优秀的医家在当时脱颖而出,尤其杨氏的《针灸大成》,集各家之所长。
书中广泛收录关于不寐病的针灸著述,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和个人体会,全面归纳和总结针灸的理论,并拓展了针灸的治法治则,为后世针灸的学习提供大量资料。
该技术手段除了具有“易得”、“实用”、“方便”的优点外,还可凭借物理化学方式,持续刺激人体的腧穴,再通过经络传导进入体内,渗透到经络和筋脉中,达到“醒脑安神”的效果。现临床上也将之作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主要治法之一,无毒副作用,患者接受度高。
五、艾灸治疗
艾灸操作简单,疗效喜人,不仅可以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而且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日常保健。
当代研究表明艾灸能够改善大脑血液流度,从而治疗睡眠障碍。临床上多协助针刺、中药等疗法,以提提升临床疗效。
研究表明将针刺联合艾灸联用治疗中风后失眠和仅用针刺对比,发现采用针、灸联合进行干预的中风后失眠的患者的观察指标,均较单纯针刺好,睡眠改善情况明显。
复式补泻手法中临床使用最多的是烧山火和透天凉。《内经》为后世透天凉的发展打下了基石。《针灸大全•金针赋》对之前针灸加以总结,首次将取凉的手法命名为“透天凉”。
其后高武、李梴等在其著作中均详尽的论述复式补泻手法的具体操作。整理明代文献中记载的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具体操作中发现明代各家对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发展。
殆至现代,包括郑毓琳、郑魁山、陆瘦燕、楼百层以及陈乃明等针灸临床大家都一致认同“提插补泻”中“紧按慢提”——取热,“紧提慢按”——取凉。但关于九阳与六阴的操作上,各位大家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脑卒中的并发症有很多,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身体和心灵带来双重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
近年来针灸治疗等中医治疗在本病的治疗上凸显优势。采用透天凉针刺干预脑卒中后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针灸具有调节神经体液、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机体抗病的能力。将针刺作用于模型大鼠,发现其脑内DA含量与地西泮组大鼠差异不明显,证明针刺产生的作用效果等同于西药治疗。
当人体生病时,将针灸作用于身体腧穴,不仅可以调动机体固有的抵抗致病原的功能,还能稳定机体物质与能量的代谢,使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恢复其正常秩序,各脏腑器官、神经体液协调一致。
透天凉手法针刺和普通针刺均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且透天凉手法在改善睡眠情况上的临床疗效比普通针刺更好。
透天凉手法针刺与普通针刺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中医症状;且透天凉手法针刺在改善患者痰热扰心型失眠方面更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