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很多眼病与全身疾病息息相关,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如不加以控制,会出现视网膜血管病变,严重者会导致失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原主任葛坚教授3月23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七届逸仙眼科论坛上表示。此次论坛聚焦“眼与全身病”,由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与全身病专业组、广东省眼健康协会眼与全身病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主办,广州普瑞眼科医院协办,来自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的眼科专家共同探讨特殊病例及诊疗新进展
糖尿病、高血压是沉默的眼健康杀手
很多人不知道,作为高发慢性病的糖尿病、高血压,常常累及眼底血管。据了解,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便已突破1.1亿(约占成人总数的10%),预计2040年将突破1.5亿,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微血管瘤、水肿或渗出等。而高血压病人中约有70%会发生眼底改变,即产生视网膜水肿、出血、缺血等视网膜病变。
当视网膜受到严重损害时,会发生较大面积毛细血管闭塞缺血,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造成大量玻璃体积血,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不及时治疗则会丧失视力。
在本届论坛上做《难治性RVO的相关性因素及处理》报告的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良教授表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俗称眼睛中风,表现为突然的、严重的、无痛性视力下降,可出现看东西扭曲、变形,若不及时治疗也可能会导致失明。
葛坚特别提醒,有一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虹膜及房角纤维血管膜形成,导致周边虹膜前黏连,阻碍房水排出,使得眼压升高而产生青光眼。葛坚是国内青光眼研究的领军人物,本次论坛上他介绍了青光眼细胞及药物治疗的最新动向,并表示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研究青光眼干细胞治疗,目前处于动物试验阶段。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眼底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已经对眼健康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定期检查眼底非常必要。”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与全身病专业组组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主任蓝育青教授表示。
干眼不是眼睛缺水那么简单
除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其他全身性疾病会导致眼病,如甲亢会造成眼睑退缩、睑裂增宽、眼球过度突出、眼位偏斜,甚至角膜溃烂,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导致干眼、视网膜血管炎、视神经炎、脉络膜炎、巩膜炎等。
“干眼是由环境、全身疾病、眼局部、生活方式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全身免疫疾病均会引起干眼,只有厘清病因,干眼才能有效控制。”广州普瑞眼科医院青光眼科兼角膜病科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原主任医师费文雷教授在本次论坛上解读了《中国干眼专家共识》。
我国干眼患者约有3.6亿,20%-30%人受干眼症的困扰,干眼已成为现代人常见的眼科问题。干眼患者眼睛会有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针刺感、眼痒、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
费文雷介绍,角膜前面有一个薄薄的保护层——泪膜,由外向内分为三层,分别是脂质层(减少泪液蒸发,稳定泪膜)、水液层(保湿眼表,润滑眼球,营养角膜)和黏蛋白层(帮助泪膜贴附于角膜和结膜表面,稳定泪膜)。当泪膜稳态失衡,就会引发干眼症。另外,当眼表微环境(包括眼睑、角膜、结膜、睑板腺、泪腺等组织,以及泪膜、免疫体系、神经支配体系、内分泌调控体系、血管及淋巴管体系、微生物群落等)的某些因素发生病变导致它不能维持平衡,也容易发生干眼。“很多人以为干眼就是眼睛缺水,其实干眼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此它也是容易出现反复的一种眼表慢性疾病。”费文雷强调。
据了解,本次论坛除了主会场,还设立护理分会场及干眼临床实操培训课程,不仅加强了同行交流学习,也有助于提高眼科医疗水平、促进科研创新。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