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胃部是人类重要的一个部位,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的话,应该及时就医,那么胃出血的症状有什么?怎么治疗呢?
胃出血特指胃部疾病导致胃脏出血,与上消化道出血是不同的概念,后者范围更大,包括食管、十二指肠等的出血。胃出血常见病因为胃溃疡、急性出血性胃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小量出血不至于危及生命,但若大量出血,必须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否则容易并发失血性休克、窒息死亡。
1、呕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2、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3、原发疾病的症状:胃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1、胃溃疡:胃溃疡是胃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是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所致。毛细血管受损时,仅在大便检查时,发现隐血;较大血管受损时,出现黑便、呕血。一般出血前症状加重,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肝硬化病人中有40%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中约有50%~60%并发大出血,其突出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4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大出血发生休克而导致严重后果。
3、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又名急性糜烂性胃炎,常因服用乙酰水杨酸、保泰松、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因酗酒、严重创伤、大手术、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衰竭引起。突然起病,临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多为胃出血)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其发生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4以上,仅次于消化性溃疡出血。轻者仅大便潜血阳性,而多数患者有呕血与黑便。出血随病情反复而呈间歇性发作。通常本病的病情较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虽然经过大量输血,血红蛋白较难升高。
4、胃癌、胃部外伤、应激性溃疡等可导致胃出血。
1、常规处理:患者应平卧位,烦躁不字时可肌注安定10mg;呕血者应禁食,单纯黑粪者可进流质饮食;病情严重者应吸氧;放置胃管,吸出胃内积血,了解出血情况,并可灌注药物;加强护理,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肺炎或窒息。
2、一般治疗方法:对大部分急性胃出血患者可采用非手术的方法予以治疗。具体措施包括输血、输液、通过不同的途径使用各类止血药物。胃癌引起的出血和经上述治疗措施仍不能控制的胃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
3、止血治疗方法:酌情选用安络血、止血敏或止血芳酸,加入补液中滴注;自胃管灌注浓度为80mg/L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胃镜下局部止血可选用喷洒止血剂,如80mg/L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或者注射止血剂,如1~2mg肾上腺素加入10%盐水10ml,作分点注射;或高频电凝止血;或微波止血;或激光止血。
4、手术治疗:部分病例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方能较好控制,比如胃溃疡引起大出血,一般在药物的作用下可控制病情,但少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治疗。
1、饮食要定时、定量、定餐、不能过饱、过饥。出院后可由半流质饮食逐步过度到软食。不要吃粗糙、过酸以及刺激性食物,如笋、醋、杨梅、辣椒、咖啡等等。
2、禁食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激素类、红霉素、水杨酸类、消炎痛、利血平等。假使一定要用 ,可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硫糖铝等。
3、戒除烟酒:吸烟会破坏幽门括约肌功能,使其失调,促使胆汁返流入胃内,高浓度的胆盐对胃粘膜有很强的损害作用,使溃疡不易愈合,因此戒烟十分重要。酒,尤其是高度酒能溶解胃粘膜上的脂质,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不仅影响溃疡的愈合,而且是导致溃疡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溃疡病出院后一定要忌酒。
4、预防贫血:胃出血后虽然经过输血 ,但患者经常贫血 ,可吃些含铁量高的食物 ,如菠菜、蛋黄、猪肝等。也可以吃一点补血药物如益血生、右旋糖酐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