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阿姨今年74岁了,根据她自己陈述,她的胃功能很是差劲,每次吃完饭,就会感到烧心、返酸并伴有腹痛。所以,每顿饭后,她既不能散步也不能做家务,必须马上躺平才能稍好一些,家人甚至埋怨她是为了逃避洗碗……
01
吃完就躺平
对正常人来说,吃饭是一种享受,对林阿姨则是一种受罪。然而,只要不进食,林阿姨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自从过了50岁,林阿姨的病愈发严重起来,连躺平也不能奏效了。去医院看医生,被诊断为胃食道返流。胃食道返流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来说,吃一点药就会好一些。但奇怪的是,林阿姨吃了一堆胃药,却没什么效果。
也有医生说这是食管裂孔疝,得动手术才能治好,可也有的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就这样搞得林阿姨纠结不定。这20多年来,每次发病,林阿姨就靠着吃药和“躺平”来缓解。
上两个月,林阿姨的老伴生病住院,这一紧张再一忙碌,她的腹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剧烈了,还呕吐不止。趁着老伴在瑞金医院住院,林阿姨也去做了个检查。
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李健文看了片子说,这是典型的食管裂孔疝:贲门明显松弛,胃和部分肠子离开了腹腔,向胸腔内移位了,正常的his角也消失了,能看到一个明显的膈肌缺损区域。
02
另有原因
那什么是食管裂孔疝呢?
林阿姨的主治医生薛佩介绍道,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个像“挡板”一样的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个孔,叫食管裂孔,食管就从这个裂孔穿过进入腹腔与胃相连。正常情况下,这个裂孔刚好能让食管通过。
但如果食管裂孔太大,腹腔内的压力就会把胃“吸入”胸腔内,形成食管裂孔疝。如果腹腔内脏器长期脱离正常位置,就会影响正常脏器功能,如若内脏嵌顿于缺损处,甚至会引起内脏缺血坏死引起严重后果。
薛佩说,这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虽然有些患者可能没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疝逐渐增大后就会引起明显的胃食管反流表现。这时候的胃,就像个没有瓶盖的瓶子,胃酸一不小心就容易溢出来,造成胃食管反流的症状。病人往往会长年遭受反酸、烧心、吞咽困难、反复咳嗽、腹痛等不适。不少长年就诊于消化内科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往往有不少合并食管裂孔疝。
不过,林阿姨的症状并不十分典型。食管裂孔疝,虽然这病会疼,但一般不会像林阿姨这次这么严重。医生们猜测,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03
还有一个洞!5-6厘米长
李健文主任团队决定为林阿姨进行腹腔镜探查,明确病因并计划修补食管裂孔疝。在手术中他们发现,除了食管裂孔疝以外,紧邻旁边竟然还有一个巨大的膈肌缺损,足足有5-6厘米长!她的胃和肠子都被顶入了胸腔。事情至此才真相大白!
原来,林阿姨是食管裂孔疝合并先天膈疝!这样就能合理解释她长期以来,饭后腹痛的原因了。
于是,李健文主任团队采用腹腔镜下,逐针缝合关闭两个缺损,“纯手工”为林阿姨修补好了膈肌上两个异常的缺损。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第二天林阿姨就能下地走路了,在病房走廊里来回踱步锻炼。
术后一个月,林阿姨像变了个人一样,她说,现在不仅胃口好了,吃饭后胃也不痛了,连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好像年轻了十岁一样。
李健文说,林阿姨如果能早个10年20年做手术,就不会受这么长时间的折磨了。腹内疝由于症状隐匿,认知较少,因此常常会漏诊。而药物治疗只能勉强控制症状,无法根治。明确的腹内疝均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修补,一些巨大的缺损在修补后还能通过补片进行加强修补,避免复发。
瑞金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团队依托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胃肠外科的平台,将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于疝修补手术,是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腹外疝修补的中心之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与消化科、胸外科等科室紧密合作,开展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活动,推广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膈疝修补等腹内疝综合治疗,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门诊信息
李健文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乐飞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薛佩 主治医师
专病门诊:胃肠外科专科门诊(周五上午)
消化动力疾病mdt
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文、编:东东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