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医瑰宝 > 中医针灸

经络穴位大百科,从命名开始,带你了解经络穴位的发展史!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2-03 07:24:30

经络穴位大百科,从命名开始,带你了解经络穴位的发展史!(图1)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为经络系统直行的主干,深而在里,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浅而在表,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意思是说,将脉按大小逐级分为经脉、络脉、孙络和浮络。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脉、孙络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称“十二正经”,按其流注次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脏腑属络相应的主要特征。

《灵枢·经别》中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而确定的。

1.上为手,下为足

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

2.内为阴,外为阳

阴阳理论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经络系统亦以阴、阳来命名。其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即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

3.脏为阴,腑为阳

“藏精气而不泻”者为脏,为阴;“传化物而不藏”者称腑,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都以脏腑命名。

以人体站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为准。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则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顺序一般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其分布的规律可从三方面来表述。

头面部

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由于脏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因此,十二经脉之阴经与阳经亦有明确的脏腑属络和表里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阴阳配对,这样就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

经络的表里关系,除经脉一阴一阳的互相衔接、脏与腑的互相属络外,还通过经别和络脉的表里沟通得到进一步加强。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作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在举手直立的姿势时,这一规律可以概括为“阴升阳降”四个字。

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

2.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

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流注不已,而且与前后正中的督脉和任脉也相通,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流注系统。十二经脉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精微物质而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奇经八脉的命名和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计15 条,故称“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的别络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如手太阴别络从列缺分出,别走手阳明;手少阴别络从通里分出,别走手太阳; 手厥阴别络从内关分出,别走手少阳; 手阳明别络从偏历分出,别走手太阴。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的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位。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脾的大络从腋下分出,散布于胸胁部。

十五络脉是全身的主要络脉,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则称为“孙络”,遍布全身,无法计数。

四肢部的十二络,主要起沟通表里两经和补充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躯干部的三络,起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分布较浅,各有一络穴,并有所主病症。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循行于胸腹和头部,起到沟通作用的支脉。其名称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而直接命名。

十二经别一般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分出,散布于胸腹腔和头部,有着“离、入、出、合”的特点。“离”指从正经分出,“入”指进入胸腹腔,“出”指浅出头顶,“合”指表里会合,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这样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形成六组,就称为“六合”。

十二经别与十五络脉均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所不同的是,络脉分布较浅,各有络穴,有所主病症;经别分布较深,无所属腧穴,也无所主病症。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筋肉关节的体系,附属于十二经脉,并随所辖经脉而命名。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循行走向都是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但不入内脏。十二经筋分为刚(阳)筋和柔(阴)筋。刚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十二经筋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素问·痿论》便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在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的气所散布的地方。《素问·皮部论》有言:“皮者,脉之部也”“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是以十二经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划分的,它位于人体最外层,与经络气血相通,具有保护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症的作用。当人体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就可以反映到皮部。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等方法,就是皮部理论的实际运用。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所以,经络的通畅,直接关系到气血是否能顺利到达需要的地方,经络不通则百病生。疏通经络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循经按摩,按摩某一条经络上的关键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经络有如一张大网,它纵横人体,将头、身、四肢联系起来,其间的联系与影响错综复杂。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归纳总结了经络的纵横关系,是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指四肢末端井穴,“结”则指头、胸、腹部,根结理论主要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了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标本之“标”指代人体头面胸背上部位置,“本”则对应人体四肢下端,标本理论主要是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根结与标本所指代的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但标本的范围较根结更广。

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它横贯脏腑经络,纵分头、胸、腹、胫,具有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特点。四海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是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四海的部位与气街部位类似,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之间相互联系。

气街与四海理论从另一角度阐述了经气运行规律,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孔隙。穴位与经络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体。当内在脏腑气血发生病理变化体表的穴位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利用穴位的这些病理反应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而且能够通过刺激相应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

人体的穴位大体可以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它们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只要是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拥有固定的名称及位置的穴位,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经穴分为单穴和双穴,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是一名双穴;任、督二脉位于正中,是一名一穴。

凡未归属入十四经穴,而有具体名称和位置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疗效,如四缝穴治小儿疳积、胆囊穴治胆囊炎等。

阿是穴

没有固定的名称和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穴位称为“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阿是穴多位于病变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这表明自古以来,穴位的命名都有其含义。穴位名称常反映穴位的部位和功用,而对穴名意义的理解有助于记牢穴位的定位及其治疗作用。古人对穴位的命名,可谓是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体人情,包罗万象,其主要的穴位命名分类如下。

以天文地理名称命名

根据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或者山海丘陵等名称,结合穴位所在部位的状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玑、商丘、大陵、少海、阳池、涌泉等。

以动植物名称命名

根据动植物的名称,结合穴位所在部位的状况而命名。如伏兔、鹤顶、鸠尾、鱼际等。

以建筑物名称命名

根据建筑物的名称,结合穴位所在部位的形态特点而命名。如库房、天窗、地仓、紫宫、内庭、印堂等。

以解剖部位命名

根据穴位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骨、乳根、心俞、肝俞、肺俞、胆俞等。

以穴位作用及中医理论命名

根据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经络等中医理论而命名。如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魂门等。

所谓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谓的穴位。特定穴共分十大类,分别是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合穴则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每条经脉的五输穴有5 个,十二经共60 穴。

五输穴配属于阴阳五行,《难经·六十四难》阐明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按照阴阳变化五行生克的法则,就能演绎出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而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五输穴也就能发挥其特殊作用。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留止的部位,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有一个原穴,合称“十二原”。原穴之“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气通过三焦散布于全身,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阴经的原穴就是五输穴中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指出“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说明脏腑有病时,常在相应的原穴处有异常反应,可据此推断脏腑病情。另外,以针刺原穴可使三焦的原气通达,从而发挥调动正气抵御外邪的作用。

十五络脉在本经分出的部位各有一穴位,称为络穴。十二经脉各有1 个络穴,加上腹部的任脉络穴鸠尾、背部的督脉络穴长强和胸胁的脾之大络大包,总称“十五络穴”。

原穴与络穴在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相互配合使用。络穴除了主治本络脉的病症外,由于可沟通表里两经,十二经络穴不仅可以治疗本经病,还能治疗其相表里的经脉的病症,甚至对其他一些有关经脉的病症都有治疗作用。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又称为“俞穴”。背俞穴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分布,大体依脏腑位置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六脏六腑各1 背俞穴,共12 穴。

背俞穴不仅可以诊断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而且还可治疗与相关五脏所开窍的五官病、所主持的五体病。比如肺俞既能治疗肺病,又能治疗与肺有关的鼻病、咽喉病和皮肤病。

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穴位,又称“腹募穴”。募穴皆位于胸腹部,与其相关脏腑的位置接近,一半募穴分布于正中任脉,为单穴,其余募穴则在两旁各经,为双穴,六脏六腑各1 募穴,共12 穴。

在临床上,募穴主要用于诊断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疾病,募穴与俞穴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只有胃经郄穴梁丘位于膝上。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

脉和阴阳维脉各有1 郄穴,共16 郄穴。

郄穴擅治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此外,由于郄穴反映病候较快,时常被用来协助诊断。

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 个穴位,又称“六腑下合穴”,也有称“六合穴”的。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在下肢本经,而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下合穴主治六腑病症,而且在辅助诊断方面也应用颇广。

八会穴是指脏、腑、筋、脉、气、血、骨、髓之精气会聚的8 个穴位。八会穴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脏、腑、气、血、骨的穴位在躯干部,筋、脉、髓的穴位在四肢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主要在治疗方面,其对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症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另外,《难经·四十五难》中有“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表明八会穴还能治疗相关的热病。

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8 个穴位,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又称 “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八脉八穴”。八脉交会穴分布于腕踝关节上下。

由于八脉交会穴相通正经和奇经,其治疗范围非常广泛,除了能治疗本经病症外,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临床应用中,八脉交会穴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伍应用。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穴位。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和躯干部。

由于交会穴是数条经脉之气共注一处的部位,所以交会穴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

人体穴位数百,位置功用各有不同。想要事半功倍,首先得找准相应的穴位位置,方能取穴施治,而取穴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穴位定位方面,现代临床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体表标志法是利用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脐窝、骨关节等处及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来定位穴位的方法,也叫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此法又分以下两类。

1.固定标志

固定标志是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比如两眉中间取印堂,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等。此外,可依据肩胛冈平第3 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7 胸椎棘突,髂嵴平第4 腰椎棘突为标志,来定位背腰部的穴位。

2.活动标志

活动标志指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姿态才能出现的标志。比如要张口,方能取耳门、听宫、听会三穴;取阳溪应将拇指跷起等。

手指比量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位穴位的方法,又叫“指寸定位法”。常用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中指同身寸

屈中指,以患者中指中节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 寸。

2.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拇指横纹处)的宽度作为1 寸。

3.横指同身寸

将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画一条横线,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 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故又称“一夫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把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和宽度划分若干等份,以此折算量取穴位的方法,又称骨度折量定位法。

助记歌

孹屝坍媢伒岠偶〉块執凱僘叽嬣姢ぁ图剻儐匎嬓俕儎〉奬凱屾匨叅倻伪あ夐夽娀叅偯婴囗〉囗岑囚岠产倻嬣あ囚岑剩凱姅偺兄〉哗垕屾匨产倻嬣あ勽峉摸媢峣匨坍〉嫶仭岾媢嬘借哪あ剩僘姢嬘央執倻〉摔伙勽岠垩倻伪あ嬐岲剩妦叅倻埲〉岲奵屾匨俕儎屍あ剩兴埙哈嬓俕产〉嘎兴嘎栉俕垩塻あ械娀俕叅偯姣岠〉姣岑奤栉堖唓倧あ奤栉匦岑崑傉娀〉凱僘屍崥垩倻太‰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比如将两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达到处取风市;手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处取劳宫;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

虽然每一处穴位的功用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来说穴位能在诊断和治疗病症上发挥作用,并且在治疗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

作用1:协助诊断疾病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的特殊部位,当人体的脏腑组织和经络功能失调时,相应的穴位就会有所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的观察和探测可以协助诊断疾病。

压痛是最常见的病理反应,比如肠胃疾病患者常在足三里、上巨虚、天枢等穴位处出现明显的压痛反应。除了压痛外,还有诸如隆起、凹陷、脱屑、皮下结节、丘疹、瘀斑,以及局部皮肤色泽和温度改变等反应,反应的部位大多出现在原穴、背俞穴、腹募穴、郄穴、下合穴等特定穴位处。

作用2:预防和治疗疾病

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协调脏腑,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这三方面。

近治作用:指所有的穴位都能治疗它们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和器官的病症。比如眼睛周围的睛明、承泣、四白、鱼腰、太阳等穴位都能治疗眼疾;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穴均能治疗胃病。

远治作用:指许多穴位,特别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能治疗远离穴位所在部位的病症。比如足三里不但能治下肢病,而且能治肠胃及更高部位的疾病。

特殊作用:指有些穴位对某种疾病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比如合谷止痛、内关止呕、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此外,某些穴位对机体的不同状态起着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比如高热患者针刺大椎可退热,而恶寒患者针刺大椎可发汗。

穴位的主治规律可以概括为四肢部经穴的分经主治和头身部经穴的分部主治两方面。

1.分经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以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症,各经穴位的主治既有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归纳起来,即本经穴位能治疗本经所经过部位的病症,表里经穴位能治疗互为表里的经脉、脏腑病症。

刺激经络穴位能治病,古已有之,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如今针刺、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各式疗法早已步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它们以方便高效、易学易用而广受大众喜爱。

按摩是通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肌表,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达到身体保健的方法。通过按摩经络穴位,可以调整经络系统,平衡阴阳,纠正筋骨,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及改善病患心理,可谓好处多多。

按摩的常用手法

摩法

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人体适当部位予以柔软抚摸。单手摩法可用于上肢和肩端,双手摩法则可用于胸部。此外,摩法还可与按法、推法配合使用。

捏法

捏法则是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的方法。捏法和拿法有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用力要重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用力要轻些。捏法与揉法配合进行效果更佳。

点法

用拇指顶端,或中指、食指 、拇指之中节 ,点按某一部位或穴位。具有开通闭塞 、活血止痛 、调整脏腑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脘腹挛痛 、腰腿疼痛等病症。

拍法

两手半握拳或五指并拢,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掌指关节屈曲成空心掌,掌心向下。也可用5 个手指或3 个手指或1 个手指指端叩打。具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功效。风湿酸痛、局部感觉迟钝、肌肉痉挛等症常用此法。

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用力紧捏一定的部位。指端要相对用力提拿,带有揉捏动作,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操作时拿取的部位要准,动作要缓和,有连贯性。

打法

打法是用手在施治部位着力打击的一种按摩操作手法,又叫叩击法。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时,要用虚掌,一起一落地连续着力击打,用力应均匀,不要有弹性。注意年老体弱者及小儿禁用。

抖法

用肢体抖动法时,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做连续小幅度的快速抖动。动作要连续、均匀,频率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用力不要过大,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松解粘连,疏理肌筋,滑利关节的作用。常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髋部伤筋及疲劳性四肢酸痛等病症。

推法

推法是用指、掌、拳面等部位紧贴治疗部位,以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推法可细分为平推、直推、旋推、分推、一指禅推等诸多方式。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每分钟50 次左右。

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或掌侧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本法具有调和气血,舒通经络,放松肌肉等功效。适用于四肢及胁肋部。使用此法时 ,两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掐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甲 ,在一定上反复掐按。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掐揉人中,须先掐再揉。本法有经脉,镇静,安神,开窍的作用穴位,如疏通。

擦法

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手掌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根据部位大小选择轻重手法做来回直线的摩动。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做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皱为宜。擦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功效。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

揉法

揉法是用手紧贴皮肤,做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可分为单手揉和双手揉。对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积,调和气血的作用,对于局部痛点,使用揉法十分合适。

按摩前的准备

1.按摩前应让患者保持平静。在患者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

2.按摩前应排空二便,饥饿时或刚进食后均不宜按摩,一般应在饭后两小时左右为宜。

3.按摩床最好是硬板床再加一层棉垫。

4.按摩时应环境舒适,温度适宜,卫生清洁,并保持房间内空气新鲜。

按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每天按摩的时间最好固定。一般来说,按摩最佳时间为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每个穴位3~5 分钟即可,每天按摩的次数若没有特殊情况,以2 次为宜。

2.按摩者的手应经常修剪指甲,同时,将有碍操作的物品如戒指、手表等预先摘掉。洗净双手,同时还要注意按摩部位的清洁。气温较低时宜两手对搓,使手掌温暖,以免冷手接触肌肤惊气动血。

3.按摩时,可适当使用滑石粉、活络油等介质,以保护皮肤并增强按摩作用。

4.注意保暖。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被盖好,以防着凉。

5.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按摩手法,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对于有明显改善身体状况,出现酸麻胀重及轻度疼痛的手法可多用;出现疼痛加剧、青紫瘀斑等异常按摩反应的手法则不用。

按摩禁忌证

1.皮肤表面有病变及皮肤破损,有湿疹、癣、疱疹、脓肿、溃疡性皮肤病、蜂窝组织炎、烫伤、烧伤等不宜按摩。

2.某些感染性的运动器官病症,如骨结核、骨髓炎、丹毒、化脓性关节炎等不宜按摩。

3.开放性组织损伤者,有血管、神经吻合术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压迫症者不宜按摩。

4.有血液病及出血倾向者,如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便血、尿血、外伤性出血及体内有金属固定物等按摩后易引起出血者,以及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5.肿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不宜按摩。

6.女性的经期不宜用或慎用按摩,孕妇的腰骶部、臀部、腹部不可按摩。

7.体质虚弱经不起按摩手法作用者不宜按摩。

8.过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之后不要按摩。

艾灸是指以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具有行气通络,温经散寒,调节免疫功能,回阳举陷,泄热拔毒,防病强身的功效。

艾灸的常用手法

艾灸分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艾条灸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等不同种类;艾炷灸则有着肤灸(直接灸)、隔物灸(间接灸)之分;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对于针刺的手法要求较高,本书不予详述。不同的灸法,其治疗作用各有特点。

艾条灸

艾条灸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悬起灸是指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引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的方法,最适合新手入门。艾条悬起灸根据其具体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

艾炷灸

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艾灸的体位和顺序

保持舒适的体位,找准穴位。施灸时,要选择舒适的体位,否则无法持久保持同一姿势。根据要求找准要灸的穴位,若自己找不准可咨询医生,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此外,还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来施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灸疗的效果。施灸时,一般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阳经后灸阴经。艾炷灸时需大炷者宜先小炷后大炷,壮数宜先少后多。在施灸过程中还应结合病情,不必拘泥于此顺序。

施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时或饭后立即施灸。

2.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暴露体表,所以冬季施灸时要对患者进行保暖,防止受凉感冒,引发其他疾病。而在夏季,天气炎热,加上艾灸的热度,容易引发中暑,所以要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

3.要防止晕灸。在施灸过程中一旦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身体不适的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施灸,不要惊慌失措。先让患者躺下,保持安静,再温和灸足三里10 分钟左右。

4.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次使用艾灸疗法时要注意掌握好灸量,先要小剂量、时间宜短,慢慢加大剂量、延长时间,以免患者无法耐受。

避免灼伤、烫伤,预防感染

施灸时要专心致志,不能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艾灰落在皮肤上,灼伤皮肤。同时,在施灸过程中要注意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尤其是对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应把食指和中指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感知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施灸过程中应避免因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或衣物。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艾灸器灸时则只需每次施完灸后,把艾灰倒掉就可以。

因施灸不当,可能会使局部烫伤,产生灸疮。注意一定不要把灸疮挑破,要让它自行好转。若已经溃破,可涂抹消炎药。

艾灸的禁忌证

1.某些传染病或高热、昏迷、咯血、吐血、抽搐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销骨立者忌灸。

2.白喉、大叶性肺炎、肺结核晚期、恶性肿瘤、急性阑尾炎、高度贫血、鼠疫、伤寒等病患者忌灸。

3.心悸、心动过速、血压过高者、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中风早期者不能灸。

4.猩红热、麻疹、丹毒等传染性皮肤病者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忌灸。

6.情绪不稳,如大悲、大喜、大怒等情况下,艾灸效果会打折扣。

7.妇女经期、过劳、醉酒、大渴、大汗淋漓、过饥过饱等情况下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肠胃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

8.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关节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处不能施灸。

9.艾叶过敏者,如闻到艾灸气味出现呕吐、憋气、头晕、连续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或经常性的皮肤过敏者不能艾灸。

10.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能直接灸,以防形成疤痕,影响美观。眼球属于颜面部,也不能灸。

拔罐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其以罐为器,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瘀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拔罐具有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

拔罐的常用手法

留罐法

将罐吸拔住后,在治疗部位停留一定时间,直至皮肤出现潮红、充血或瘀血现象的方法称为留罐法。此法一般用于寒邪引发的疾患,脏腑的病变,久病不愈,病位局限固定且较深者,如经络受邪、外感风寒、肢体麻木等症。

操作留罐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留罐时间一般为10~20 分钟,不宜超过30 分钟,小儿和年老体弱者以5~15 分钟为宜。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如需拔瘀血罐,时间可稍延长,但不能拔破皮肤;夏季及皮肤薄弱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针罐法

针罐法又称留针拔罐法,是用毫针刺入穴位并行针得气后留针,然后以针为中心留针拔罐。针罐法一般采用玻璃罐,这样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留罐10~15 分钟,再起罐,将针起出。在操作中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特别注意,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故应注意针刺深度。还有一种是不留针拔罐,是对穴位针刺后就立即出针,然后在针刺部位拔罐。

留针拔罐时,要防止肌肉牵拉而造成弯针或折针,发现后要及时起罐,拔出针具。

单罐法

单独使用一只罐拔罐称为单罐法。拔罐时,可按病变或压痛点范围的大小选用适当型号的罐具。如在胸背、腿部等用大号罐。一般适用于病症比较轻、病变范围小或压痛点只有一点的疾病。

多罐法

在拔罐时,可根据病变部位酌情吸拔数个至十余个罐具的方法叫多罐法。一般用于治疗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病变处肌肉较丰满的疾病,或敏感反应点较多者。

指罐法

指罐法是先在需要拔罐的穴位上或病患处用手指点按穴位或按揉患部,再拔罐的方法。指罐法具有拔罐、针刺和按摩的三重作用,可以极大提高拔罐治疗的效果,扩大治疗范围。

灸罐法

灸罐法是拔罐与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先艾灸后拔罐。灸罐法又可分为:直接艾灸罐法、药艾灸罐法、姜艾灸罐法。

刮痧拔罐法

刮痧拔罐法是指在拔罐前先在待拔部位涂抹活血剂,然后进行刮痧,刮至皮肤呈紫红色,出现痧痕后再拔罐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用在病变范围较窄的部位,是走罐法或多罐法受到限制时的一个补充方法。

闪罐法

闪罐法是指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取下,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紫出现痧点为止。闪火入罐时要快速送入罐底,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热而烫伤皮肤。此法多用于肌肉痿软、外感风寒、肌肤麻木及中风后遗症等。

走罐法

走罐法是指在罐具吸拔住后,再反复推拉、移动罐具,扩大施术面积的一种拔罐方法。走罐时,选用罐口适宜、罐口壁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上一层润滑剂,如石蜡、凡士林等,吸拔后,一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另一手则握住罐底稍倾斜推动,让罐在体表来回移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一般多用于胸背、腹部、大腿等肌肉丰满、面积较大的部位。

走罐法常被用来寻找不明显的病理点,使之呈现出来后,再用挑刺拔罐法,对于哮喘、气管炎、慢性肾炎、肺炎、顽固性鼻衄等病有良好疗效。

刺血拔罐

刺血拔罐是先用三棱针、梅花针或毫针刺入穴位或病变部位,然后再在针刺处拔罐并留罐,一般留罐时间为10~15 分钟。刺血拔罐最好选用透明罐,以便于观察拔罐后的出血状况。拔罐前要严格消毒,起罐后用消毒棉球将伤口擦净,必要时涂以龙胆紫等消毒药水。

放血拔罐时,必须了解病人出血、凝血时间等有关情况,有出血倾向者不可使用。

对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壮者出血量宜多;对慢性病、老人、幼儿及体质虚弱者,出血量宜少。正常情况下,每次成人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 毫升为宜,出血后,应注意对出血部位消毒。

药罐法

药罐法是指拔罐时用竹罐或木罐为工具,先将配制的药液煎煮后,再将竹罐放入煮5 分钟左右,然后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便吸取罐口药液,降低罐口温度,并保持罐内的温度,再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压按约半分钟,让药罐吸牢的方法。药罐法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痛、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注意选择拔罐部位

适宜拔罐的部位为肌肉丰富,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罐斑未消退之前,不宜在原处拔罐。在有毛发的地方(部位)或毛发附近处拔罐时,应预先剃去毛发,然后在应拔部位涂适量的凡士林,或采用面垫、药面垫。

如果吸拔部位凹凸不平,或有头痛、溃疡等症者,宜用面垫或药面垫。

操作拔罐时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注意室温,宜保持在20℃以上,最好在避风向阳处。

2.开始拔罐前要注意保持合适并舒适的体位,以将选好的穴位和患病部位显露出来。

3.罐具要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也可用煮沸法消毒。

4.将罐具在火上烘烤时,只能烘烤罐具的底部,不可烤罐口,以防烫伤皮肤,当罐与皮肤温度接近时再拔罐。

5.拔罐时,罐的型号要上小下大。初次治疗者和年老体弱、儿童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具,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

6.给小儿拔罐时,必须在应拔部位皮肤上涂一层润滑剂如凡士林,或贴一块湿布片、湿纸片,以免损伤皮肤。

7.当用新罐拔罐或给瘦弱患者、皮下脂肪少者、皮肤干燥者、在骨骼突出处拔罐时,应在罐口涂少许凡士林,这样可以防止罐口损伤皮肤或漏气。

8.拔罐、走罐时均应遵循先拔先起、先上后下的原则。

掌握好吸拔力及起罐方法

吸拔力的大小与扣罐时间及速度、罐具的大小、罐内温度等因素有关。若扣罐速度快、罐具大、罐内温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吸拔力小。

在吸拔过程中,若患者感觉吸拔不紧,是因为罐内温度低或扣罐慢造成的,应该重新拔。如果吸拔力过大,也可重新拔。也可按挤一侧罐口边缘的皮肤,稍放一点空气进入罐中。

起罐时动作要轻柔,不能用蛮力生拉硬拽。手工起罐时,先用一手提罐使其稍微倾斜,使空气进入罐内,然后很轻松就可以将罐拿下。自动起罐时,先卸掉气嘴上的螺丝帽,再抽气门芯,空气进入罐内,把罐拿下即可。

拔罐频率

拔罐频率应根据病情来定。慢性病或者病情和缓的,每隔1~2 日或3~5 日拔一次即可,不必天天拔。病情急的,可每日拔1 次,如急性胃肠炎、感冒等,也可每日拔2 次,不必分疗程。

拔罐的禁忌证

1.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三阴交、合谷、昆仑等穴不能拔罐。

2.患有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等出血倾向疾病时不能拔罐。

3.皮肤局部溃烂、高度过敏者,或者身体太过消瘦以致皮肤失去弹性者,或全身高度浮肿者不能拔罐。

4.精神病发作期或精神失常、狂躁不安及破伤风、狂犬病等痉挛抽搐不能配合者不能拔罐。

5.外伤、骨折、静脉曲张、大血管体表投影处、心尖搏动处及瘢痕处不宜拔罐。有急性骨关节软组织损伤者,在局部忌用拔罐。

6.水肿严重者不能拔罐,或者有中度、重度心脏病、心衰、肾衰、肝硬化腹水者,恶性肿瘤患者不宜拔罐。

7.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其胸腹部不宜施行真空拔罐。

8.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不宜拔罐。

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总的来说,刮痧可以调和阴阳,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调理脏腑,排毒清热,温经散寒。

刮痧的常用手法

刮痧法是刮痧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刮痧板在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刮拭,使皮肤出现“痧痕”的一种操作方法。刮痧法又分为直接刮痧法和间接刮痧法。

间接刮痧法

间接刮痧法是指刮拭前在患者将要刮试的部位放一层毛巾或薄布,然后再用刮拭工具在布上刮拭。它除了具有刮痧的功效外,还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操作时,用刮痧工具在毛巾或薄布上朝一个方向快速刮试,每处可刮20~40 次,一般刮到10 次左右时,掀开布检查一下,如皮肤出现暗紫色即停止刮拭,换另一处。一般用于小儿、老年人、体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者。

直接刮痧法

直接刮痧法是用刮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操作时,让患者保持舒适姿势,先均匀地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手持刮痧工具,在刮拭部位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止。多用于体质比较强壮的病人。

扯痧法

扯痧法是用食指与中指用力扯提患者的扯痧部位,使小血管破裂,以扯出痧点来的方法。主要应用部位在头部、颈项、背部、面部的太阳穴和印堂穴。

拍痧法

拍痧法是用虚掌或用刮痧板拍打体表的施术部位,直到局部皮肤充血,出现紫红色或暗黑色的斑痧、斑点为止的方法。常用于脊背、胸腹、肘窝、腘窝等处。此法具有疏通经络、健脾和胃、调和气血、行气活血的功效。操作时,将手掌伸开,掌心呈空心状,拍打时,手臂固定不动,腕关节要放松,靠手腕关节活动,手掌自上向下自然落到要拍打的地方,要有弹性和节奏。

挑痧法

挑痧法操作时,先用棉签消毒局部皮肤,在挑刺的部位上,用左手提起皮肉,右手持针,轻快地刺入并向外挑,每部位挑刺3 下,同时用双手挤出暗紫色的瘀血,反复5~6 次,最后用消毒棉擦净。挑刺针可选用三棱针、大号缝衣针或9~16 号注射针头。在进行挑痧前,要对针具和挑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消毒后方可施术。此法主要用于头部、颈部、胸部、腰背部和四肢部等。

放痧法

放痧法是刮痧疗法中的一种配合使用疗法。刺激性强,具有清泻痧毒、通脉开窍、急救复苏等功效。放痧法又分为泻血法和点刺法。

揪痧法

揪痧法是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水后去夹扯起一部分皮肤向前揪,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依上述手法连续向一定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在同一部位连续操作6~7 遍的方法。揪痧时会不断发出“叭叭”声响,被夹起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痧痕。此方法多用在背部穴位上,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引血下行的作用。

挤痧法

挤痧法是用两手食指、拇指或单手食、拇指在治疗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挤出一块块或一小排紫红痧痕为止的方法。一般多在体表各个腧穴操作,或者用于头额部位。此法也可与放痧法、挑痧法配合使用。

刮痧的补泻手法刮痧的补泻手法是由刮拭的力量和速度两种因素决定的,在进行刮痧治疗时,对于不同体质的患者采用的刮拭方法是不同的,一般分为三种方法: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

补法

刮拭时间较短,速度较慢,力量渗透较浅,作用范围比较局限的,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作用。操作时顺着经脉运行方向刮拭的方法也为补法。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消瘦的虚证患者。

泻法

刮拭时速度快,操作时间长,力量渗透较深厚,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对皮肤、肌肉组织有抑制作用。操作时逆着经脉运行方向刮拭的方法也为泻法。适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的实证患者。

平补平泻法

也叫平刮法,是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的操作手法。刮拭时按压力度适中,速度不快不慢,一般有三种刮拭手法。第一种为按压力度大,速度慢;第二种为按压力度小,速度快;第三种为按压力度中等,速度适中。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刮拭手法。此手法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刮痧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室内保温。夏季高温时,不可直接在对着电扇处,或在有对流风处操作。室温较低时,不可暴露太多。

2.不可强求出痧。出痧多少与治疗效果不完全成正比。另外,出痧多少与患者体质、病情、寒热虚实状态、平时服用药物多少、室内的温度等都有关系。

3.挑痧法及放痧法在针刺的局部要消毒,以防感染。针刺时患者不可过于紧张,出血也不可过多。对于过饥、过饱及出血后不易止血者一般应禁针,对于血虚、低血压患者及孕妇均应慎用。

4.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浴。刮痧后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 小时左右。

刮痧的时间和频率

刮痧时间不宜过长,最长不应超过30分钟,体弱者应适当缩短时间。刮痧治疗的间隔需要根据被刮拭者的体质、刮痧后的恢复情况而定,同一部位以局部皮肤痧痕完全消退、疲劳和触痛感消失为准。痧的消退一般需要5~7 天,快者2~3 天,慢者则需要2 周左右。

刮痧的禁忌证

1.孕妇刮痧易致流产,其腹部、腰骶部等更是刮痧禁忌部位。

2.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糖尿病后期患者也不宜刮痧。

3.过度疲劳或醉酒者刮痧容易引起虚脱甚至休克,年老久病、极度虚弱消瘦者也应慎重。

4.皮肤溃疡、体表有包块、接触性皮肤传染病等患者刮痧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5.骨折或扭伤者若在受伤部位刮痧,会加重水肿和炎症,延缓康复。

6.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刮痧会增加其肝、肾、心、脑等器官的负荷,可导致病变脏器不堪重负而加重病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针刺是以不同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古代以砭石刺病的方法称为“砭刺”,是针刺治病的前身,发展至今,针具的材质以不锈钢为主,辅以金针、银针、磁极针等。从形状来分,针可分为毫针、皮肤针、皮内针、三棱针、芒针、火针、小宽针、小针刀、锋钩针等。结合现代科技,还出现了电针、电热针、微波针、激光针、超声针、声波电针等。针刺疗法可以激发经气,鼓舞正气,疏通经络,祛除病邪,调理脏腑,协调阴阳,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

针刺的常用手法

基本手法

针刺的基本手法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提插法是指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上提下插的方法;捻转法是将针插入一定深度后左右来回旋转。

辅助手法

针刺的辅助手法是指针刺时,对针柄、针体和腧穴所在经脉进行的辅助动作,主要有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等6种。

补泻手法

补泻手法一般包括单式补泻法、复式补泻法两类。

针刺的注意事项

针刺疗法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才能安全有效地刺穴治病,非专业人士请勿擅自使用。

针刺的禁忌证

1.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对于体弱气虚的患者,应尽量选用卧位,针刺手法不宜过强。

2.孕妇的小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通气行血功效,以及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等),禁止针刺。女性月经期禁止针刺。

3.患有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忌针刺。

4.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

5.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穴位时,要小心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等,避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针刺斜刺入穴位。

6.对于儿童、破伤风患者、癫痫发作期患者、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反射区是遍布全身的神经聚集点,大体可分为手反射区、足反射区、耳反射区三部分,它们与身体的五脏六腑、头部的大小脑、淋巴结、内分泌腺、肌肉、关节紧密相连。其中,每个器官、部位的神经末梢,在手、足、耳等部位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反射区。如果哪个器官发生了病变,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很多“不良现象”。所以,人体反射区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是反映我们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耳朵的形状就好像子宫中还未出生的一个倒立的胎儿,这个胎儿对应的各种脏腑器官就是整个耳反射区。

耳反射区保健按摩手法

对普通人而言,耳朵很小,上面的反射区很多,想要按准确实在太难。其实,耳朵的保健按摩可以哪疼按哪。用力按或者掐耳朵的各个位置,如果发现特别疼,说明这个位置对应的地方出问题了。每次3~5 分钟,每天几次,直到把它按不疼了为止。

因为耳反射区位置很小,直接按摩困难,人们就把王不留行的种子粘在医用胶布上,然后固定在需要按摩的部位上,这样可以既准确又较长时间地对耳反射区保持刺激。

手和脚同样都是肢体末端,同样是大片反射区,同样是经络汇集之地,为什么医生诊病总是会先看手?当然方便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因为疾病最先反应在手上。看了手以后,确定某个部位出了问题,然后再看其他部位,进一步分析出了什么问题,对症下药。

手反射区保健按摩方法

1.在按摩手部反射区前应先做热身运动,对搓双手1~2 分钟,然后手掌搓手背,两手交替各搓1~3 分钟。

2.将手腕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360°,1~2 分钟。

3.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从指根到指尖拉擦另一手各手指两侧面,每指各10 次,双手交替进行。

4.两臂平伸,张开五指,尽量往前伸,然后紧握拳,展开和收拳要有节奏感,逐渐加快频率,每展开收紧为1次,共做10~20 次。

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足反射区是人体最大的一块反射区,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块反射区。

足反射区按摩保健方法

选好姿势,一般采用坐位和卧位两种姿势,坐位是被按摩者坐在有扶手的椅子上,赤脚向前伸直,脚下放个软垫,按摩者面对而坐,方便按摩操作。卧位则需要被按摩者仰卧于床,高度以65 厘米为宜,赤脚放在床的一端,膝下和头颈部都需垫个垫枕。

足部按摩通常按照先左后右、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的次序进行按摩。无论是治疗还是保健,每次按摩开始时和结束之际,都应对基本反射区按摩3 遍。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