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医瑰宝 > 中医针灸

针刺徐疾补泻法的文献考察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0-20 07:11:11

针刺徐疾补泻法的文献考察

陈克彦遗作 王雪苔整理

文献来源:陈克彦,王雪苔.针刺徐疾补泻法的文献考察[J].中国针灸.1986(6):29-32.

全文5309字,阅读时间18分钟

陈克彦同志原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法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全国头皮针协作组组长。1930年6月生于沈阳,1986年5月16日因病故于北京。其初,克彦与余同就读于沈阳医学院,后成为眷属、同道、战友。自1948年到解放区,即步入针灸学门槛,1953年后专门从事针灸临床研究,对刺法造诣较深。先后曾发表论文多篇,以对徐疾补泻法及头皮针之研究为多,有裨于针道。《针刺徐疾补泻法的文献考察》乃克彦遗稿之一,原无标题及结尾,余为之补齐,并修及全文。今以此发表,以供针界参考。

王雪苔1986年9月记于北京

(明堂观按:上文原在文末,现移至此)

针刺补泻手法源于《内经》、《难经》,自宋代以来又有很大发展。现代将针刺补泻手法分为单式补泻手法与复式补泻手法两大类。单式补泻手法包括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开合补泻、呼吸补泻等;将几种单式补泻手法综合应用,则为复式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

既然复式补泻手法是单式补泻手法的综合运用,则对各种单式补泻手法逐一进行研究就非常必要。在各种单式补泻手法里,徐疾补泻法源远流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一、徐疾补泻法的来源及经典解释

徐疾补泻法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原文是:“《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所引的《大要》显然是比《黄帝内经》还要早的古医书,可见徐疾补泻来源之古老。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这两句话,在《黄帝内经》里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灵枢·小针解》的解释:“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据后世诸家的理解,这一段文字的意思是缓慢进针,快速出针为补;快速进针,缓慢出针为泻。

其二是《素问·针解》的解释:“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据唐王冰的注解,这一段文字的意思是:针刺“得经气已久”,再出针,并且速按针孔为补;针刺“至于经脉”就立即出针,并且慢按针孔为泻[1]。

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也指出,《黄帝内经》对徐疾补泻有两种解释,“所谓徐而疾者,一作徐内而疾出,一作徐出针而疾按之。所谓疾而徐者,一作疾内而徐出,一作疾出针而徐按之。盖疾徐二字,一解作缓急之义,一解作久速之义……”[2]。“缓急”系指速度而言,要求掌握进针、出针的速度快慢,“久速”系指时间而言,要求掌握进针与出针之间及出针与按针孔之间的时间长短。杨继洲的解释,是与《黄帝内经》符合的。

除了《黄帝内经》两种解释以外,宋代在《太平圣惠方》卷99基础上单行的《铜人针灸经》还有第三种解释,即“其针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得气如鲔鱼吞钩,即得其病气也,量其轻重,以经取之,名曰疾;夫徐者,至病即得气,欲出针时,子午缓缓出,而引病气不绝,名曰徐也。”这种将徐徐下针名为“疾”,缓缓出针名为“徐”的说法,颇与经旨不合,所以后世多不采取。

二、徐疾补泻法的具体操作

关于徐疾补泻的具体操作,现代医家有遵循《素问·针解》的,有遵循《灵枢·小针解》的。

遵循《素问·针解》的人很少,只见到晚清周树冬先生持此说。他认为“疾徐之义,乃指留针时间之长短与出针时之快慢而言”,所以他主张:“在用补法时,将针由天部逐步紧按慢提,依次前进至地部,留针及运针之时间宜长,出针时再一次引针退至天部,稍停再拔针外出,疾按针孔;在用泻法时,先入针深至地部,再行紧提慢按,逐步退至天部,留针及运针时间宜短,摇针外出,不按针孔。” [3]遵循《灵枢·小针解》的人很多,如楼百层先生所指出的:“近世医家对徐疾补泻,多宗《小针解》的记载。”[4]山东中医学院校释《针灸甲乙经》时,也是从《小针解》之说[5]。在具体操作上,各家都根据杨继洲的“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的理论[6],掌握进针与出针的快慢。但对进针与出针的手法,则有不捻、微捻和捻转三分;对进针与出针的次数,又有一进一出与进退往来多次之别。第一种操作方式,不捻转,而是按进、提出,掌握进出动作的快慢。尚乐贤认为:“疾徐补泻法的‘徐’是动作慢,‘疾’是动作快,利用针刺动作快慢来决定补泻。”“补法:进针时,动作慢,慢慢把针推进到俞穴预计的深度,以待得气,得气后即出针。出针时,动作快,很快地把针提到皮下浅层,稍停片刻才出针(防止出血)。这种手法,目的引导阳气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属于从阳引阴,所以是补法”;“泻法:进针时,动作快,很快地把针插到俞穴应刺的深度,待得气后直至邪气散尽,才出针。出针时,动作要慢,慢慢的退。这种手法目的是使邪气随针由深而浅,由里达表而散泄掉,属于从阴引阳,所以是泻法。”[7]吴秀锦的操作方法与尚乐贤一样,即“补法:针尖过皮肤后,缓慢而用力插至应有深度(一般二至四分钟),然后轻快上提。”“泻法:针尖过皮肤后,轻快地插至应有深部,然后缓慢用力提针至皮下(一般二至四分钟)。”[8]吴氏虽然把这种操作名为“提插补泻法”,实际同提插补泻的操作要领是不同的(详见后文),而却与《灵枢·小针解》关于徐疾补泻的论述一致。第二种操作方式,是微捻进针,微捻退针,掌握进退动作的快慢,反复提按。楼百层先生认为,《黄帝内经》的“出”、“内”二字,“就是由浅及深,由内而外,互相往来的意思。这就是说,它是指针体在穴内上下往来的动作而言的,这种动作,又不是直上直下简单的往复,而是伴有如《铜人针灸经》在徐疾补泻法中所说的:‘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的微捻手法。”因此,他主张:“徐疾补泻的具体操作全程,应该是:针体进入穴内后,由浅部徐缓地捻内入深部,再由深部疾速捻退至浅部,上下往来,以气调为度,这样,可导致阳气内交,所以称之为补法;反之,由浅部疾速捻至深部,再由深部徐缓地捻退至浅部,上下往来,以气调为度,这样,以引导阴气出外,所以称之为泻法。”[9]李志明的操作方法,与楼百层先生大致相同,“若行补法,慢慢进针,找到热胀感觉,出针要快,反复操作三至五次或九次;若行泻法,进针要快,找到冷胀感觉,慢慢出针,反复操作三至五次或六次。”[10]第三种操作方式,是捻进、捻出,掌握进出动作的快慢和捻转的轻重。如任一遵整理任作田老先生的徐疾补泻法:补法是“用缓进法进针,以捻、进为主要手法。得气后要轻缓地捻动针柄,达到针下经气充实和缓即行出针”;泻法是“重捻针柄,快速地将针进至应刺的深度,得气后继续搓捻针柄,留针适当时间,直到邪气消散,再行出针”[11]。任守中将任作田老先生的徐疾补泻法概括为:“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为补法;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为泻法[12]”。马瑞林的主张与任作田老先生相似,即“进针时慢慢地刺入,得气后不过分捻转而迅速出针为补;进针时迅速刺入,得气后加以捻转而徐徐出针为泻。”但他认为,这种操作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而“在穴内反复地徐进疾退(补)或疾进徐退”[13]。上述三种具体操作,虽然互有差别,但其根本点则是一致的。首先,对《黄帝内经》中“内”、“出”二字,都认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针刺入和拔出皮肤,“内”包括“按”的意思,直到刺入预期深度而得气,“出”包括“提”的意思,得气后外提,直到提出皮肤。“内”、“出”二字概括了针刺的全部过程。其次,不论捻转,微捻或不捻,都认为疾徐表示动作快慢,徐内而疾出为补,疾内而徐出为泻。张缙等更明确地指出:“徐内而疾出的要点在‘徐内’(慢内)上,慢进针是求热的有效方法,当可属于热补;疾内而徐出的要点在‘徐出’(慢出)上,慢出针是求凉的有效方法,当可属于凉泻。”[14]这里关于慢进针求热,慢出针求凉的说法,主要是依据吴秀锦在1975年关于《针刺手法与针感关系》的报告。张缙在另一篇文章里,曾提到吴秀锦的“操作要领是一针贯底不分层次,紧持针柄缓慢进针求热,紧持针柄缓慢出针求凉”,并且指出“这种术式的成功率是很高的。”[15]

综观各家对徐疾补泻的具体操作,“徐疾“二字虽然表示进针、出针的速度快慢,但不可忽略,其中也包括力的轻重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徐进”要求针刺速度慢,但是下按的力量要重,达到预期深度所需要的时间也就必然长;“疾出”要求针刺速度快,但是上提的力量要轻,由深部到退出皮肤所需要的时间也就必然短。“疾内而徐出”同“徐内而疾出”,则正好相反。

三、徐疾补泻法与其他补泻法的关系

既然徐疾补泻法的“内”包括按的意思,“出”包括提的意思,这就使得它成为其他某些补泻手法的基础。楼百层先生早已注意到这一点,他说:“《内经》中所记述的针刺补泻法,当以徐疾补泻法为基础,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微在迟速’,《小针解》之曰:‘刺之微在迟速者,徐疾之意也。’至于徐疾补泻的操作手技,并不是指以刺针进穴和退针出穴的快慢动作,应当把它理解为是进针后针体在穴内于浅部深部之间上下往来的徐疾动作”[16]。

郑魁山出,“在疾补泻的方法上,历代均有所发挥”。他认为,现在常用的提插补泻,进退补泻,就是在徐疾补泻基础上的发挥[17]张缙等也认为:“在《内经》徐疾补泻的基础上,历代针灸家结合他们自己的实践,又发展了‘徐疾’这一理论,并据此提出‘浅深’(先浅后深或先深已浅)与‘进退(三进一退或一进三退)的方法。”他认为后世的这些补泻法都是从徐疾补泻“脱化而来”[18]不过,从操作要领来看,徐疾补泻法与提插补泻法、进退补泻法又有所不同。据《医学入门》的记载:“补泻提插活法:凡补针先浅入而后深入,泻针先深入而后浅。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针灸大成》“急”字作“紧”。这种提插补泻,后世亦名提按补泻,其操作要领是:补法“慢提紧(急)按”,泻法“紧(急)提慢按”。这里的“慢”与“紧(急)”,就针刺动作的速度而言,正如楼百层先生指出的,徐疾补泻法与提插补泻法“在进退针的速度上适得其反”[19]但是现代医家众口一辞,都认为“慢”与“紧(或急)”除表示速度以外,更主要的是表示用力的轻重,即重按轻提为补,轻按重提为泻。从进退的力量轻重来看,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又是相同的。至于三进一退、一进三退的进退补泻法(也有名为提插补泻的),同徐疾补泻的一针贯底,本来明显不同,但是其进退力量的轻重,却也与徐疾补泻法一致。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或进退补泻,都是按进的力量大于提出的力量,为补提出的力量大于按进的力量,为泻。其他如开合补泻的按针孔内补,不按针孔为泻,捻转补泻的大指向前为补,大指向后为泻,也是基于同样道理。据我国针灸界前辈陈应龙老先生说:“针之而气至,方行补泻。欲补之时,大指努前,指力沉紧,似进而不进,指力重心偏于前。欲泻之时,大指向后,指力浮提,似退而不退,指力重心偏于后。”[20]可见捻针时的大指向前向后,同样包含着进退沉浮之意。如果把针刺看作对机体的刺激,则向内的按压刺激与向外的提拉刺激,显然具有不同的作用,这是在研究中值得非常注意的。

徐疾补泻法同其他单式补泻手法比较,有其本身特点,补法由于“徐内”,刺到预期深度所需的时间长,加上按进的力量重,因而“徐内”的刺激量总和(力量与时间的乘积),远远大于“疾出”;泻法相反,“徐出”的刺激量总和,远远大于“疾内”。

针刺徐疾补泻法的文献考察(图1)

参考文献

[1] 王冰:素问·针解篇注。

[2] 杨继洲:针灸大成卷四。

[3] 周树冬遗稿、周楣声重订:金针梅花诗钞,198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4] 楼百层:试论针刺补泻手法。中国针刺手法选编,1982年,辽宁中医学院编印。

[5] 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卷之五,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6] 同[2]。

[7] 尚乐贤:浅谈针刺补泻手法。同[4]。

[8] 吴秀锦:针刺补泻手法对穴位温度的影响。新医学,[2].1980

[9] 同[4]。

[10] 李志明:介绍几种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同[4]。

[11] 任一尊:家传针刺手法的经验体会。同[4]。

[12] 任守中:针术。同[4]。

[13] 马瑞林:略论针刺手法。同[4]。

[14]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针灸大成校释卷四,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15] 张缙:传统针法灸法的研究进展。同[4]

[16] 同[4]。

[17] 郑魁山:针灸集锦,1978年,甘肃人民出版社。

[18] 同[14]。

[19] 同[4]。

[20] 施能云等整理:陈应龙针灸医案,1981年,香港宇光出版社。

针灸生:江青云

针灸师:李宝金

特别说明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帐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针刺徐疾补泻法的文献考察(图2)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针刺徐疾补泻法的文献考察(图3)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