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医瑰宝 > 中医针灸

针灸不传之秘——郑魁山(西北针王)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0-17 18:22:05

在针灸里,找穴位简单,扎针简单,最难的无疑就是手法了,所以有人说“针灸不传之秘在于手法”,相当于方剂不传的在于剂量一样,记得上学的那时候,我的针灸老师,在大课里放了一段郑魁山(在西北神一样的存在)的操作视频,肯来想拷贝的,结果老师下课以后直接就删了,又回到电脑垃圾桶里删了,现在想来,老师真是“煞费苦心”。

针灸治病,手法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的情况是走流水线或针海战术,手法基本为零,有时候为什么扎好的,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简直不要太多,郑魁山之所以在西北如此出名,至关重要的就是手法了尤其是“烧山火”、“透天凉”,去日本讲学时都是严格保密的。流传出来的普遍就是一下八法了,至于是不是精华所在,就不得而知了。

针灸不传之秘——郑魁山(西北针王)(图1)

一、二龙戏珠法

由于操作时使针感向上下传导,犹似两条游龙戏珠的形象,故命名二龙戏珠法。

操作方法:主要用于眼周穴位,如太阳,瞳子髎等,左手食指紧按针穴,右手持针速刺,得气后,右手持针控制针尖和左侧押手同时向上眼睑方向推按、捻转,使针到上眼睑。反之亦然。使针感包围眼球。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此处说白了就是“引”法,想让气走哪里,针尖就朝向哪里,压手在引导方向推按,其实并不是很复杂,多操作就熟练了。

适应证:目赤肿痛、青盲、夜盲、结膜炎、角膜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

二、喜鹊登梅法

是从“青龙摆尾”手法简化而来的,可以简单理解为“青龙摆尾”的手法上加了“震颤”幅度没有那么大,有似喜鹊在梅枝上登着上下颤动,故命名喜鹊登梅法。

操作方法:主要用于攒竹、鱼腰等穴。左手食指点按针穴,右手持针速刺,得气后,右手拇、食二指持针柄,中指推垫针体,使针柄、针体、针尖上下摆动,针感连续不断地传导到眼内。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适应证:目赤肿痛、青盲、夜盲、近视、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眼病。并可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等。

针灸不传之秘——郑魁山(西北针王)(图2)

三、金钩钓鱼法

是从“提插法”和如“鱼吞钩饵之浮沉”发展而来的。

由于操作时拇、食二指持针,针尖带着穴位处肌肤提抖,有似鱼吞钩饵浮沉的形象,故命名金钩钓鱼法。

操作方法:主要用于金津、玉液、膻中等肌肉浅薄处穴位。左手食指紧按或不按针穴,右手持针速刺。得气后,使针体向前捻转,待针下沉紧出现针感涩滞现象时提针连带穴周皮肤,就诊时回到原位即可。

此手法非常简单,也是这其中最容易理解的一个穴位,进针得气之后,向左旋转,出现滞针感(可以理解为肌纤维缠绕),然后将针提起,然后抖动,出针时再恢复原状拔出。(一般舌部穴位我不用此发,非常疼痛,病人受不了,一次就怕了你了,怎么可能让你再扎)

适应证:中风闭证、痰涎壅盛、舌强不语、胸满胀痛、咳嗽气喘等一切气血痰滞证和实热证。

针灸不传之秘——郑魁山(西北针王)(图3)

四、白蛇吐信法

是从“齐刺”和“傍针刺”发展而来的。由于操作时双针齐刺,进退提插,有似白蛇吐信伸缩的形象,故命名白蛇吐信法。

此刺法经常用到,主要用于寒邪部位小而深的病症,通常用齐刺(三根针,病变中央一针,旁边两针)就可以。白蛇吐信变成了两根针一起刺入穴位,加上提插法。

操作方法:主要用于肝俞、关元俞、曲池、足三里等背部和四肢穴位。左手紧按针穴,以拇、食、中三指持双针齐刺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的提插手法,操作完毕,即刻出针,揉按针孔。

适应证:胸满腹胀、背腰串痛、四肢酸痛、麻木等一切气滞血瘀证。

针灸不传之秘——郑魁山(西北针王)(图4)

五、怪蟒翻身法也叫蟒蛇翻身

是从“白虎摇头”手法简化而来的。由于操作时拇、食二指持针柄,由下向上搬转,犹似蟒蛇翻身的形象,故命名怪蟒翻身法。

操作方法:主要用于脾俞、关元俞、合谷、阳陵泉等背腰部和四肢穴位。左手拇指或食指紧按针穴,右手拇、食二指或拇、食、中三指持针进针。得气后,由下向上搬转针柄,使针体呈半圆形向上转动,连续搬转不超过6次,出针后,不扪闭针孔。

(此法看起来复杂,然很好理解,可以简单理解为,进针得气以后拿住针柄由下向上画半圆○),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可以想象为手由内向外翻。

适应证:中风闭证、暑热高烧、胸满腹胀、腹痛便秘、尿闭不通、脏躁谵狂等一切实热证。

六、金鸡啄米法

是从“提插”补泻法发展而来的。由于操作时重按轻提,有似金鸡啄米的形象,故命名金鸡啄米法通常大家都称为“小鸡吃米法”

操作方法:用于百会、肾俞、中脘、手三里、太溪等全身各部穴位。左手拇指或食指紧按针穴,拇、食二指持针,进针后,用提插法找到感应,然后行重插轻提的小幅度提插3~5次。

此为简单的补法,即重插轻提。

适应证:胃脘隐痛、肠鸣腹泻、腰酸腿软、瘫痪痿痹、小儿麻痹、肌肉萎缩、月经不调、痛经等一切虚寒证。

七、老驴拉磨法

是从“盘拨”法发展而来的。由于操作时拇、食二指握着针柄,围绕穴位缓慢地转圈,有似老驴拉磨的形象,故命名老驴拉磨法。

此法跟蟒蛇翻身有点类似,只不过一个是半圆,一个是圆。

操作方法:主要用于中脘、建里等腹部穴位。左手食指紧按针穴,右手持针将针进至地部(深处),得气后,再将针提至天部(浅处),将针搬倒,使针身倾斜约与皮肤成15°~45°,以拇、食二指握固针柄,似拉(推)磨式动作围绕穴位转圈,最多不超过6圈,使针孔开大,针下空虚,出针后不扪闭针孔。留针与否应根据病情而定。

适应证:食停胃脘、腹部结块、瘙瘦积聚、脘腹胀痛等一切气血瘀滞证。

八、鼠爪刺法

是从“扬刺”和“豹文刺”法发展而来的。由于操作时拇、食、中三指捏持5枚针点刺,出针后皮肤上遗留5个针印,有似鼠爪踩踏过的形象,故命名鼠爪。

操作:此法非常不实用,不如梅花针叩刺。

适应证:风热感冒、暑热高烧、皮肤红肿、带状疱疹、肺热咳痰、胸胁胀满、目赤肿痛等一切实热证。

针灸不传之秘——郑魁山(西北针王)(图5)

前几个方法都很实用,但在使用当中总是达不到文章中表达的那种效果,据说是要配合气功来使用,但无奈咱也不会。

这些手法基本课本上就有,只是变了一些东西,只要掌握了最基本,其实就能达到效果,可能我们不得要领,我始终觉得比较鸡肋。还是需要经验,慢慢积累,不然无法理解其中机理。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