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医瑰宝 > 中医针灸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0-17 08:11:24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1)【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2)

毫针刺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它是根据中医理论,采用毫针对人体的俞穴进行直接的刺激,以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增强身体机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具有相当不错的医疗保健作用。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3)

进针方法

进针是毫针刺法的第一步,需要押手与刺手相互配合完成,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

刺手: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或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针的进针。

‌单手进针法‌: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4)

右手持针,左手按压穴位,右手拇、食、中指夹持针柄,迅速刺入皮肤。

‌双手进针法‌: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5)

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或示指指甲切按穴位,右手持针迅速刺入。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6)

夹持进针法‌:左手持棉球夹住针身,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用于长针的进针。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7)

舒张进针法‌:左手将皮肤撑开,右手持针刺入,用于皮肉松弛部位。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8)

提捏进针法‌:左手将皮肤提捏起,右手持针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

行针手法

“气至而有效”,故行针是毫针刺法中的重要步骤,常用的行针手法包括:

提插法‌:反复上下提插毫针,刺激穴位。

‌捻转法‌:以拇、示指夹持针柄,旋转毫针。

留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20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证,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计过程中作间歇性行计,以增强、巩固疗效。

出针法

在行针施术或留针后即可出针。出针时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防出血。若用除疾,开阖补泻时,则应按各自的具体操作要求,将针起出。出针后病人应休息片刻方可活动,医者应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适应症

毫针刺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目前我科具体运用如下:

内科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感冒、咳嗽、胃痛、腹胀、便秘、不寐、汗出、头痛、耳鸣、鼻炎、痛风等;

外科疾病:急性关节扭伤;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带下病等;

儿科:近视、儿童生长缓慢、消化不良等;

针灸科: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四肢关节疼痛、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面瘫、腱鞘炎、落枕等常见病、多发病。

禁忌症

1. 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 孕妇的少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通气行血功效,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等),禁止针刺。月经期禁止针刺。

3. 患者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4. 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

5. 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针刺斜刺入穴位。

6. 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健康科普】红河县紧密型医共体甲寅镇分院中医特色疗法科普系列之毫针刺法(图9)

图文:中医科

编辑:孙卫灿

一审:胡万清

二审:李字学

终审:胡思成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