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医方考》
在中医的浩渺方剂宝库中,五磨饮子,它以其巧妙的配伍和显著的疗效,为诸多气滞之症带来了转机。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学习这一方剂。
五磨饮子最早出自明代医家王肯堂的《证治准绳》。
原著中对其应用的描述简洁而精准,主要用于治疗“暴怒暴死,名曰气厥”。
这表明五磨饮子在应对因情志过激导致的气机逆乱、厥逆之证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
近代诸多医学大家对五磨饮子均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明代医家王肯堂
岳美中先生则强调,五磨饮子用药峻猛,适用于实证气滞之急骤者。但运用时需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以防耗气伤正。
张锡纯先生认为,五磨饮子所治之气厥,乃因肝气郁滞,上冲于心,心为之乱,神为之昏。其方以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诸药相配,重在疏通气机,使肝气畅达,心气得宁。
张锡纯先生
五磨饮子由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五味药物组成。
沉香,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肾经。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效。沉香能沉于水底,其质重而性沉降,善降逆气,为理气之佳品。
木香,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可行气调中,止痛健脾。木香辛行苦泄,善行脾胃之气滞,为调中止痛之要药。
槟榔,性温,味苦、辛,归胃、大肠经。能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槟榔辛散苦泄,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
沉香
乌药,性温,味辛,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乌药气雄性温,能疏散凝滞之寒气,顺气畅中。
枳实,性微寒,味苦、辛、酸,归脾、胃经。能破气消积,化痰散痞。枳实苦泄辛散,破气之力较强,能行滞消痞。
五磨饮子中,沉香为主药,其沉降之性可纳气归肾,引诸药下行,以降上逆之气。
木香、乌药行气疏肝,槟榔、枳实破气导滞。
五药合用,共奏降逆行气之功。
沉香与木香相配,一降一升,调畅气机;乌药与槟榔相伍,增强行气之力;枳实则加强破气消积之效。全方相辅相成,使气滞得通,逆气得降。
乌药
五磨饮子主要用于肝郁气逆证。临床常见症状为大怒暴厥,或情志刺激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呼吸急促,脉弦有力等。
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五磨饮子还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等属肝郁气滞者,以及神经官能症、癔病等因情志不畅导致的气机逆乱之证。
然而,运用五磨饮子需严格辨证。若为虚证气滞,或兼夹其他邪气者,则需随证加减,或另选他方。与五磨饮子相似的方剂有四磨汤。四磨汤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组成,有益气扶正、行气降逆之功,适用于七情伤感,上气喘息,胸膈满闷,不思饮食之证。其与人参配伍,侧重于扶正祛邪。
而五磨饮子全方皆为行气破气之药,药力峻猛,专攻气滞实证。
槟榔
五磨饮子虽为理气良方,但使用时亦有禁忌。
孕妇忌用,因其行气破气之力较强,恐有损胎元。
正气虚弱者慎用,以免更伤正气。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以防耗气太过。
总之,五磨饮子是中医理气方剂中的经典之作,但其应用需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遵循中医的用药原则,方能发挥其最佳疗效,为患者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