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青,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田 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张琼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在门诊上,经常会见到几种减重饮食误区,提醒大家一定要避开。第一坑:
辟谷可以“瘦”?
有不少人把“辟谷”简单理解为“绝食”,导致了不少患者出现脏器损伤甚至威胁生命,例如糖尿病患者会因“辟谷”引起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提醒大家,辟谷不是简单的绝食,也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不适合老人、孕妇、儿童、营养不良、心肝肾胰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只要每天摄入的食物总热量不超标,就有利于体重控制。第二坑: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越低越好?
碳水化合物,就是人们常说的“主食、饭或糖类”,作为食物中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通常提供人体所需总能量的50%以上,尤其是脑组织的主要供能来源。目前降低碳水比例的食谱可以起到减重、降糖的作用,但为了追求快速减重的激进方案——极低碳水饮食(碳水占比<20%)反而会给人体带来很多损害,如严重影响脑功能,更会导致寿命缩短。第三坑:
生酮饮食是减肥良方?
市面上有不少生酮饮食(高脂肪、适量蛋白、低碳水)的“商业产品”,用于成人减脂。但正常人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月经紊乱、头痛、便秘、心血管疾病、“酮症酸中毒”等危害。提醒大家,一定要找内分泌专科医生监测血脂、血酮、血糖、心肝肾功能等指标,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安全地进行“短期的生酮饮食”,尤其注意选择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来源/种类以及能量占比很重要。第四坑:
高蛋白饮食好吃又易瘦?
氨基酸/蛋白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每日提供总热卡的15%-20%。目前有很多人不仅饮食偏重高蛋白(占比≥30%),甚至每天还大量补充蛋白粉等保健品。虽然能够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并降低体重,但也引起不少人出现肾功能损伤、痛风、口臭、便秘等现象。提醒大家,如果有心脏、肾脏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避免入坑。如果已开始采用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含量不超过2克/千克,需监测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2021年版《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在总热卡控制的基础上,需要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还需要注意食物的加工方法,推荐清蒸、水煮、白灼等少盐、少油、少糖的烹饪方式。第五坑:
不吃晚饭肯定可以瘦下来?
有些人不吃晚饭,短期可能体重减轻,但长期难以坚持,很容易出现反弹。长期不吃晚饭也会造成诸多损害,如胃肠功能紊乱、夜间低血糖、影响肝脏糖原储备、影响夜间机体物质合成代谢等。所以,推荐“少吃多餐”,既可以保证营养元素,又可以维持血液中血糖、血脂、氨基酸等物质浓度处于平稳状态。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提高免疫力。第六坑:
白天只吃1顿,
晚上吃夜宵也不会胖?
有些作息不规律的人,经常吃“夜宵”,而减少白天进餐次数。夜间进食受到内分泌激素昼夜节律的影响,食欲比白天更好、吃得更多,也更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脂血症、结石等疾病。最后,推荐6个安全、科学、有效的“管住嘴”小妙招——
本文首发于2022-07-1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减重饮食的六大雷区,被说中了不?》(张琼月 田芳 苗青),版权归原作者更多健康提示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更多精彩文章:
7天16省26市现本土感染者,一地感染者超800!主要源头在哪里?
本文编辑:王真 审稿主任:杨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