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科 > 肿瘤科

王洁教授:中国肺癌诊疗发展三十年 患者五年生存率显著提升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0-17 07:01:39

  中国网财经10月16日讯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最新全国癌症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肺癌发病率为91.36/10万,死亡率为71.55/10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严重危害着我国居民健康。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肺癌治疗领域实现了从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四级跳发展。众多创新的创新药物不仅成功完成了从临床试验到适应证获批,再到被纳入医保的历程,更显著提升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五年乃至十年生存率,这一成就无疑得益于创新药研发的强劲推动力。

  中国肺癌诊疗的四大变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总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助理及内科主任王洁教授见证并亲自参与中国肺癌诊疗领域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洁教授介绍:“首先,循证医学证据的引入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使得治疗更加精准有效。循证医学的思潮让我们知道应该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建立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这是医生理念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不再仅仅依赖于个别病例的经验积累,而是能够借鉴全球范围内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确保治疗方案与国际前沿接轨。这不仅提升了我国肺癌治疗的整体水平,也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国际最新的医疗进展。第二,对肺癌来说,重要的变化是靶向治疗和精准治疗理念的发展。肺癌的精准治疗始于靶向治疗的发展,自全球首个一代EGFR-TKI药物进入中国,革新了过去只有三板斧(手术、化疗和放疗)的局面,引领中国肺癌诊疗正式进入精准靶向治疗时代。第三,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技术的飞速进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一、二、三代靶向药物的开发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四,免疫治疗的兴起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汇聚了内科、外科、放疗等多个学科的力量,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综合治疗势力。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不仅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更在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正如王洁教授所言:“在多学科诊疗的引领下,我们来自不同专业的医疗人员能够齐聚一堂,携手并进,共同为肺癌患者的美好未来不懈奋斗。”

  EGFR靶点诊疗发展二十年:从一代到三代EGFR-TKl靶向药物,实现肺癌领域全疾病分期的覆盖

  2024年是发现EGFR靶点的20周年。王洁教授介绍,随着EGFR突变作为第一代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的确立,EGFR突变患者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推动了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进步,使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策略。

  EGFR作为肺癌治疗领域的关键靶点,其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患者的命运带来了深远的变革。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历经了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跨越式发展,每一次迭代都标志着精准治疗理念的深化与实践的突破。

  尽管第一代药物取得了显著疗效,但耐药性问题随之而来。为解决这一挑战,第二代EGFR-TKI应运而生,然而其不良反应的增加及对T790M突变耐药问题的有限解决,促使科研人员继续探索。

  2017年,全球首个针对既往EGFR-TKI治疗失败且伴有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三代EGFR-TKI药物获批,实现了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从早期到晚期的全面覆盖。

  在靶向治疗之前,基因检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帮助筛选出最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群体。然而,晚期肺癌患者往往难以获取足够的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约30%的患者因此错失靶向治疗的机会。针对这一难题,王洁教授及其团队于2009年创新性地建立了外周血动态检测肺癌驱动基因的新技术和无创肺癌诊疗体系。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组织样本获取难的问题,还通过一系列基于外周血分子分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期。

  可见,王洁教授及其团队的这一创新,不仅是对肺癌诊疗技术的重要贡献,更是为中国肺癌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彰显了科研创新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延长生存期方面的巨大潜力。

  (责任编辑:朱赫)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