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科 > 性病科

性传播疾病三大"元凶"之淋病奈瑟菌NG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0-17 07:26:24
全国性传播疾病防治主题宣传周2020年11月24日-30日

防治性传播疾病,促进生殖健康

2020年11月24日-30日为我国性传播疾病防治主题宣传周,《世硕新语》将在这一主题宣传周中推出系列文章,今天我们来聊聊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俗称淋球菌,英文简称NG),为严格的人体寄生菌,常存在于急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脓性分泌物的白细胞中,形态染色类似于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感染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俗称淋病

性传播疾病三大"元凶"之淋病奈瑟菌NG(图1)

性传播疾病三大"元凶"之淋病奈瑟菌NG(图2)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危害

临床表现以尿道炎、宫颈炎多见,典型症状是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等。也可侵犯眼睛、咽部、直肠和盆腔等处以及血行播散性感染引起关节炎、肝周炎、败血症、心内膜炎或脑膜炎等。新生儿感染致淋球菌性眼结膜炎,严重者可致新生儿失明。同时淋球菌也可上行感染女性上生殖道,引发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可能会诱发膀胱癌。近年来,淋病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性传播疾病三大"元凶"之淋病奈瑟菌NG(图2)淋病奈瑟菌感染特点

临床上,10%的男性和50%的女性NG感染者无症状,但NG感染可持续存在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而且症状的隐匿性更增加了人群中传播风险。NG、CT、HPV等病原体的协同感染率高,而且临床症状相似,难以区分,特别是病原体协同感染的致病危害将会极大增加。

性传播疾病三大"元凶"之淋病奈瑟菌NG(图2)全球NG感染的流行状况

WHO报告2016年全球有8700万淋病新发病例,西太平洋地区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美国和英国2018年淋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9.1/10万和101.1/10万,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46:1和2.82:1。澳大利亚和加拿大2017年淋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18/10万和79.5/10万,男女性别比为2.82:1。

性传播疾病三大"元凶"之淋病奈瑟菌NG(图2)我国NG感染的流行状况

我国1990年代淋病疫情快速上升,1999年达到高峰(27.54/10万),2000-2014年淋病报告发病率逐步下降,2015-2017年淋病报告发病率有较大幅度增长。

淋病发病率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实验室检测方法开展率、检测方法灵敏度、医务人员正确诊断率和病例报告率等。研究显示,部分省份淋病报告的增长可能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升有关(检测方法变更到使用高敏感的核酸检测)。我国历年淋病报告发病率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上面的欧美数据所示。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淋球菌核酸检测的开展率低于西方国家。2017年全国性病监测点实验室检测能力调查显示,医疗机构开展淋球菌培养的比例(48.40%,364/752)低于50%,开展核酸检测的比例(18.75%,141/752)低于20%,易致淋病病例的很多漏诊和低报告。

2015—2019年,我国男性淋病报告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约为女性的5倍,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男女淋病报告发病率差异较大。我国男女淋病报告发病率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女性感染淋球菌多数无症状,且女性感染淋球菌诊断需进行淋球菌培养或核酸检测,而这2项检测在我国开展率较低,从而导致女性患者漏检和低报告。

目前,我国淋病的高发年龄段为20-34岁,且年轻化趋势加重,应极大关注青少年淋病问题。报告发病率较高的是东南沿海地区,其淋球菌的染色镜检、培养和核酸检测开展率均显著高于我国内陆地区。

性传播疾病三大"元凶"之淋病奈瑟菌NG(图6)

淋病是全球绝不容忽视的一类性传播感染性疾病,随着更多研究揭示我国不同人群中的NG感染的流行状况,我国政府对NG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会越来越重视。相关建议如下:

①各地区加强推广淋球菌培养或核酸检测技术;

②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师的培训,提高医师对有疑似症状患者开展淋球菌筛查的意识;

③加大面向大众的淋球菌感染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改进求医行为。

参考文献:岳晓丽等.2015—2019年中国淋病流行趋势与特征.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年10月第53卷第10期

END

性传播疾病三大"元凶"之淋病奈瑟菌NG(图7)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