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是矫正侧弯畸形且制止其进一步进展,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获得稳定,维持躯干平衡,改变外观畸形,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减轻或解除腰背部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和维持心肺。
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是脊柱侧凸治疗的基本方向。非手术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电刺激、推拿、悬吊牵引、支具及美式整脊疗法等。及时、适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达到满意效果。可根据患者年龄、侧弯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来选择适当的矫正方.
一般的处理原则可以归纳如下:
1.早期发现
2.密切门诊检查
3.积极矫治
运动疗法:
主要为矫正体操。
是早期轻度侧弯,特别是功能性与纤维侧弯的理想矫正法,也是结构性侧弯的重要辅助方法。对脊柱侧凸的治疗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的训练调整两侧的肌力平衡。
基本方法:
在卧位或匍匐位进行节段性脊柱侧弯运动,使运动中形成的侧弯与原来的侧凸相抵消。当一臂上举,肩带向对侧倾斜时,胸椎向同侧凸出。当一腿抬起,骨盆向对侧倾斜时,腰椎向对侧凸出。当一侧的上下肢同时提起时,产生一个胸椎凸向同侧,腰椎凸向对侧的复合侧弯,可以矫治方向相反的复合侧凸,避免再矫正一个侧凸时另一个侧凸加重。
不同姿势的有利节段为:
膝胸位——第三节胸椎
肘膝位——第八节胸椎
指膝位——第十一节胸椎
跪位手离——第二节腰椎
跪位为后仰——第四节腰椎
电刺激:
主要适应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作用机制是电刺激作用于脊柱侧弯凸侧的有关肌肉群,使之收缩,产生对脊柱侧弯的内在矫正力,使凸侧的有关肌肉逐渐变得比凹侧粗壮有力,使脊柱两侧的不平衡收缩牵拉,达到矫形目的。
特发性脊柱侧弯:
Bobechko等首先在1979年报道用植入电极和射频发射控制的系统治疗本病获得成功。由于植入电极有危险性和副作用,80年代以来改用体表电极。
刺激位置:
找出与顶椎相连的肋骨,在此肋骨与腋后线及腋中线相交点做好标志,作为放置电极板的中心参考位置。在中心参考位置的上下方向5-6cm处做好标志为电极板的中心,同一组电极板的中心距离不能小于10cm
刺激强度和时间:
刺激强度和时间:一般从30-40mA开始,每日半小时,两星期后应达到60-70mA,每日8小时左右,并应根据患儿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非手术治疗原则:
有剥离韧带粘连,改善肌肉营养,加强肌肉中的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弹力的作用,它可以通经活络,改善气血循环,使软组织和韧带得以软化。
操作步骤: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在患处施以滚法, 但手法刺激量应适当加重, 重点在侧凸部位。在滚法的过程中穿插按揉法、弹拨法。做弹拨法时应与肌纤维垂直方向拨动, 重按轻弹、刚中有柔。
在侧弯的上下部位, 左右手同时进行反复对抗性按法和推法。矫正脊柱侧弯畸形, 手掌握置于患处, 进行缓慢推法并令患者张口呼气, 如此反复推按10-15分钟。
扳法:
放松牵引:
术者一手掌放腰部侧凸部, 另一手将对侧下肢抬起, 双手同时用力,此时有的可听到响声, 转换位置搬对侧下肤。
侧扳法:
将病人放侧卧位,以右侧为例, 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位, 左下肢屈曲位放在右下肢上。术者站在病人的前方, 一肘放在病人肩部,另一肘放于臀部,两臂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 此时可听到腰部清脆响声,将病人翻向左侧重复以上法。
悬吊牵引:
可加大椎体间隙,使已发生粘连的组织剥离,达到复位的目的。
牵引的方法有很多,如颈牵引,斜台颈牵引,颈骨盆套牵引、头颅骨盆环牵引、卧位反悬吊牵引等。
自身悬吊牵引是主动锻炼, 而骨盆牵引属被动锻炼。脊柱侧弯患者体质较差, 主动锻炼有利于增强患者体质, 提高免疫力。常规骨盆牵引需住院进行,由于患者体重不同需调整牵引重量和时间, 需要护理人员严密监控, 以免发生神经过牵症状; 而自身悬吊牵引可在家中进行, 其牵引重量与患者的体重成正比, 患者可通过收缩腹部、腰背部的肌肉群来调节侧弯脊柱受到的牵引力, 牵引治疗时仅需要1 名家属协助治疗即可。
矫正器: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啦,更多脊柱资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IDD疗法,我们可以和您一起解决问题,您可以在后台留言或者直接电话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