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大多数为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所致,脑出血的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东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约占三分之一的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非常高。
导致脑出血的原因有:(1)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特别是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及未经正规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2)动脉瘤或动-静脉血管畸形。(3)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发病机制,血管壁结构异常或凝血机制障碍。
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往往有不同的表现。
基底节区出血,表现为"三偏症”即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丘脑出血,表现为眼球垂直运动不能、双眼分离性斜视等。
脑桥出血,突然起病,表现为头痛,呕吐,眩晕,复视,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小量出血时意识可清楚,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和共济失调性偏瘫等。
小脑出血,共济失调,肌张力低,多无瘫痪。
脑室出血,头痛,抽搐,脑膜刺激征,针尖样瞳孔,四肢肌张力高等。、
辅助检查有,CT检查,MRI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动脉DSA检查。
鉴别诊断,与其他类型的脑血管疾病鉴别,包括脑栓塞等。与引起昏迷的全身性疾病鉴别:包括中毒及代谢性疾病(低血糖,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和尿毒症等)等。对有头部外伤史者应与外伤性颅内血肿相鉴别。
治疗原则
(1)减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注射,6~8h1次。呋塞米(利尿剂)一般用20~40ml静注,6~8h一次。呋塞米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可减轻二者的不良反应。
(2)调控血压。
(3)止血治疗,溶栓治疗所导致的脑出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可选用纤维蛋白原等进行处理。
(4)降温治疗。可采用冰帽降温。
(5)并发症防治。
(6)外科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去骨减压法、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等。
(7)康复治疗。
预后
脑出血死亡率约为40%,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脑血肿急速增加的患者,预后极差,死亡率为25%~100%。脑干、丘脑和大量脑室出血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