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动脉硬化是老年人的事。实际上,动脉硬化从年轻时就开始了,并且伴随一生,所以预防动脉硬化是终生的事。
30岁后就要提防血管硬化
人在刚刚出生时,血管就像新房子里的新水管一样。
血管非常平滑,管壁厚度适中,血流也很通畅,没有任何血脂沉积。血管有弹性且柔韧,像橡皮筋一样。
然而,就像水管一样,血管用久了也难免会沉积东西。
从十几岁开始,胆固醇就开始在动脉内皮下沉积,形成脂肪条纹,但这并不是硬化斑块。
到了20-30岁,有些人就已经有了动脉斑块硬化,就像在血管里埋下了“不定时”的炸弹。
步入中年以后,40多岁后,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就会迅速增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陶军曾在其医院公众号刊文提醒,30岁以后,就要提防血管硬化。
动脉硬化有4个阶段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孙涛2023年在其医院公众号刊文表示,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容易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
动脉硬化的“一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脂纹期,一般无明显症状
脂纹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起初是血管内膜上出现几毫米大小的黄色脂质点,再发展可出现长达数厘米的黄色脂质条纹,这个阶段多见于青年人。
脂纹相对较平坦或稍高出内膜,所以一般无明显症状,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脂纹可消退、稳定不变或发展为斑块。
第二阶段:
纤维斑块期,可能会出现心绞痛等
如果在脂纹期的基础上,动脉硬化继续加重,血管内平滑肌细胞就会大量增生,加上大量的胶原纤维、少数的弹性纤维等会形成纤维帽。
纤维帽下方有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细胞外脂质等,这就是典型的纤维斑块。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第三阶段:
粥样斑块期,粥样斑块越来越大
粥样斑块是在纤维斑块的基础上形成的,泡沫细胞坏死崩解,释放出许多溶酶,促使其他细胞坏死,逐渐形成粥样斑块。
随着动脉硬化加重,粥样斑块越来越大,纤维帽会变得越来越薄,就像皮薄馅大的饺子,一旦破裂就会进入到斑块继发病变期。
第四阶段:
斑块继发病变期,引起急性心梗等
由粥样斑块到继发病变,主要原因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斑块破裂后,其中的粥样物从裂口处溢出进入血流,成为栓子,可导致栓塞,造成相应器官缺血性坏死,大部分急性心梗都是由这个原因引起的。
孙涛医生提醒,动脉硬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处于脂纹期和纤维斑块期时,人一般不会出现临床症状,检查也难以发现斑块。
直到进入粥样斑块期,人就会出现劳累后胸闷、胸痛,走路时下肢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资料图 梁宝印 摄
动脉硬化可以这样预防
动脉硬化在出现症状前是有办法预防、延缓,甚至逆转的。
最主要的办法就是针对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比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并适当运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康复中心周文娟2023年在其医院心内科公众号刊文表示,想要纠正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可以改进生活习惯或进行药物治疗。
1. 控制饮食
每天平衡饮食,切勿偏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粗纤维食物;多吃鱼和植物油,少食动物性脂肪;每日食盐量控制在6g以内。
2. 保持运动
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坚持3-5次,可进行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的高强度运动。
3. 戒烟、限酒
吸烟可促进动脉硬化的进展,增加心脏负荷,易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4. 缓解压力
保持良好心态,正确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
5. 药物治疗
由医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出准确的药物治疗方案,其中包含降压、降脂、降糖、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