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胃在表,脾属里,共同组成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其他脏腑进行生理功能活动的基础。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营出于中焦,卫处于下焦……中焦亦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脾的运化水谷精微(我们吃下去的饮食食物)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功能才能健全,才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
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医的脾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就生理和病理而言:
西医的脾:只是单一的器官
中医的脾:常泛指整个消化系统,包括现代解剖学的脾脏和胰腺,还有部分循环系统。
脾位于腹腔上部,隔膜下面,在左肋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与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等器官相邻。《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胃以膜相连”。
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脾脏颜色暗红、质地柔软,呈网状内皮细胞器官,成年人的脾长10~12厘米,宽6~8厘米,厚3~4厘米,重110~200克,大约有巴掌那么大,由几条韧带将其“悬挂”在上腹部。
在中医文献中,脾的形象是“扁似马蹄”《医学入门·脏腑》。“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贯》,“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医纲总枢》,“扁似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镰”“犬舌”“鸡冠”是指胰而言。
脾为典型的实质性器官,表面有被膜包裹,其内的实质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但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血窦。
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的生命活动全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化生精气血津液,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士气为万物之源,胃气胃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强盛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础。
人体衰老的原因,确实与脾胃虚衰有关,《黄帝内经》著:“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阳明脉即胃经,大肠经,因脾胃能化生气血,故为多气多血之经,但女性到35岁左右,胃经衰弱,则衰老开始显现。
现代医学认为蛋白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人体的蛋白质虽由于人体自身合成,但其原料来源全赖胃肠道功能正常运行,即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气主升,统摄血液。
脾的生理特性: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脾主运化”这一观点最早是由明代张景岳提出,在《类经》中有:“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的记载,一般认为“脾主运化”是指脾将饮食水谷消化成精微物质与糟粕,并将其中的精微物质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各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入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主运化过程中“脾主运”阶段在前,反映出对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和转运过程。化,,“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又泛言改易,亦曰变化”,
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胃肠等多个脏器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但脾起主导作用。饮食物经口、食道进入胃、经胃的初步腐熟,然后下降于小肠泌别清浊。这期间必须依赖脾气的运化,才能将饮食水谷化为人体必须的精微物质。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
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 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 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反之,若运化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则人体对事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运化水液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大肠吸收的水液、由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由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属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于全身;即经过脾的转输而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纽作用。人出生之后,全身脏腑组织皆赖气血津液的供养,而气血津液的化生与充实,则源于脾的运化,故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
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肺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养,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以上升为主,具有升输精微(升清)和升提(举升)脏器的作用。
升清精微升清,“升”是指脾气具有向上升发的功能特点,与降相对而言;“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与浊相对而言。
脾主升清,是指脾气具有对水谷精微进行吸收、转输、布散的功能。
通过脾气的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和头面部,经心肺化为气血而输布周身,而达到头面部的,经心肺化为气血而输布周身,而到达头面部的水谷精微则可滋养面部清窍,维持其生理功能。
若脾气虚弱或被湿浊所困,脾升清功能异常,则致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输布运行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障碍,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因得不到精气血精液的滋润、濡养和激发、推动,而致功能异常,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泄泻等。
升举脏器升举脏器,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位(下垂)的作用,使其恒定在相应位置。
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脾气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阴挺)、脱肛(直肠脱垂)或者眼睑下垂等。
是指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内运行而防止其逸出脉外的作用。
血液的正常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也赖于脾气的统摄。脾的统血功能为血液的运行提供了控制力和约束力,使血液循经而不致逸出脉外,防止其出。脾主统血,全赖于脾气,只有脾气强健,统血功能正常,血液才得以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化无源,脾气不足固摄无力,血液失去统摄而血溢脉外引起各种出血证,如便血、溺血、衄血等。
脾的系统联系是: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在神主意,在志为思,在时为长夏,在方位居中央。
脾在体合肉,又称脾主肌肉,是指肌肉营养来源靠脾的运化功能,肌肉的功能与脾有着密切的联系。
肌肉有主司运动,保护内脏等功能。《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四肢是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四肢、肌肉全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充养。四肢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气的运化和升清功能密切相关。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故称“脾主四肢”。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四肢、肌肉得到充分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则肌肉丰满,收缩自如。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肌肉失养,则肌肉瘦削,倦怠无力。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口味的变化,常可反映脾的功能。唇位于口腔前缘,唇的色泽变化也常反映脾的功能。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食欲不振,口淡乏味,或口腻口甜等。
脾之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
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情志之思相关。脾失健运,气血不足,常见思维迟钝,或思虑不决。若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亦会影响脾气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涎为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有助消化的作用,而脾主运化,故在液为涎。
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常致涎液增多,甚则口角流涎等症。
五脏应五季,脾与四季之外的“长夏”(即阴历六月)相通应。长夏为夏秋之交,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阳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酝酿化生,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过,反困其脾,使脾运不展,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由此而起。
又因长夏暑热犹在,湿与热兼,湿热交相为病,可见身热不扬,肢体困重、脘闷不舒、纳呆泻泄等湿热交结不解的症状。
一年分四时,又有“脾主四时”之说。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脾不独主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