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一个听上去神秘莫测,却又在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
皮肤突然长出黄褐斑、肥胖在不经意间造访、莫名其妙想发脾气……这些都可能是内分泌出现了危机。
除此之外,内分泌失调可能还会导致让你意想不到的“大病”。
内分泌是如何影响健康的?怎样调节内分泌平衡?
内分泌失调引发5种疾病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个大家族,囊括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多个腺体,以及分布在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这些腺体通过分泌激素,影响我们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病变等,实现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
这样一个重要系统如果紊乱了,会悄然你的健康。
1
黄褐斑、妇科病
由于内分泌失调,28.2%的中青年女性出现面部黄褐斑、雀斑,27.5%~31%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2
儿童发育问题
儿童性早熟、矮小症等小儿内分泌疾病发病率正日益提高。
3
糖尿病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科最多见的疾病,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超11%,糖尿病患者约1.2亿人。
4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在我国发病人数超2亿。
5
不孕不育
高达10%~15%的不孕不育发生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
此外,目前内分泌疾病就诊人群和数量呈现出新特点。
内分泌疾病就诊人数陡增
无论是流行病学资料还是临床数据,内分泌疾病的发病率较几年前均有明显增加。
发病人群趋于年轻
年轻患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令人担忧。
特别是近40年来,由于国人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内分泌疾病的发病率甚至赶超国外。
四大妇科“内分泌失调”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什么?如何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多在青春期发病,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稀发、经量少、闭经或者不规则子宫出血等)、不孕、多毛和/或痤疮、肥胖等,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现在认为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化,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建议尽早去正规医院治疗。
(1)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以限制热量摄入,适量规律的运动以减重,行为干预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等。
(2)药物治疗:目前PCOS的药物治疗已取代手术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分别采用调节月经周期,降低血雄激素水平,促排卵治疗等。育龄期妇女的治疗主要与患者的生育要求相关。
2
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会有哪些表现?该如何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发育不全、过早退化、萎缩不全、或分泌孕酮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引起月经失调和生育功能缺陷,导致受精卵着床障碍、黄体期出血、不孕、复发性流产等。
如果医生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一般会通过补充孕激素进行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或者口服黄体酮。黄体功能不足的女性平时需适当补充营养,饮食均衡,可多吃黑豆、豆浆等食物;并注意工作节律,保持心情舒畅。
3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对怀孕有什么影响?该如何治疗?
孕期之所以要检查甲状腺,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不仅影响孕妇自身健康,更重要的是会增加孩子出生缺陷机会。
如果孕妈妈患有甲减,自身甲状腺激素就不足,更不能保证胎儿脑发育所需的甲状腺素,会影响胎儿脑发育;如果孕妈妈患有甲亢没得到控制,那么流产率、妊高征发生率、早产率、胎儿的死亡率都明显增高。
如果孕妇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建议及时正规医院就诊。根据检查指标,可以定期复查、密切观察或者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予药物治疗。并根据孕周大小,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4
高泌乳素血症
什么高泌乳素血症?和内分泌失调也有关系吗?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是脑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中的一种。女性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
非孕妇女血清中泌乳素水平最高值一般不会超过20ng/mL,如果血清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则称为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不孕、溢乳、闭经、性功能改变等。闭经溢乳综合征就是由于泌乳素分泌增加引发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出现持续性溢乳闭经现象。
在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有些可由于下丘脑疾病、垂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胸壁损伤及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当体内泌乳素过多时,可以抑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并直接影响卵巢的性激素合成,使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下,从而引起卵巢功能紊乱、排卵减少、或无排卵溢乳,甚则闭经、导致不孕。
如果是轻度的泌乳素高,平时月经周期规律,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如果疾病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应该明确病因,转相关科室处理,必要时手术治疗。
记好4点!调节内分泌
专家提醒,调节内分泌需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1
饮食
平时注意合理膳食,多吃谷物、蔬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蛋、瘦肉,少吃肥肉;控制体重,平时少吃快餐、油炸食品等;
2
睡眠
睡个好觉,建议尽量晚上11点前入睡,并保证8小时睡眠,休息后要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3
运动
适量活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跳舞等,以微微出汗为宜;
4
情绪
学会减压,日常生活中,应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人和事,不开心时可尝试与信任的亲友聊聊天,或自己通过听音乐、看书、户外旅行等方式调节情绪。
运动是集体消耗热量的最佳方法,在合并肥胖、高脂血症等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治疗中十分重要。运动锻炼推荐“三、五、七法则”,即每天至少花30分钟走3千米,5次/周,保证心跳+年龄=170。建议多选择大肌群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来源: 约见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