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且能够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活动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在成年人中,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患者在10%~15%,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
使患者不能正常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并且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失眠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通常入睡时间大于30min),早醒、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或者日常睡眠早晨醒后无恢复感甚至更加疲劳,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失眠的病因极其复杂,首先他们认为失眠可能与患者自身的易感因素有关,如与性别、年龄和各种遗传因素等紧密相关;
其次可能与患者所接触的外界环境有关,如生活质量、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及睡眠环境等有关。
目前现代医学临床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镇静催眠药与抗癫痫药,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服用这几类药物存在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等不良反应。
失眠属于祖国医学中“不寐”的范畴,针灸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具有有效、安全、便利且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
针灸主要是通过平衡机体阴阳,疏通经络,调气和血,从而使人体自身阴阳交会、气血平衡并且使脏腑组织自我修复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运动灸法是在实按灸基础上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灸疗方法,它具有调节脏腑功能、温经散寒及活血调经等作用。
针刺腧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配合运动灸法温阳补气,活血调经,两者相互配合,共同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失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寐的发生大多与年老或病后体虚、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
《灵枢·大惑论》“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阐明了“目不暝”的病机。
汉代张仲景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不寐的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虚,阴虚不能制约阳气,阳气亢盛不能入于阴而使机体阴阳失调,精神不安难以入眠。
《中医内科学》将不寐分为五个证型: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
不寐的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从古籍记载及现代文献研究,不难发现中药、针灸及穴位贴敷等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世医得效方》“夜寝不寐或多乱梦,炒酸枣仁汤下”,记载了临床上通过运用酸枣仁汤来治疗不寐或夜间多梦的经验。
《伤寒论注十人书·尚论后编》中记载“黄连阿胶汤,治心烦不寐者”。《勉学堂针灸集成》中记载“心热不寐,解溪泻,涌泉补,立愈”、《灵枢注证发微》也有泻照海穴治疗邪气侵犯足少阴肾经而导致失眠的记载,这些均为针灸治疗不寐病的文献记载。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病因繁杂且病理因素不明确,首先可能与患者自身的易感因素有关,如性别、年龄、性格和遗传因素等紧密相关;
其次可能与外界因素有关,如生活水平、经济条件、人际交往关系、社会地位、睡眠环境等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睡眠-觉醒周期有关。
视交叉上核具有维持昼夜节律的振荡器,使得机体的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与外界光暗周期相藕合,这是人体基本的生物钟,而睡眠-觉醒节律失调一般受外界环境、人体内在因素影响,使体内的生物钟紊乱而导致失眠。
研究发现GABA作为神经系统中具有抑制作用的氨基酸类递质,对睡眠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临床上对失眠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长效类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抗癫痫药苯二氮卓类及第三代镇静催眠药非苯二氮卓类。
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服用这几类药物存在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等不良反应,所以不宜长期服用。
现在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等,以及各种抗抑郁类药物已经成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临床上失眠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一些物理疗法、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法等。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磁疗、超声波疗法等,如重复经颅磁刺激就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心理行为治疗法主要包括睡眠卫生教育、松弛治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如睡眠卫生教育,可以让失眠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变失眠患者对失眠的认识及态度。临床上多种疗法常配合应用,比如认知行为治疗和第三代镇静催眠类药物配合应用治疗失眠。
若短期内症状出现好转,则可以逐步减少或停止药物,或者遵照医嘱改为间断服药,治疗的全过程可以配合保持认知行为干预治疗。
运动灸法是在实按灸的基础上从临床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灸疗方法,实按灸属于灸法中的艾条灸,就是将燃烧的药艾条,间隔着纸或者布,趁热按至穴位处皮肤上,使药艾条中的热气及药气透至穴位肌肉深处的一种施灸方法。
实按灸不仅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等艾灸作用,还具有调节脏腑功能、协调阴阳等推拿针刺的作用。
明初《寿域神方》记载:“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这是有关实按灸最早的记载。
在临床上研究应用百会穴实按灸的治疗方法结合常规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的眩晕,研究中治疗组的百会穴采用压灸法。
使患者感到压灸局部灼热、疼痛,结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并认为实按灸百会可止晕定眩。
临床应用围刺法配合实按灸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2例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认为实按灸法能够通过外力使艾灸的热气作用于疱疹局部。
激发机体脏腑经气,并且使疱疹局部的经气及机体气血充盈,通经活络从而达到散结止痛的效果。通过临床应用实按灸法,发现实按灸治疗接触性皮炎具有良好疗效。
因为灸法不仅具有拔毒泄热、散结之功,还可用于正气虚弱导致的疾病,实按灸既能补益元气扶助正气,又能使邪气随着艾灸的热气而外散出体表。
应用实按灸治疗152例痛症,总有效率达92.8%,这表明实按灸对痛症也具有良好疗效。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实按灸可以升提气血、行气通络、拔毒泄热、散结及补元扶正,对颈胸腰椎病、皮肤病、各种痛症均具有良好疗效。
到明代各医家在艾条中加入活血消痈、疏风通络之药,这种做法增强了艾灸的温和之力故称之为雷火针,清代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是一部关于实按灸的专著。
他在书中将改良后的实按灸重新命名为“太乙神针”,灸治过程要求达到一种柔和的灸感,其中记载的疾病主治范围也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病种。
雷火针如雷火般,火热和药力迅猛,现代临床应用的雷火针大多是经过改进的,改进雷火神针治疗眩晕,有效率达86.4%。
通过临床运用改良后的雷火神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发现此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尤佳。
研究临床运用针刺配合雷火神针法治疗甲状腺结节,治疗组应用雷火神针法在甲状腺结节的四周进行实按灸,总有效率达96.7%。
针刺疏肝理气,雷火神针温热散结,标本兼治故取得良好疗效。太乙神针是雷火针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在药物处方中加入了补益类的药物,作用更温和,治疗范围也更广。
临床应用太乙神针法灸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发现痛经的缓解与灸感的产生密切相关,灸感对痛经的缓解过程也有影响。
运动灸的临床应用,首先继承了实按灸、雷火针及太乙神针,运动灸法使实按灸由静止的按压刺激穴位,变为运动的疏通调理经脉,不仅能将持久的温热刺激与药物相结合,还能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气,发挥综合治疗效应。
运动灸不仅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及周围性面瘫等,还可以治疗失眠、胃痛、头痛等内科病症。
现代研究表明,灸法能够升高褪黑素(MT)及神经肽Y(NPY)含量,通过研究重灸法对失眠模型大鼠血清褪黑素及神经肽Y含量表达实验。
发现重灸组、针刺组和温和灸组均可使失眠大鼠血清中过低的MT及NPY含量水平升高,且重灸组的临床变化明显优于针刺组和温和灸组。
灸法主要是利用了温和热力,扩张了局部的毛细血管,从而改善了局部的微循环,加速局部组织内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调和气血、温通经脉、平衡阴阳之功。
失眠的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朱丹溪认为阴虚诸证用灸法,是运用灸法温阳散寒的作用,而“阳生则阴长”也,从而达到治疗阴虚病的目的。
龚居中《红炉点雪》中“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表明灸法能够温热益气,使得中焦的气血充盛而且运化恢复正常,阴虚得以滋补。
明·李梃在《医学入门》中也提到“反寒热虚实皆可灸之”。运动灸法具有灸法温阳补气、活血调经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与针刺配合应用共同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运动灸不仅有温热的治疗作用,还有药艾条中的“药气”发挥治疗作用。运动灸法中应用的红棉布是经过陈醋及红花液浸泡的,红花液是由红花、片姜黄、丝瓜络、葛根熬制而成。
陈醋是由粮食酿造而成,可健运脾胃,味属酸,收敛固涩,红花活血通经、姜黄活血行气、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葛根升脾胃清阳之气,解肌生津,与诸药同用共同达到通经活络,调气和血之功。
运动灸法在操作过程中还会应用按揉等推拿手法,研究发现应用艾灸及多种推拿手法治疗失眠,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
运动灸法属于灸疗法,大部分医家认为,灸法治疗疾病主要起到散寒止痛,温阳行气的功能,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运动灸法应用于各种疾病。
无论阴阳虚实,均有良好的疗效,运动灸法发展至今,从治疗外科之筋骨疼痛到内科五脏六腑之疾病,都有其独特的治疗特点及效果。
运动灸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易于被惧针者所接受,它不仅扩大了针灸治疗疾病的范围,并且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丰富了中医针灸学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