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艾灸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等防病保健的功效。《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正所谓“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无论是正统医书还是民间经验,无不说明艾灸的应用范围广泛且操作简单易行,深受百姓认可。
(一)灸材的选择
艾草经过久放,艾草油挥发,使用时气味纯净温和,烟雾小,不呛人,艾灸时没有那么强烈的燥热感。所以最好的艾绒是用3年以上、5年以下的艾叶制作而成,即所谓的“陈艾”。其优点是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灰不易脱落。因此陈艾灸火,温而不燥,润能通经。
(二)艾灸的方法
经医生望闻问切及辨识体质,确定艾灸部位、艾灸时间后,便可以在家中进行艾灸,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
2.回旋灸: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但不固定,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灸。
3.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与施灸者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一般施灸10—15分钟。
4.灸法的补泻:《灵枢·背腧》强调,艾灸补时不要吹艾火,要等它自己缓慢燃烧,使其所产生的热量慢慢传入体内。灸法泻则是不断快速地吹火,使火迅速传延于艾,使艾绒快速燃烧至火灭。《针灸大成》在《内经》补泻的基础上又加了灸后穴位的处理,补的时候,灸毕要快速按住施灸的穴位,泻的时候灸毕不加按压,以引邪外出。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的顺序: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即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施灸次数先少后多。
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过程中,不要喝冷水、吃凉饭。艾灸前最好喝一杯高于体温的温水,艾灸后补充一杯温开水,稍稍有点烫嘴即可。艾灸后如果要马上洗手,应当用高于体温的热水,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接触凉水,但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艾灸时不要大悲大喜,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施灸时间应循序渐进,施灸的穴位也应由少至多,热度逐渐适应。一般施灸最好选择上午10—12时之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艾灸后最好等20—30分钟后才能洗热水澡。切忌边灸边进食。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饮食素淡最适宜。
(四)施灸的反应
艾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等症状,有的会起红疹,产生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甚至全身不适等现象,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此时也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症状会很快消失。
艾灸的返病现象。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要看是什么疾病,病史时长。另外人与人也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个症状同一种表现,即中医说的“同病异治”。
(五)施灸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处理
实施艾灸过程中可能出现胸闷、心慌、晕厥、皮肤瘙痒、刺痛、水泡等不良反应。可根据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法,以受术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决定施灸量的多少。如果出现晕灸现象,应立即停止艾灸,让受术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领口,给予温白糖水(糖尿病者慎用)或温开水,闭目休息即可。对于猝倒神昏者,可以针刺水沟、十宣、中冲、涌泉、百会、气海、关元、太冲、合谷等穴以急救。若艾火热力过强,施灸过重,皮肤易起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后消毒消炎,防止感染,数日内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