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是分布于肘、膝以下的五个特定穴,简称"五输"。历代医家把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用自然界的水流现象作比喻,对经气流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分别用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说明经气运行过程中每个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称之为"井";经气所溜,如泉出微流,称之为"荥";经气所注,如水由浅入深,称之为"输";经气所经,如水入河中,称之为"经";经气所入,如百川汇海,称之为"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根据穴位主治而选穴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井主心下满,阴井木,内应于肝,肝气郁结,心横犯脾胃,肝脾均位于心下,故肝郁证可见心下痞满。取井穴治之效果良好,如少商、大敦、隐白等。阳井金,内应于肺,肺配五行属金,金可制木,肺可调气,故阳井金有疏肝抑木,调气解郁的功能,可以治疗痞满,如商阳、厉兑。
荥主身热,荥穴可以治疗热证,如身热,咽喉干痛者,证属肺热可取手太阴经荥穴鱼际治之;若症见身热,里急后重,下痢赤白,属阳明热证,可取手、足阳明经荥穴二间、内庭治之。
输主体重节痛,阴经输穴属土,脾属土,脾主四肢,主运化,故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而见体重等症;阳经输穴属木,肝属木,若肝郁气滞,则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所以输穴可用于体重节痛诸症。
经主喘咳寒热,阴经经穴属金,内应于肺,肺主皮毛,司呼吸,故肺脏受邪可见寒热咳喘;阳经经穴属火,火能克金,所以火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哮喘可以选择经穴进行施治。
合主气逆而泄,阴经合穴属水,内应于肾,若肾阳衰微,或下元不固,则精血下泄;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上扰,可见咯血干咳等症;热扰精宫,则遗精早泄。阳经合穴属土,内应于脾胃,若胃气不降,则上逆,若脾不健运则下泄,故气逆和下泄之症均可针刺合穴治疗。
2.根据五行学说而选穴
将五输与五行、五脏相结合,制定了五输、五行配五脏的配穴法,并设立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取穴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各经均有一个母穴和子穴。例如:肺经属金,土生金,金之母为土,其母穴就是本经属土的太渊;金生水,金之子为水,其子穴就是属水的尺泽。母穴有补的作用,子穴有泻的作用。运用这种方法,应首先明确病在何经、何脏,病的性质属虚属实,然后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取穴原则进行治疗。具体运用有本经补泻和异经补泻两种:
(1)本经补泻:如肺经的虚证,可见久病咳嗽,动则气喘,声低,多汗,脉细无力等,应取本经的母穴太渊,并用补法;肺经的实证,可见咳嗽气急,声粗,胸闷不能平卧,脉浮滑有力等,应取本经子穴尺泽,并用泻法。
(2)异经补泻:这是结合脏腑五行关系运用的方法。如肺经疾患,属虚证的可以选取属土之脾经的土穴太白,并施用补法;属实证的可以选取属水的肾经之水穴阴谷,并施用泻法。此外,还可取相表里经的母子穴,如肺经疾患,属虚证的可取其相表里的大肠经之母穴曲池 (大肠属金,曲池属土,土能生金),同时施用补法;属实证的可取大肠经的子穴二间 (大肠属金,二间属水,金能生水),同时用泻法。
以上节自石学敏教授《实用针灸学》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