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输穴”的记载首见于《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篇,原文提到:“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而在《灵枢•本输》篇里则详细的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的五输穴各穴的名字和所在位置。但唯独缺少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内容,而在皇甫谧所著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中,才将其补充进来。形成了现在我们所应用的十二经脉五输穴(共计120穴)。
在《难经》的第六十二和七十九难中,还详细阐明了五输穴的具体应用方法。
话外音:经典不容忽视啊~
图片内容来自于王居易《经络医学概论》
谈到五输穴,就必须说一下其最重要的理论根据:经络的“标本、根结”理论。
首先说一下“根、结”:在《灵枢•根结》篇中首先举论了各足六经的“根、结”。
《太素》杨上善注:“根,本也;结,系也。”
马莳注:“脉气所起为根,所归为结。”
“根”是各经脉的远端部位,是阴经与阳经相互交接的地方,即是经络的始发点,也是经气所产生的位置,也就是四肢的最末端!
而“结”部则是在头面耳目、胸、上腹、颈喉处。
比如:足太阳经的根部是足小趾,结部在命门(目)。足少阴经的的根部在足心,结部在颈喉的廉泉。
这里要说明一下:《灵枢•根结》里只举例讨论了足六经的“根”、“结”。到了元代窦汉卿的《标幽赋》中在足六经根结举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四根三结”的提法:
十二经脉都以四肢的井穴为根部,即“四根”;以头、胸、腹三者为结部,即“三结”。这样根结理论就不仅仅局限于足六经。而是十二经脉都有了。
脑海里想到一个成语“盘根错节”,可惜的是:“节”不是“结”
《灵枢•动输》:“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我们人体的四肢末端(主要是在五输穴的部位),是经脉中阴阳两气相互接通和转输的地方(尤其是井穴的位置)。有了这种交接转化的过程,人体的阳气才能够产生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提到阴阳二气,我想啰嗦一下。
经脉中阴气的主要来源是我们的内脏所吸收和输布的营养物质,所以,阴气的流注方式是:由内脏发出而向外散,向着四肢末端流动;
阳气就不一样了,是向心性的流注,即由四末部位向内脏(里)的方向流动。
文献中“根结”的代表穴主治功能上:“根穴”多主内脏病症,“结穴”则局部作用强。
在正式讨论五输穴之前,再简单的啰嗦一下:“标本”。
我们刚才提到的“根结”是指经脉中经气的起始和归结!
而“标本”的概念是经气的集中与弥散的部位。
《说文解字》:“木下为本”,“木杪末也”。
《淮南子》:“物类相动,本标相应”。
标本的具体内容记载于《灵枢•卫气》一篇中。经络里的“标本”指的就是经脉的本末。经气集中于肘膝以下的本部;弥散于头、胸、背的标部。经气的运行是一种标本相应,上下相应的状态。
此图片内容来自于本人读书时所用的经络腧穴学教材
这里有一个非常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什么是开四关”?
这段话,很多人都会背。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人不明白这段话怎么应用于实际。
井穴和荥穴的特点是:大多都能疏导经络气血;经、合二穴多能够调节脏腑之气血;阳经的输穴偏重于疏导,阴经的输穴善于调节。
井穴的应用合起来讲是主“心下满”,分开讲就是:“泻实祛滞”、“宣痹开结”。
凡是各个脏腑、经络有瘀堵、火毒、热邪郁结,出现了胸中痞满等症状的实、热证。用井穴放血大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亦可明显缓解疼痛。
对于经脉中气血失去畅通,气机闭塞导致的卒中,昏厥,或者因血少不能荣,气虚不能温煦所导致的肢体麻木、失用、乳汁不通等诸多问题,都可以取井穴少量放血的方法处理,用针刺,艾灸的方法也都可以的。
井穴亦可通过少量放血引阳通络,来达到治疗虚证。
当然啦,这里是有“小窍门”的。一般情况下,阳经的井穴作用都是泻实和祛邪为主,而阴经的井穴多能够行血,助气,补虚。
荥主身热:这句话实际就是讲荥穴可以治疗虚热,阴血不足而引发的身热等症。
而输穴就具有益气化湿的作用,而“体重节痛”是指因经气不足,湿邪留滞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症。此种情况下,可以取输穴治疗。
经穴具有温经通络,疏散风寒功效。凡是风寒侵扰人体经脉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咳喘发热等症,都可以考虑使用。
合穴能够调脏腑,益经气,调节本经气机。而“逆气而泄”正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出现了错乱导致的病症,所以,用合穴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