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与人迎寸口脉相关的经文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代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䐜胀而头痛也。
帝曰:善。
《灵枢·终始》终始的本意就是开始和结束,这一篇是以十二经脉为纲领,阐述了针刺之道在于——全面掌握人体阴阳盛衰、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自始至终的变化规律。
《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凡是针刺的道理,在于完全掌握“终始”。
明确知道“终始”,然后再以五脏为纲纪,阴阳就确定了。
阴主于五脏,阳主于六腑——
既是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又是说五脏主管三阴经,六腑主管三阳经;
阳来源于四肢,阴来源于五脏——为什么?
因为阳气来源于天,通过四肢进入人体;
阴气来源于地,通过体内的五脏得以运营。
同时又说明——阳经起源于四肢末端,阴经起源于胸腹腔脏器。
因此针刺的时候:
用泻法的时候——要逆着经络的走向,
用补法的时候——要顺着经络的走向,
知道了顺逆补泻的方法,经气就可以调和了。
调和经气的规律,在于一定要通晓阴阳,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把这些传到后世,以血盟誓,尊敬这些方法的就可以昌盛,怠慢这些方法就会消亡,不遵从阴阳之道而随心所欲,就一定会得遭受夭亡之灾。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
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
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终始,是以经脉为纲领。切按寸口脉和人迎脉,
来测知阴阳的有余或不足,平和与不平和,
这样天道的变化规律也就全部掌握了。
“脉口”即寸口,在手腕桡动脉搏动的地方,就是现在看到的老中医把脉三个指头按下去的部位;
“人迎”——为喉结两侧的颈动脉搏动的地方,是古时诊脉的部位之一。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巳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灵枢·经脉第十》:“雷公问于黄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灵枢·经脉第十》: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阳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大肠手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手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日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藏府之病。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藏府之病。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雷公曰:受业未能明。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耎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 用人迎寸口脉法定病在三阴三阳在内经多出提到,可见是该脉法的重要内容。仲景论广汤液经法的同时,也论广了内经三阴三阳六经辩证的内涵,而回溯内经的人迎寸口脉法辨三阴三阳正好看到仲景没有重点描述的方面。根据上面这一理论,用人迎脉(喉结外侧颈动脉搏动处)和寸口脉(手寸关尺三部脉中,取其最大者)的大小对比来指导临床,人迎和寸口脉大小相一致的,说明阴阳平调。人迎大于寸口一倍的,说明少阳之气太过,从少阳论治。人迎大于寸口两倍的,说明太阳之气太过,从太阳论治。人迎大于寸口三倍的,说明阳明之气太过,从阳明论治。
所谓的“平人”——就是指没有病的人,健康的人,
寸口和人迎的脉象可以
1.与四时变化相应,
2.与人体的上下部位相应并且往来交流,
3.六经的脉象流畅不停顿也不躁动,
4.躯干与肢体的寒热可以相互协调,
5.形体肌肉气血也都是相平衡的,这就叫作“平人”。
《内经》中一连用了五个判断语对什么是“平人”做了界定。
从脉象看,正常的人寸口脉和人迎脉都是平和有力的,但如果气虚了,就不同了:“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气虚的人,寸口、人迎的脉——都虚弱无力,不能充满尺部和寸部。1.像这样的情况,是阴阳都不足——气虚的人阴阳两虚,如果补阳,阴就会衰竭;如果泻阴,阳也会虚脱。2.像这样的情况,可以给予甘味药调和,不可以服用峻猛的药物。3.像这样的情况不可以用灸法,也不能病没好就用泻法,否则就会造成五脏真气败坏。这一篇了不起的地方是——提出了一种两部脉诊断法,也就是人迎脉与寸口脉互相对照诊断的方法,这在现在中医诊断上已经很少了,在看老中医时会经常看到他一会儿把手上的寸口脉,一会儿摸摸颈部的人迎脉。《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诀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人迎脉和寸口脉其实是阴阳对比,
人迎脉在上为阳,寸口脉在下为阴,
如果人迎脉比寸口脉盛大,那就是三阳经有问题;
如果寸口脉比人迎脉盛大,那就是三阴经有问题了。
由于有时候摸人迎脉不太方便我们就跟据《脉法赞》所言,都去寸口诊脉。
人迎气口分阴阳
现在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便很容易分出阳病与阴病: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根据脉搏大小判断病位
下面解释一下何为一盛、二盛、三盛:“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形,代表高高耸起的谷物,其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在哪一经。
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
这么理解的话问题又出现了:人有高低胖瘦之分,针灸取穴所用尺寸的长度因人而异,关前一分的盛数如何因人而异?究竟关前一分多大是标准的一盛大?
这个问题在经典中或许没有答案,带着这个疑问上临床,出过无数种假设,否定了很多想法,最终找到了答案: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
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
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
下面详细说一下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寸口。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
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
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阳明。
以右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厥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太阴。
可以画一个脉形图来表示,每一对中,上为寸下为尺,左为左手脉,右为右手脉。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无论病人将自己的病诉说得多么复杂,只要摸到了这个脉象,再有相应的症状作为判断依据,便可以对病情掌握得很清楚、处方多半可以“一剂知,数剂已”。假设来了个病人,主诉头晕,一摸脉,整体脉弦,并且人迎一盛,初步可以判断为少阳病,就可以按照这个方向进行问诊,可以问是否兼有口苦、胸胁支满等,但见一证便是,就可放胆开小柴胡汤,并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适当加减。
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则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
将人迎气口诊法应用于临床时,疗效会有质的飞跃。
具体说就是这一篇《终始》里记载的: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1.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那么就是足少阳经发病,大一倍而且躁动,就是手少阳经发病了。
2.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二倍,就是足太阳经发病,大二倍而且躁动,就是手太阳经发病。
3.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三倍,就是足阳明经发病;如果大三倍而且躁动,就是手阳明经发病。
4.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脉形大而脉率快,名叫“溢阳”,“溢阳”就是“外格”。
其实两者的比较是有规律的,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二倍、三倍,分别为一阳(少阳经)、二阳(阳明经)、三阳(太阳经)发病,如果大四倍,就是“溢阳”,也就是阳气太满了,溢出来了,“外格”了,
“格”就是格拒、隔离,外格就是阳气太盛了,在外面隔离、阻止住,使体内的阴气不能运行出外面,阴阳之气不相连接,就十分危险了。
这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大引起三阳经发病的情况,
反过来,如果寸口脉比人迎脉大,那么就会使三阴经发病。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
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
关格者与之短期。”
1.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倍,是病在足厥阴经;大于一倍而且躁动是病在手厥阴心包经。
2.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二倍,是病在足少阴经;大于二倍而且躁动是病在手少阴经。
3.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三倍,是病在足太阴经,大于三倍而且躁动是病在手太阴经。
4.寸口脉大于人迎脉四倍,脉形大而脉率快,名叫“溢阴”,“溢阴”就是“内关”,“内关”不通是不治之症。
人迎脉和寸口脉都大于平常四倍以上的,叫作关格,发生关格的人距离死亡就不远了。
总之,寸口脉比人迎脉大引起三阴经发病也是有规律的,
大一倍、二倍、三倍分别引起一阴(厥阴经)、二阴(少阴经)、三阴(太阴经),如果大四倍,就是“溢阴”,也就是阴气太满了,溢出来了,就会“内关”,“关”就好比一扇门,关闭了,内关就是阴气太盛了,关闭了阳气,使阴阳之气不相连接,就无法治疗了。
内关和外格合起来叫“关格”,发生关格的人的生命就不久了,短期内就会死亡。
对于这种情况怎么用针刺治疗呢?本篇提出补泻的方法: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1.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要泻足少阳胆经补足厥阴肝经,泻二分补一分(泻法用两个穴位,补法用一个穴位),每天针刺一次,一定要切脉来试验此时阴阳偏胜的情况,取此二经上的穴位,一直等到脉气调和之后才停止——因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是足少阳胆经发病,胆和肝是表里关系,胆太盛了肝就虚弱,所以要泻胆经补肝经。
2.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二倍,要泻足太阳膀胱经补足少阴肾经,泻二分补一分,每两天针刺一次,一定要切脉来试验此时阴阳偏胜的情况,取此二经上的穴位,一直候到脉气调和之后才停止;
3.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三倍,要泻足阳明胃经补足太阴脾经,泻二分补一分,每天针刺两次,一定要切脉来试验此时阴阳偏胜的情况,取此二经上的穴位,一直候到脉气调和之后才停止。
4.没有说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为什么?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不治之症,没有办法治疗了。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写,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写,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写,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1.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倍,要泻足厥阴肝经补足少阳胆经,补二分泻一分,每天治一次,一定要切脉来试验此时阴阳偏胜的情况,取此二经上的穴位,一直候到脉气冲和流利为止;2.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二倍,要泻足少阴肾经补足太阳膀胱经,补二分泻一分,每两天治一次,一定要切脉来试验此时阴阳偏胜的情况,取此二经上的穴位,一直候到脉气冲和流利为止;
3.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三倍,要泻足太阴脾经补足阳明胃经,补二分泻一分,每天治两次,一定要切脉来试验此时阴阳偏胜的情况,取此二经上的穴位,一直候到脉气冲和流利为止,之所以一天治两次,因为足太阴经主脾胃,水谷之气充盈,所以可以一天治两次。
4.人迎与寸口脉都大于平时三倍以上的时候,叫作阴阳都泛溢,像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开散,就会血脉闭塞,气机壅滞不能运行,邪气闭塞在内,损伤五脏。像这样的情况,如果施以艾灸,就会变生其他的疾病。“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写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针刺的道理,在于气机调和之后就停止,补阴泻阳,就可以音声清朗,耳聪目明,违反这个道理气血运行就会障碍……所以治病一定要先通晓十二经脉所生病证,然后才可以理解“终始”的意义,阴阳不能混乱,虚实不能混淆,要从病证所属经脉取穴治疗。人迎寸口脉针法详解
一、适应症自我修复能力(自愈力)是人体健康的保障,人体生病不外两大因素,一是暴发的强力外部因素(创伤、烧伤等)超出了自愈能力,二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自我修复能力降低。治疗疾病的方法不外“通”、“调”,而调动和提高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自愈力)才是治疗的关键。人们都知道医生的天职是治病,其实,治愈疾病是功劳并不是医生,更主要是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医术的高低其实很大程度上说是医生调动人体自愈力能力的大小。《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人迎寸口脉针法调理人体阴阳(表里)平衡,促进大环境(内环境)的稳定,快速提高人体自愈能力,从而加速疾病的痊愈。所以,人迎寸口脉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并非以治疗某症某病为适应症,只要是人迎寸口脉不平(力度大小不相等),无论什么病均可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进行调治,其他方法难以取效的疑难病症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调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而且,人迎寸口脉针法与其他针法及用药完全兼容(无任何副反应),能大大增强其他针灸治疗(往往多重于“通”)或药物的治疗效果,人迎寸口脉针法是进一步提高和稳定疗效的一大法宝。也可以这样说,调平人迎寸口脉稳定阴阳大环境是其他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基础,能让其他治疗事半功倍! 但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大家,人迎寸口脉针法适应症广,并不是说人迎寸口脉针法就可以包治百病,很多病除解决“调”的问题外,“通”也非常重要,“通”“调”结合才能更加完美。临床观察,人迎寸口脉针法调理内科杂病相对于疼痛类疾病效果好,这也符合其病理病机,与疼痛类病的多为“不通”是相应的。 总结: 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二、禁忌症
《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禁者,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足,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于阳,则邪复生”。
这是讲的一般针刺治疗禁忌。
针对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禁忌:
《灵枢·终始第九》:“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巳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这是讲阴阳俱不足时,人迎、寸口均摸不到时,不能针刺。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
“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这讲的是人迎或寸口超出三倍(盛)以上,以及人迎和寸均超出三倍(盛)以上的情况下,不能针刺。这个四盛(三盛以上)超出常规,危重患者才能摸得到,临床上一般摸不到这种脉(只有你十分熟悉了一、二、三盛,才能一摸即知非“正常”的四盛),一旦摸过一次,你将终生不忘。
总结:
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三、如何确定病经及其补泻?
一、定经(确定病变经脉):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这里讲的是人迎倍于寸口定病变经脉的情况。“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
这里讲的是寸口倍于人迎定病变经脉的情况。
《灵枢·终始第九》: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这是《灵枢·终始第九》中讲的人迎盛于寸口及寸口盛于人迎的情况下分别代表哪条经脉的病变。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中用的“倍”,《灵枢·终始第九》中用的是“盛”,“倍”“盛”两个字都一个意思,代表区别人迎与寸口力度大小的度。
二、经脉的补泻:
《灵枢·终始第九》: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 这段讲的是人迎盛于寸口时补泻的经脉、穴位数、针次频率及何时起针。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这段则讲的是寸口盛于人迎补泻的经脉、穴位数、针次频率及何时起针。
请大家注意这句:“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这就是古人写文章的高妙之处,害怕我们理解不了这个“日一取之”、“二日一取之”及“日二取之”这个规定怎么来的,提醒我们一句“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就是说太阴、阳明之所以“日二取之”(一天扎两次针),是因为太阴、阳明“大富于谷气”,它们是多气多血之经,所以一天扎两次,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我们,一天扎一次、两天扎一次及一天扎两次这个规定是根据经脉气血多少来决定的。《内经》中类似的提醒还很多,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啊!
总结:
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
四、人迎寸口脉补泻使用什么穴位?
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几千年啊,到今天也没有几人把这个问题弄明白,针灸大家甚至泰斗级大师也不一定都明白。其实,《黄帝内经》中早已明确告诉我们,只是大家没有注意罢了。《灵枢·禁服第四十八》:“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 ,大家好好理解一下就明白了。何为“荥”、“输”?《灵枢·本输第一》中讲的非常透彻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此处的“荥”、“输”,代指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如果你硬要说取“荥”穴、“输”穴,也不错。
有的针灸大师认为人迎寸口脉针法取穴应该是原穴,对吗?他的理由是原穴出自《灵枢》的第一篇《九针十二穴》,原穴非常重要,人迎寸口脉针法又是内经中最重要的针法,不应该取原穴还取什么穴呢?试问,每条经脉原穴只有一个,而阳经的补泻需要取两个穴位,难道阳经有两个原穴?这种说法主观性太强,其正确性不攻自破!
何况“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已经说得太清楚不过了,只有把五输穴完全弄明白了,才能实施“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大数”)。这不是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人迎寸口脉针法取穴是五输穴吗!
所以,人迎寸口脉针法是选用五输穴进行补泻。
五、每侧穴位数
人迎寸口脉针法进行补泻的穴位数为三个(单侧),即:阴经一个,阳经二个(无论是补或是泻,均是这个规律)。
大家看到某人按人迎寸口脉针法理论扎针,如果阴经取了两个穴位或阳经只取了一个穴位,一定错了,其他都不用再看了!
六、人迎寸口脉补泻的先后顺序
补泻先后顺序及操作
《黄帝内经》关于补泻的经文:
《灵枢·终始第九》:“补泻一方实,深取之,希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深刺之,诸痛者其脉皆实”。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重则为补,轻则为泻,虽有分寸,得气即止。泻曰迎之,迎之,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扬出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排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真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能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无后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灵枢·终始第九》: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先说的是阴盛阳虚的情况,先补阳后泻阴,最后达到“和”(气和脉平)的状态。再说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阳,最后达到“和”(气和脉平)的状态
所以,人迎寸口脉针法补泻的先后顺序是:先补后泻。
八、鉴别“盛”、“倍”、“躁脉”三大回环的技巧
为了加深大家对判断几盛(或几倍)的直观理解,如果你有心还会从中意外收获大量的宝贝!
十二经脉循环分为(阴阳)表里两经之间的小循环和十二经脉流注(实为包括任脉督脉在内的十四经脉)的大循环。
小循环: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
大循环流注次序:(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督-任-)肺。
大循环又可分为三大回环: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分别从胸腹经躯干、四肢再回到胸腹。
人迎和寸口诊脉部位分别位于第一回环的手太阴(肺)经(寸口)和足阳明(胃)经(人迎)上(相当于把信号接收器安装在一环路,一环路如果出现问题,接收的信号最强),如果第一回环中的肺、大肠、胃、脾经出现虚实不平衡的问题,就会表现为三盛(“盛”与“倍”同义)。那么,如果二环路(第二回环:心、小肠、膀胱、肾经)出现虚实不平衡状况就会在人迎寸口脉上表现为二盛,而离信号接收器最远的三环路(第三回环:心包、三焦、胆、肝经)出现虚实不平衡状况就会在人迎寸口脉上表现为一盛(信号弱嘛)。比较出一、二、三盛后就可定下是哪一环哪一经出现问题及其虚实,如人迎盛表示足部的阳经实阴经虚,寸口盛则表示足部的阴经实而阳经虚。
如果盛的基础上带“躁”,则表示为相应的手上经脉的虚实。
下面这个图可为大家的理解提供极大的帮助:
这个图很有意思,如果你是个有心人,慢慢玩味这个图会发现很多奇妙的东西!
九、判定人迎寸口脉疗效的标准
本节我们会用比较长的篇幅进行细解,因为本节所涉及的概念和道理对于针刺治疗来说实在太为重要太为关键了。 大家都知道,判断疗效的标准不是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么?其实不然,患者的主诉是主观的,时有假象。还有更为客观的判断标准:脉象!来看《内经》里的相关论述吧。《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刺治疗时如果没有“气至”,就应继续行针治疗,不管行针或针刺的次数。“气至”了就要起针,不要再留针行针。《灵枢·终始第九》: “气和乃止”。气、脉调平了就起针(停止针刺)。“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这段经文非常经典,是否正确理解,对针刺治疗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的“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经典名句被众多医家引用,但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气至”,大家认为“气至”就是扎针行针过程中酸麻胀热等针感传导至有症状的部位,只要“气至病所”就会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这样的理解表面看很有道理,其实完全错误。那么,什么才是“气至”呢?《内经》里讲得非常明白,《灵枢·终始第九》对什么是“气至而有效”回答得非常清楚:“所谓气至而有效者。。。。。。补则实、泻则虚”,通过针刺治疗把虚的补上去,把实的降下来,达到“气和”,“已补而实,已泻而虚”就是说明“气至”了。“气和乃止”、“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了就要起针。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气至”了呢?通过诊脉!“气至”就是“已补而实,已泻而虚”,达到“补则实、泻则虚”这个标准后的脉象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先来看“泻则虚”,“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泻是把实泻下来(通过泻由实转虚),泻实达标的脉象是怎样一种改变呢?“脉大如其故”,脉管的大小(宽度)还是如故(没有改变,还是那么大),但由“坚”变成了“不坚”,应指的力度由强变弱了。如果应指力度没有改变,仍“坚如其故”,“适虽言故”,虽然当时症状减轻感到舒服了,但“病未去也”,并不是病真正的好转了。“补则实”,“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是把虚的补起来(通过补由虚转实),补实达标的脉象改变,虽“脉大如其故”,脉管的大小(宽度)还是如故(没有改变,还是那么大),但应指的力度由弱变强了,由“不坚”变成了“坚”。假如应指力度没有改变,“坚如其故而不坚”,“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虽然当时感觉轻松舒服了,但病没有真正好转。所以,“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补虚达到目标(转实)了,泻实达到目标(转虚)了,虽然症状当时可能没有随着起针而减轻,但肯定会慢慢好转!“病必衰去”,看古人对用针是多么的自信!《黄帝内经》时代的古人用针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他们有那种底气,并非盲目自信,相反于现代中医的以药为主,那时用药还不能很好的驾驭(整部《黄帝内经》仅记载了十三个比较简单的药方)。“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这才是“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去,明乎若见苍天”的真正含义,朋友,你理解了吗?! 对于这段经文的理解,更应该特别明白的是“脉大如其故”,脉管的大小(指下的宽度)是不变的,补泻后改变的只是应指的力度由“不坚”转为“坚”或由“坚”转为“不坚”。所以,我们诊人迎寸口脉时,一定要注意:比较人迎与寸口部脉动的应指力度,排除脉管大小对诊脉的干扰,而不是对比脉管的大小(宽度)!有人说,根据现代解剖,人迎在颈动脉,寸口在桡动脉,人迎脉肯定大于寸口脉,说这种话的人主观主义思想太严重,说话只凭主观想象,根本没有真正深入临床仔细对比人迎、寸口。如果真正潜心研读《内经》并付诸实践,就会发现古人是多么的严谨,人迎大于寸口的脉象多了去了,古人不欺余也!古人写作使用的是竹简,为了节省用简每每惜字如金,连标点符号都不用,但对“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却不惜笔墨进行反复强调,于此可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性。在《灵枢·终始第九》中紧接着又从另一个层面对“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进行了精当的阐述。“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大凡针刺应该注意,通过“三刺”过程“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这些异常均须通过针刺去清除。首先绝皮浅刺,排除表浅的邪气,再向深刺排除深部的邪气,再通过留针行针则“谷气至”,谷气至了立即起针。“所谓谷气至”,是指通过补由虚转实,通过泻由实转虚了,从脉象的力度的改变可以知道“谷气至”了。(保留了正气)邪气去了,阴与阳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调和,但我们已经知道病会慢慢好转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还是“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通过这段论述让我们知道,“气至”这个概念,实则是“谷气至”的简称,而现代教科书及绝大部分针灸医生所理解的“气至”完全是错误的,那些毫不自知洋洋洒洒引用《内经》名句“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去,明乎若见苍天”是多么大的一个笑话!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患者时,观察疗效的主要标准并不是我们熟知的患者主诉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是是否“已补而实,已泻而虚”,即是否达到脉象的"气至”(脉平)!总结: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起针标准:脉平即止(起针)。十、“人迎”、“寸口”位置及诊脉技巧
人迎
《黄帝内经》关于“人迎”的记载,《灵枢·本输第二》:“任脉之侧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1、《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
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2、《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3、《灵枢·本输第二》: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4、《灵枢·根结第五》: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
5、《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
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6、《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
通过上面的条文我们可以知道:内经里面人迎脉的位置就在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动脉附近,也是三部九侯里面上部地大迎穴的附近,这是内经里面明言的。
“人迎”即喉结旁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动脉博动处(平环状软骨的颈动脉搏动处为人迎脉)。
寸口
寸口,又称气口,《灵枢·经脉第十》:“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每条经脉均有其气口,而人迎寸口脉诊的寸口,特指手太阴肺经的气口,《灵枢·经脉第十》所说: “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也就是手腕内侧手太阴肺经循行所过的脉动处。
1、《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
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
2、《灵枢·终始第九》: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府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藏气坏矣。
3、《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4、《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雷公曰:愿闻为工。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徽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5、《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
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
6、《素问·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7、《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
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8、《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由上面经文我们可以知道,人迎寸口诊法在内经里面是用来定阴阳表里的,人迎主阳,主外,寸口主阴,主内;又有就是定病进病减,人体阴阳气血水平和病情的顺逆。这一点,如果跟太阴寸口脉法混为一谈,又混乱了,太阴寸口脉法是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门,左阴右阳的。
“寸口”即桡骨茎突尺侧的桡动脉博动处(平桡骨茎突的桡动脉搏动处为寸口脉)。
诊人迎寸口脉的体位与手法:
1、体位:患者静息仰卧或坐位均可(仰卧位最为舒适方便)。注意:头微微后仰,尽量自然放松颈部,既不能前屈(导致摸不到颈动脉搏动)也不能过度后仰(病人会非常难受)。
2、手法:比较人迎、寸口部脉动力度以一指法最为简单而准确,患者的舒适度也最好。与传统的寸口脉诊需要诊察寸关尺三部情况不同,人迎寸口脉仅需比较“人迎”、“寸口”部的力度,无需使用三指进行揣摸对比,仅以一指进行感觉对比即可。一指对比不但能让患者更为舒适,而且干扰更小,对比更客观准确。指目(指尖与指腹之间的部位)部位的敏感度最高(特别是拇指的指目),所以,最好后双手的拇指指目去感受同侧的人迎、寸口的脉动力度并进行对比(如熟练把握后用其他指目进行对比也没有问题)。诊人迎寸口脉时,医者最好站在诊脉的同侧,如果十分熟练的情况下,站在对侧也不无不可。
注意:人迎、寸口一定是同侧对比!
如何鉴别几盛
一盛:能感觉到人迎与寸口博动力度有区别;
三盛:人迎与寸口力度相差极大,以至于搭上强的一边后弱的一边似有似无,几乎感觉不到弱的一边;
二盛:介于一盛与二盛之间。
十一、“燥脉”特征
如何辨析脉躁
学人迎寸口脉针法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如何把握“躁”脉。
“躁”脉严格说来,应该叫做脉“躁”,指脉有“躁”象或“躁”感。要说对脉“躁”研究最深把握最好的非当代心理脉法大家寿小云老师莫属。
紧盯“躁”字肯定理解比较困难,我们不妨从它的反义字“静”字入手,一下就解决问题了。“静”,安静、平静、平稳之意,其反义的“躁”自然有躁动、躁急、焦躁不安之意。脉“静”表现为平稳,而脉“躁”就是不平稳了。我们所摸到患者的脉象,虽然有浮、沉、迟、数、滑、涩等象,但不会有时大时小时起时伏之象,这就是“静”,反之失去了这种平静之象就是“躁”。
我们疼痛医生临床接触的病人脉“躁”的确少见,外感病人中表现为脉“躁”的相对较多。指下脉“躁”之感只有临床去感受,要讲出来确实不易,即使讲得听得再清楚明白,也会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之感。其实脉“躁”非常好辨别,如果有老师临床带教,手把手摸过一次,就会终生不忘。
通过反复临床验证,“躁”脉有如下几个特征:
1、脉率较快(又非数脉之数),有急躁之感(如静心诊脉甚至会感染医者情绪而致医者心中烦躁之感);
2、脉不平稳,时大时小,时有时无,时起时伏,如风吹湖面微波起伏;
3、按“躁”调脉后,“躁”象变“静”。
十二、补泻如何操作?
补:闭神透皮,呼气徐入,入针宜浅,留针候气,吸气疾出,按闭针孔。体现一个“静”(静才能养住气,使气聚于针下,如此则可使穴位所在经脉气血充实而达到补则实的效果)。
泻:透皮待针,吸气疾入,入针宜深,吸转呼松,摇针徐出,不闭针孔。体现一个“动”(使壅滞的气动起来,如此则可使穴位所在的经脉气血通畅而达到泻则虚的效果)。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针刺治疗频率
人迎或寸口一盛(少阳或厥阴):每日一次;
人迎或寸口二盛(太阳或少阴):二日一次;
人迎或寸口三盛(阳明或太阴):一日二次。
几个注意点:
1、 补法时入针前“闭神”:“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2、 诊脉、针刺“一其神”:
《灵枢·终始第九》:“深居静处,与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不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3、 耐心候气,气和即止:
入针后再诊人迎寸口,有的患者立时即平,但有的患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平。本人实践过程中,最快者针入即平,慢者2、3个小时也不平。“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这就是起针原则,立时脉平立时起针。短时间内脉不能平者,需要耐心等候气至,等候过程中可以行针(补的针可以静候,泻的针在吸气时轻轻转针即可),待脉平后方可起针。
4、 针刺深度:
总的来说,补的宜“浅刺之”,泻的宜“深刺之”。也有技巧,入针后握针不要太紧,针入到一定程度后会有一定的抵抗感(象刺到吹起的气球上的感受),这时即可停止进针。
5、 勿需针感:
针刺过程中无需特意找寻针感追求“得气”,疗效与针感无对应关系,扎针越没有针感病人越容易接受和坚持。
6、 针具精细:
细针比较好,针感轻痛苦小,患者更容易接受(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我使用的针最粗1.0mm,最细0.12mm,均能把脉调平,粗、细针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7、 补泻时对呼吸的观察是指患者的呼和吸。
8、 扎针均为“正指直剌”。
以上是《内经》中最为朴实简单的补泻,并不象很多针家所宣扬的那么神秘高深。十三、如何取穴才能四两拨千斤?
我们都知道了,人迎寸口脉针法取五输穴进行补泻,到底如何取五输穴呢?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岐伯曰: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黄帝曰:诸原安和,以致六输。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黄帝曰:何谓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络血而满者,取之经;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病也”。
有的人取穴死板教条,“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还振振有词取法于《内经》,这完全是对《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这篇经文段章取义。本篇经文实为阐述“五变”到“五输”再到“五病”的推演过程,从“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五变主五输,推导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络血而满者,取之经;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病也”五输主五病这个结论。针刺的取五输穴的法则并不是死板的“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而是“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络血而满者,取之经;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在脏腑者,取井穴;“病变于色者,取之荥”,与颜色变化相关的病,如皮肤发红、发黄、发白等可取荥穴;“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情一会轻一会重者,取输穴;“病变于音,络血而满者,取之经”,与声音改变相关或络脉瘀阻过度充盈的病,如失音、声音嘶哑、哮鸣等,取经穴;“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病在于胃或因饮食不节而生病者,取合穴。
按照这样的取穴原则,取单个穴位治疗时比较方便、准确,但在实施人迎寸口脉针法“二泻一补”、“二补一泻”需要同时取两个穴位时则感到难以取舍,显得比较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更为简单高效的取穴方法能够“四两拨千斤”呢?有!下面就详细说说这种至简而高效的取穴方法。
整部《黄帝内经》讲的就是自然大道,天人合一,我们这套取穴方法就是按照自然规律来设计的,通过反复实践验证,确实简单高效(其实,也并非我们自创,《黄帝内经》中有这个原理的论述,有机会再抽时间与大家一起探讨吧)。
人迎寸口脉针法调整的是人体十二经脉中相表里(阴阳)两经之间“小循环”的平衡,以“小循环”的平衡带动“大循环”平衡,进而影响到整个人体恢复正常平衡状态。表里两经之间通过在胸腹的“络属”及在手足的络穴构成一个“循环”(相对于十二经脉流注的“大循环”而言,此为“小循环”),我们可以把这个“环”看着是由“络属”和络穴连接起来的阴阳两个半圆形的鱼缸,补、泻分别代表向鱼缸内加水和从鱼缸向外放水。按照自然规律,向鱼缸内加水是从上加容易还是从下加容易?当然是从上往里容易!从鱼缸向外放水是从上放容易还是从下放水容易呢?当然是从下放水容易!
那么,怎样取穴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当然是:补高泻低!
注:近肘、膝为高,近四末为低。
十四、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疗程
《黄帝内经》中治病的难易及疗程观:
《灵枢·寿夭刚柔第六》:“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气之病先后,外内之应奈何?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黄帝曰:刺之奈何?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黄帝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应也”。
古人已经明确认识到治病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所有病都一、二次,二、三次治好,不同的情况疗程是不一样的。“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大概疗程就按照这个公式进行计算。但治病有难易,疗程有长短,“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形体病未入脏者,在上述公式计算基础上减一半的时间。脏先病而后感受外邪致形体生病者,难治,其疗程在上述公式计算基础上再增加一倍的时间。
对人迎寸口脉针法来说,并没有严格的疗程规定,只要人迎寸口脉不平,就可以继续调脉!
十五、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必须明白的两个问题
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这两问题必须明白,否则会被笑话!
一、手少阴经脉没有穴位: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俞,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
黄帝曰:少阴独无俞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
结论:
涉及取手少阴心经五输穴进行补泻时,以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代之。
二、六条阳经五输穴中经穴的选择: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曰:诸原安和,以致六输。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结论:
六条阳经的原穴与经穴功效相同,可任选其一进行补泻。 (五条阴经的原穴与输穴是重合的)。
人迎寸口脉的几个具体临床问题
一、人迎寸口脉针法是调一边还是两边都调?有两边不一样的情况吗?如果两边不一样该怎么办?
诊人迎寸口脉一定是同侧人迎寸口进行对比,哪侧有问题调哪侧,两侧有问题分别同时调。两侧有都不平的情况很多,而且可能两边不一定是同样,甚至有两侧相反的情况(如左侧人迎一盛而右侧寸口一盛),无论什么情况,均按其实际盛虚情况分别同时调。
二、调经治疗后“一盛”“二盛”“三盛”发生变化了应该如何处理?
以当时诊查的人迎寸口脉情况进行补泻治疗。
三、多条经脉有虚实的情况下,人迎寸口脉会有什么表现?怎么处理?
多条经脉有虚实变化,临床症状比较复杂,我们诊人迎寸口脉是把握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后的综合情况,所以,只需按照当时所诊出的人迎寸口脉盛虚情况进行补泻即可。
更多临床问题等待您去发现、研究和解决……
十、病案选录
头痛(施传成医案)
男性患者徐某,28岁。7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头痛,乏力,在某医院诊断为“感冒”,给予口服西药及输液治疗,乏力有所好转,头痛依旧,遂来诊。诉头痛为持续性钝痛,见强光、闪光时加重,如看电视及室外强光处头痛加重。余未查见阳性体征。
人迎寸口脉诊:人迎一盛于寸口,病在足少阳。
治疗: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二泻一补,选穴为泻:侠溪、足临泣,补:曲泉。毫针3支刺入,行补泻二遍脉平起针后,患者头痛已消失,嘱其到室外见强光及病房看电视后回访,已无不适。第二日复诊,完全康复。
陈姓女患者,20岁。严重痛经,几乎处理休克状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头发衣服湿透,被其父背来放在病床,呕吐不止(呕吐时连转头的力量也没有,需要其母帮助)。脉诊:(双侧)人迎一盛于寸口,病在足少阳。治则:泻胆补肝,二泻一补,先补后泻。选穴:右侧补曲泉,泻足临泣、侠溪;左侧补太冲,泻足临泣、侠溪。选针:0.3毫米毫针每侧3针,共6支。先补后泻入针,约3分钟,右侧脉平气至,出针,疼痛减轻。左侧未平,再行针两次仍未平,将补太冲的一针换为补曲泉,再诊人迎寸口已平,患者疼痛消失,面色转红润,自行下床行走回家。第二天回访,针后一直无痛,连续调人迎寸口脉7天后,至今未再患。
“一盛少阳之气太过,少阳胆火扰心,就会出现失眠多梦,这时候就可以用黄连温胆汤降胆火。二盛膀胱之气太过,气机逆于膀胱经,就会出现腰背、肩膀、脖子不舒服,这时候可以用桂附地黄丸或者济生肾气丸降逆补肾,使得肾气充盛,行其封藏之职,则膀胱逆气可平。三盛胃气不降,中焦不转,就会出现胃胀、胃痛,打嗝返酸等症状,这时候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来运转中焦,使得胃气能下降,逆气能平”。
到此人迎寸口脉针法基本讲解完毕,是不是还觉得一头雾水难以记住?下面我再给大家梳理一下,就会豁然开朗,人迎寸口脉针法原来如此简单!
一、适应症:
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二、禁忌症:
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三、如何定病变及补泻经脉:
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
四、补泻穴位:
五输穴。
五、每侧穴位数:
阴经一个,阳经二个。
六、补泻的先后顺序:
先补后泻。
七、判定人迎寸口脉疗效的标准(即判断出针时间):
脉平起针。
八、鉴别“盛”、“倍”、“躁脉”三大回环的技巧
大循环又可分为三大回环: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分别从胸腹经躯干、四肢再回到胸腹。
九、判定人迎寸口脉疗效的标准
收集临床症状→参考各经脉病变“是动病”“是主”部分→确定病变经脉→检查人迎寸口脉的大小→确定病变经脉的虚实。
十、“人迎”、“寸口”位置及诊脉技巧:
位置:“人迎”即喉结旁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动脉博动处(平环状软骨的颈动脉搏动处为人迎脉)。如果喉结不明显,在上边那条较深较粗的横纹婴筋前搏动处。“寸口”即桡骨茎突尺侧的桡动脉博动处(平桡骨茎突的桡动脉搏动处为寸口脉)。
诊脉技巧:
以人迎及寸口处应指力最强的脉位进行力度对比,切忌比较两处脉管大小(宽度)!
鉴别几盛的技巧:
一盛:能感觉到人迎与寸口有区别;
三盛:人迎与寸口力度相差极大,以至于搭上强的一边后弱的一边似有似无,几乎感觉不到弱的一边;
二盛:介于一盛与二盛之间
十一、“躁”脉特征:
1、脉率较快(又非数脉之数),有急躁之感(如静心诊脉甚至会感染医者情绪甚至让医者感到心里烦躁);
2、脉不平稳,时大时小,时有时无,时起时伏,如风吹湖面微波起伏;
3、按“躁”调脉后,“躁”象变“静”。
十二、补泻如何操作?
补:闭神透皮,呼气徐入,入针宜浅,留针候气,吸气疾出,按闭针孔。体现一个“静”(静才能养住气,使气聚于针下,如此则可使穴位所在经脉气血充实而达到补则实的效果)。
泻:透皮待针,吸气疾入,入针宜深,吸转呼松,摇针徐出,不闭针孔。体现一个“动”(使壅滞的气动起来,如此则可使穴位所在的经脉气血通畅而达到泻则虚的效果)。
十三、如何取穴才能四两拨千斤?
补高泻低!(近肘、膝为高,近四末为低)。十四、疗程
有症状、人迎寸口脉不平即应继续治疗。
十五、两个关键问题:
涉及取手少阴心经五输穴进行补泻时,以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代之。
六条阳经的原穴与经穴功效相同,可任选其一进行补泻。
再简化一下:
接诊病人第一步:
排除平脉及禁针情况,即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四盛)者,禁针。
第二步:
定经:如果症状单纯,可归于一经,以症状定经,再比较人迎寸口以确定其虚实;症状复杂者,以人迎寸口几盛定病变及补泻经脉。
第三步:
取穴及扎针:补高泻低,阴经一个,阳经两个;
第四步:
脉平起针!
OK,就这么简单!
反复阅读我的讲座,把理吃透,然后根据原则扎针,实操几例病人后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速记人迎寸口脉针法
下面这个图表可以速记人迎寸口脉针法。
最后,有几个问题必须说明,这几个问题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人迎寸口脉针法本身,请大家务必加以重视。
一、 人迎寸口脉针法不能包治百病治好所有患者
我们这套人迎寸口脉针法完全忠实和复原于《黄帝内经》,是原汁原味纯正的《黄帝内经》人迎寸口针法。但请大家注意,人迎寸口脉针法调理的是人体(阴阳)表面两经这个“小循环”的平衡,虽然可以通过“小循环”的平衡带动十二经(严格说应该是十四经)“大循环”的平衡进而促进整个人体的平衡恢复。但人体生病内外因素很多,虽然人迎寸口脉针法可为其他治疗创造一个平稳的基础,增强其他疗法的疗效,但不可能所有的病均可通过人迎寸口脉针法治愈,不是说你学习了人迎寸口脉针法就可以天下无敌包治百病,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有人说不要迷信银质针,也有人说不要迷信人迎寸口脉针法,更有人质问:“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颈肩腰腿痛能比得过银质针吗?”,所有这类提问和质疑的人他们心态都存在问题,每个患者或每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和病机均不相同,治法也各异,没有哪种治疗方法可以治愈世界上每一种疾病,硬要把不同治疗原理的方法生拉活扯做疗效对比无异于比较机关枪对大炮哪个更好,无稽之谈!
二、人迎寸口脉针法仅是内经针法完整体系中的一部分
虽然人迎寸口脉针法属于《黄帝内经》中“道”层次的针法,在内经针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仍然只是内经针法完整体系中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的病症如络脉病、经筋病、痹症、脏腑病,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调平阴阳表里平衡基础上还需结合应用相关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会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三、结合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客观评价人迎寸口脉针法临床效果
分享人迎寸口脉针法研究成果,推广人迎寸口脉应用,并不是叫大家放弃其他疗法。相反,人迎寸口脉针法可与任何针法和用药相兼容,让你的治疗如虎添翼。人迎寸口脉针法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当你走入治疗瓶颈、疗效停滞不前或疑难病人无从入手时,尝试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往往可让你柳暗花明出乎意料,对医生对患者无疑都是莫大的幸福。内经针法是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人迎寸口脉针法仅是内经针法体系中的一部分,根据大量临床实践体会,人迎寸口脉针法对内科杂病的疗效更好,颈肩腰腿痛类的疾病有效率相对差些,需同时配合其他“疏通”类针法方显卓效。
后记:
1、为什么要公开秘而不传的人迎寸口脉针法:
如今的针灸江湖乱象丛生,很多打着人迎寸口脉针法或者变着不同名称把玩《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让想学习和了解人迎寸口脉针法的朋友大有无所适从之感,更有甚者拿着古典《内经》中的只言片语去卖钱,如此,人迎寸口脉针法这块珠宝一定会慢慢变味失色,终至“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整理原汁原味的纯正《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为人迎寸口脉针法正本清源势在必行!
3、如何看待其他“人迎寸口脉针法”:
王钊、杜建华老师的人迎寸口脉针法比较贴近《内经》原意,可做重要参考,两位老师虽然自己做的非常好,但由于缺乏诊查手法的“客观量化”标准,学好用好很难。祝华英老师及董久迪、胡宗强老师的“阴阳脉针”已不完全是单纯的人迎寸口脉针法,初学者难以把握。至于王伟老师等用“左人迎,右寸口”(法自王叔和《脉经》所载《脉法赞》)理念指导的人迎寸口脉针法,效果亦佳,虽其“人迎”“寸口”不为《黄帝内经》所载。
推荐阅读
【好书共享】针灸干货书籍PDF版本免费送 (第1期)【好书共享】针灸干货书籍PDF版本免费送 (第2期)【好书共享】针灸干货书籍PDF版本免费送 (第3期)百家争鸣之针灸合辑别抢蒙脱石散了,这个穴位治腹泻1分钟治愈新冠咳嗽不用怕, 手上有一个很灵的止咳点,5分钟见效阳后喉咙痛如刀割?老祖宗留下了几个立竿见影的方法新冠七大酷刑,你中了几招?看针灸如何快速治疗北派针灸绝技——一针治疗各种咽炎咽痛,无需辩证一个专治结节、肌瘤、囊肿、包块的穴位单针独穴治疗子宫肌瘤,妙!关于隐白穴,你不知道的特殊功效董氏针灸治疗心脏病神效不宣之密穴:三才穴价值万金的针灸读书笔记(纯干货)胃病的天罡能量排寒针法排寒针法(一)排寒针法(二)排寒针法(三)遇见肾精不足者:敲敲迎面骨、用用下三皇不可不看:针灸、按摩全息之精髓(全身投影图)合阳穴:治肩背痛如闪电神奇的夜尿点这个针法,专治腰突,效如浮鼓!一针见效治偏瘫(修改版)江湖秘传开人体十二门法在内科急诊中,我应用此穴救急,疗效迅速且安全膝关节疼痛的治疗大法针灸治疗口眼歪斜的深层窍门400个穴位的来龙去脉及其前世今生(上)一眼看穿女性是否有妇科疾患灸法:治疗8种疾病的“不传之秘”治疗乳痈(乳腺炎)的特效一针疗法鬼节谈鬼针——孙真人十三鬼穴施针口诀与手法针灸治疗口眼歪斜的深层窍门治疗久咳不愈的两组腧穴鼻炎的开关—蝶腭神经节!附详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龟鹤针法,专治各种慢性病 (附详细操作,干货满满)谢氏家传针灸治痛绝招一个无比强大但快要失传的方子,上治颈椎,中治腰椎,下治膝盖左长波:一分钟让眼睛变亮的特效穴中医不但可以即时降压,还可以治本,让血压彻底降下来如果大家觉得今天的内容很有价值的话,欢迎点亮右下角“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都能受益中医,感受中医之美~
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学习更多精彩中医课程
免责声明本文及图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更多分享交流,欢迎添加微信:微信号 song1989y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