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十九世纪开埠以来,可谓“海纳百川,五方杂处”,曾一度成为内地中医名家的荟萃之所。而延中绿地区域曾是上海重要的医药集中地。清末民初,中医盛行,一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不约而同到周边区片坐诊济世,服务民众。
张氏世医第11代传人张益君之子张镜人的诊所就在黄陂南路延安路口,是一栋独立的大洋房。
张益君子张镜人诊所就在黄陂南路延安路口
张益君子张镜人诊所就在黄陂南路延安路口,是一栋独立的大洋房。
张益君子张镜人诊所原来就在延中绿地这座桥的位置
张益君子张镜人诊所原来就在延中绿地这座桥的位置
张镜人,1923年出生,名存鉴,字恂簃、景纯,上海市人。为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医大师,全国政协第七、第八届委员,上海市政协第五、第六届常委,民盟第五、第六、第七届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届常委、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原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长、原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
1995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名中医。
2009年5月荣获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国医大师”称号。
历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暨中医气血理论研究室主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顾问等职。
2009年6月14日,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前夕,张镜人教授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86岁。
张镜人
张镜人为张氏世医第11代传人张益君之子。张益君把承传张氏医学世涵一脉的厚望寄托于张镜人身上。张益君让张镜人跟随自己到门诊抄方,采取边临床边读书的方法。1941年起随父侍诊,4年后开始独立应诊,屡起沉疴,就诊病人络绎不绝。张镜人很快崭露头角,20岁即为沪上中医界小有名气的后起之秀。
解放后,张镜人积极投身到新上海的公共医疗事业之中,1954年张镜人毅然关闭自己的私人诊所,关闭的应该就是黄陂南路延安中路口的私人诊所。
张镜人接受了上海市市长陈毅署名委任,担任市卫生局医疗预防处中医科副科长,参与了解放后上海中医药发展的每个重要历史进程,更对上海市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成为沪上中医界加入公共医疗机构的第一人。其后又曾担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副处长,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等职务多年。退休后还被上海市政府委任为市卫生局顾问,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正是由于张镜人的突出业绩,他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为终身教授,同年获首届上海市医学荣誉奖,1995年荣获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称号,1996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奖状。2004年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成立“张镜人首席名老中医工作室”,对张镜人教授的学术经验进行全面整理。张镜人因此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堪称上海现代中医业奠基人”。
张镜人
张镜人家学源远流长,国学功底深厚,少年、青年时期随父张益君学习中医期间,即秉承中医儒医相通、注重文化的传统,在医术日趋精湛的同时,书法、诗词、绘画也齐头并进。每有朋友相会、重要会议、游历祖国名山大川、中医界的盛事佳话、亲情友情师生情,情动于中,有感而发,思绪如潮,涌向笔端,巨构佳篇、自然天成。他的能诗之名也不胫而走,本书是他一生中不同时期写下的诗词结集,文字优美隽永,情感发自肺腑,值得一读。
张镜人诗集
过去在延中绿地的八仙桥区域针灸名医尤为聚集,几乎每隔数家店铺便有一家针灸诊所。上海两大针灸名医陆瘦燕和杨永璇当时就曾设诊于同一条弄堂即恺自尔路112弄内,两诊所间仅两三户之隔。
恺自尔路112弄内的陆瘦燕诊所、杨永璇诊所
陆瘦燕
陆瘦燕(1909~1969年),江苏昆山县人。陆瘦燕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针坛之光”,是“陆瘦燕针灸”的创始人。
陆瘦燕出生于上海市嘉定西门外严庙乡一个针灸医师家庭。其父李培卿,育有6子2女,陆瘦燕排行最小,因出嗣陆门,故改姓为陆,迁居昆山。陆瘦燕幼年精读《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类经》、《针灸大成》等书。少年时随父习医,得其真传,并勤练书法,字体苍劲有力,自成一格。
陆瘦燕18岁即在上海悬壶济世,因针刺沉疴,屡见奇效,求治者络绎不绝,成为一代名医。
1929年定居沪上,陆瘦燕设诊所于八仙桥区片恺自尔路福德里(今金陵中路112弄5号)。
陆瘦燕医师广告
1943年,陆瘦燕与同为中医师的朱汝功结为伉俪。两人最初分开设诊。
50年代由于诊务扩大,陆瘦燕与朱汝功诊所合二为一,重新开业于金陵中路119号,诊室名为“陆瘦燕针灸”,夫妇二人分上、下午分别坐诊。
病患以各类风湿痹症及内科杂病居多,还有一些精神病、麻风病等疑难杂症。在治疗过程中,陆瘦燕吸收了现代隔离消毒方法,率先在私人诊所采用暴露体表部位酒精棉球进行皮肤消毒然后进针的方法,改变了自古沿袭的隔衣进针的操作方法,在业内实属改革之举。由于陆瘦燕夫妇二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慕名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
20世纪50年代,患者在陆瘦燕诊所前排队挂号的盛况
陆瘦燕建国前,曾在沪报上刊载《燕庐医话》,宣传针灸知识;并撰写了《针灸正宗》第一集“中风预防法”、“金针实验录”和第二集“金针心传”、“穴位释义”。
陆瘦燕撰写的《针灸正宗》
1948年陆瘦燕和夫人共同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招收各地学员。并改进针具,创制了“瘦燕式”毫针,制造与人体等大的针灸经络穴位模型,亲自编写了讲义。函授学员遍及国内外,并在东南亚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为针灸医学的开拓和传播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陆瘦燕运用“烧山火”和“透天凉”等传统针刺手法,不断探索针灸的物质基础和生理机制。
1952年、1955年陆瘦燕先后开办过两期三年制针灸学习班,培训针灸人才。此外,为改变当时社会上对针灸技术的偏见,陆瘦燕在上海报刊上开辟《燕庐医话》专栏,宣传针灸知识。同时,整理针灸医籍,结合临床经验,撰写了《针灸正宗》第一集(“中风预防法”、“金针实验录”)和第二集(“金针心传”、“穴道释义”)。
1952年陆瘦燕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
1955年陆瘦燕任第二军医大学及上海市干部疗养院中医顾问。
1958年陆瘦燕历任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主任、针灸系主任、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及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曾当选上海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等。
1959年陆瘦燕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及东欧诸国讲学、会诊及学术交流。著有《经络学图说》、《针刺炙法汇论》等,所编《针灸腧穴图谱》译成外文发行国外。
陆瘦燕撰写的《经络学图说》
建国后,历任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
1952年他抽出部分时间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为名中医服务于国家医疗机构起了先行作用。1953年他被聘为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1958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和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陆瘦燕
1959年,中央卫生部委派他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讲学、会诊,回国后,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陆瘦燕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
1969年4月27日被迫害致死。
1979年2月,平反昭雪。
陆瘦燕开创了针灸实验之先河,还开办了“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习班”,在国内外针灸界颇具影响。“陆瘦燕针灸疗法”已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陆瘦燕蜚声海上,曾被香港《大公报》封为“针灸大王”。
杨永璇被比作“医林孺子牛”,是“杨氏针灸”的创始人。两派针法各有特色,均蜚声沪上。
杨永璇(1901~1981) 南汇人,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针灸大师。
杨永璇(1901~1981) 南汇人,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针灸大师。
杨永璇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了非常好的传统教育。17岁受业于浦东川沙唐家花园针灸名医王诵愚先生门下。白天随师侍诊,晚上则听课受教,悉心钻研中医经典。3年下来,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悉数掌握。因为针灸费用低,疗效佳,比较适合穷人,因此杨永璇对针灸的学习特别注重,不断深入钻研,他出师时不仅用药纯熟,而且针灸水平特别高。
1921年杨永璇返回周浦以“针灸疯科方脉”悬壶应诊,为了方便病人就医,他先后在上海董家渡、浦东、三林塘等地设立分诊,定期巡诊,是上海杨氏针灸疯科流派创始人。
1937年杨永璇迁居市区名医云集的上海八仙桥区片行医,当时,很多底层的老百姓以拉黄包车为生,由于体力透支过大,加上营养不良,因此一种名为“软脚风”的疾病盛行。为了解除这些人的痛苦,杨永璇专门进行了研究,找到针灸治疗的方法,而且免费施治。因潜心研究并治愈了当时困扰附近居民的顽症“软脚风”而名声鹊起。
杨永璇为病孩打金针
杨永璇诊病周详,能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或以针刺为主,或针药并用,或多用中药,内外兼治。针灸手法灵活多变,刺罐结合,擅治风瘫痹症。
因其医术高超,慕名求医者踵接,日达数百人次。尽管病人众多,但杨永璇对每一位就诊者都非常细致用心,还特设济贫号免费为穷苦人施诊给药,颇有医名。
杨永璇在经络方面的造诣非常高。他认为,经络是中医重要的基础,如果不懂经络,是学不好中医的。他常常说:“中医不懂经络,开口动手便会错。”
杨氏针灸法
当时的上海,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不仅中医竞争激烈,而且也受到西医的强烈冲击,但杨永璇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凭着高超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在上海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几年之后,他与陆瘦燕、石筱山并立,被称为“上海三良医”。
杨氏针灸法
杨永璇曾以针刺为京剧大师周信芳医治喉疾,并加以润喉之汤药,使其痊愈。在长期治疗接触中,周信芳十分欣赏杨永旋的为人,两人结成莫逆之交。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人才十分匮乏,1954年起杨永璇毅然放弃私人诊所,首批参加国家医院工作,先后任上海市中医门诊部特约医师,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副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
杨永璇为病人扎针
杨永璇不仅针灸水平极高,而且善于创造革新。他自己画图设计,制作了火罐套装;研制出可以防烫伤和防漏气的面饼,开上海风气之先,同行中人争相效仿,后来成为标配。
杨永璇先后著有《针灸治验录》《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针刺配合药物治疗58例类中风》《絮刺火罐疗法治脊椎肥大症》等著作。其中,《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一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作用。非常适合中医师、中医爱好者和患有中风偏瘫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学习。
1955年杨永璇荣获上海市先进卫生工作者,并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受到陈毅市长的嘉奖与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解放日报刊登杨永璇感人事迹
杨永璇毕生致力于中医针灸事业60年,医术极为高明,擅治中风偏瘫、麻痹症、急性扭伤、丹毒、痛风、麻风和脊椎肥大等顽痹痼疾。他将中医针灸进行了改进,创立了“杨氏针灸”,成为现代上海地区重要的中医学术流派。2011年,“杨氏针灸法”被列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培养中医针灸人才作出了贡献。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曾作诗评价杨永璇:“杨公医德世难求,堪作医林孺子牛”。
石筱山(1904—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中国医学界著名的骨科专家,江苏无锡人。
石氏伤科自其创始人石兰亭(石仰山曾祖父)悬壶济世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发展历史,至第三代传承人石筱山、石幼山,石氏伤科已名震沪上,有了“江南伤科第一家”的美誉。石筱山早年学医于上海神州中医专门学校,后随父从医,在继承家传治伤经验基础上,加上自己努力钻研,技术愈加精进,渐至炉火纯青。他又从偏治外伤进而善治内伤,兼理针外科,是以声名大噪,创石氏伤科一大流派。
石筱山
1929年起与胞弟石幼山先生共设诊所。石筱山的私人诊所,最初设在上海南市大东门外复兴东路附近的新新街。抗战之前,这一带属于华界,周围住户多为码头、搬运、建筑和人力车工人。他们终年臍手脈足,筋骨损伤的事故特别多。石筱山的治疗,使他们解除痛苦,重获健康。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石筱山的名气不胫而走,成了城乡老少皆知的伤科名医。据说,当时即使随便问起,连三轮车夫也会把你送到石氏伤科诊所。
连云路五福里石筱山诊所
1937年淞沪抗战开始后,石筱山的诊所迁至当时的法租界吕宋路(今连云路)五福里的弄堂里面,病人仍然很多,其中还有来自四乡的农民。当时诊所内医生和职工有十余人,多 系石氏族人。门诊无固定时间,往往从太阳出来看到万家灯火。诊所除看病外,也配制、出售部分成药及外用药,予病人以方便。
连云路31弄五福里,石库门里弄砖木二层,建于1925年,石晓山诊所。
1952年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特约医师。
1956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后任伤科教研组主任,兼附属龙华医院伤科主任。此外,石筱山还担任上海市卫生局伤科顾问,上海第一医学院伤科顾问,华东医学院伤科顾问,中华医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兼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石筱山对正骨复位手法的运用独具匠心,精通摸、接、端、提、按、摩、推、拿8法,做到“肌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能以纯熟的技巧使损伤的骨节、肌肉、筋络,离者合,斜者正,陷者起,突者平。内外兼治、动静结合、整体与局部相关联而又重在内治固本的医疗特色。
石筱山遗像
石筱山不仅医术精湛独到,而且医德高尚,深明大义。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即毅然把祖传三代的石氏伤科的秘籍——包括所有的方剂与医技——完整地献给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