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针灸,最难的部分是针刺手法,而针刺手法的核心是补泻。为什么这部分内容难学?原因是补泻手法不容易理解,我们掌握不了其中的原理,在临床中只是盲目去进行手法的操作,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是补,那样做是泻,所以,补泻手法的原理对于我们学习针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今天,笔者再次看倪海夏讲补泻手法时的视频,终于悟到了其中的原理,并想到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即可让人马上理解补泻原理,所以在这里分享给有缘人。
倪海厦说,最基本的补泻手法就是“留豆许”,其实就是针刺得气后针的位置变动导致的补泻,说它是最基本的补泻手法,是因为这个手法非常简单,下针之后,经过左右捻转,患者出现了得气感,此时,我们将针往下再进“豆许”,这就是泻,如果将针往上提“豆许”,这就是补。这个针刺补泻手法是最简单的,不需要复杂的操作,但是越简单的东西,其背后的内涵越多,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了这个手法背后的机理,也就能够理解那些复杂的补泻手法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得气后再进针少许就是泻,再出针少许就是补呢?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思考了已经有两年的时间,直到今天再次看倪师的视频时,我注意到倪师说的原理是:当我们针刺得气之后,患者的气呢会在针尖的地方聚集,此时如果针再进少许的话,就相当于把气往下推,气会往下走,这就像我们要将一盆水泄掉,那就把水盆下面的塞子打开,水就会往下走一样,我们所谓的泻,就是让气往下走。在这里,倪师只讲了泻的原理,虽然讲得非常形象,但我们一般人还是理解不了,为什么这样做就能把气给泻掉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借用倪海厦老师的一句话,中医就是物理医学,如果站在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针刺的补泻就变得简单、容易理解了。这里,笔者打个比方,或者说,我们在脑子里面建立这样的一个模型,经络就像一条小河,穴位就像是这条小河上的一个小蓄水池,此时,我们下针之后,身体会调动气血到这个蓄水池,这个蓄水池中的水会急剧增加,此时,如果我们将针往里再推一点,相当于在这个蓄水池的下方打了一个洞,水就会沿着这个洞流到别的地方去,那么,这个蓄水池的水会慢慢变少,而这个蓄水池所在的小河的水也变少了,这就达到了“泻”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谓的泻,只是泻该穴位和穴位所在的经络以及相对应的脏腑的气。
同理,如果我们将针往上提了一点,将空间留给了气,此时,相当于蓄水池中的水增加了,同时,水又没有流向别的地方,那么,该蓄水池和它所在的小河,水量就增加了,这就是补法。这里,有个关键问题,针往下推真的可以将气导到穴位之外吗?答案是肯定的。上面笔者之所以拿小河、蓄水池来比喻,是因为古代就是这样认识经络的,但实际上,用河流、湖泊并不确切,如果换成是现代的名词更准确,比如,经络就像一条走热气的管道,穴位就是这个管道的中继站,比经络稍粗,我们可以想象成一个气球,针刺得气,就相当于我们将热气引到这个中继站处,如果此时将针再进豆许,就会将这个气球扎破,热气就会沿着破洞流出,如果将针往上提豆许,此时,针身都在气球内,虽然皮肤处的气球被戳破,但是里面的气球是完好的,所以,最终气球内的气是增多的。
如果结合补泻的另一个动作更能证明我说的模型是对的,那就是出针,出针后立即按住针孔是补,将针孔摇大是泻,这不就是跟气球放气时的情形一样吗?同时,传统的提插补泻也是一样的道理,而捻转补泻和迎随补泻则涉及到气流动的速度,顺经络可以加速气地运行,所以为补,逆经络可以降低气运行的速度,所以为泻。
总之,我们在脑中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中医的“意”,所谓,医者,意也,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知道了针刺补泻的原理之后,在实际操作中,就能够做到补泻有度、游刃有余,进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好了朋友们,本期的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我是崔占举,关注我,学习更多中医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