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补泻之我见
沈特立
(上海电力医院,上海,200050)
东贵荣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资助项目编号:ZYSNXD-CC-MZY005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针刺手法中捻转补泻的历史文献,提出捻转补泻的关键,是持针手型决定的三维运动。捻转细分左右、男女、手足等,即忽略了捻转手法必然带有提插动作的立体效应。捻转补泻的实质,仍不离《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的提插补泻原则。
【关键词】针刺手法;捻转;补泻
捻转补泻手法是针灸两大基本补泻手法之一,是临床最基本的针刺手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发展成熟于金元时期。历史上各流派理论论述和理解上存在差异,捻转补泻的效应是否存在,补泻的方向、角度、力度、频率、作用力积累时间、刺激量与捻转操作的对应关系,有效刺激量等等,历来众说纷纭。[1-3]目前国内外针灸临床研究轻视手法,甚至否定手法的存在,或仅仅以刺激量大小区分补泻,直接影响到针灸疗效。为了能更好地继承古代针刺方法,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1.古代文献回顾
《灵枢·官能篇》:“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素问·八正神明论》:“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
有人认为[4]《灵枢》和《素问》两篇中所指的“方”“员”,既包括多种含义,也有一定所指。其一,“方”有“正”的含义,而“员”有“活”的含义。其二,“方”“员”是指《易经》中的《洛书》和《河图》。中医古典多有借《易经》言医的传统。但终究只是讨论了针刺时应做“转针”“微旋”等动作,但捻转补泻并未以方向区分,而是以轻微的转动并向下推按为补,较大的转动促使气行为泻。如《灵枢·官能》:泻法用“切而转之”,补法用“微旋而徐推之”。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要决定事物的上下左右必须“移光定位”。南北上下方位不同,则旋转方向也会改变,从而使“左旋”“右旋”的施转方向正好相反。按“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的理论来理解旋转,“左旋”和“右旋”代表了一定的补泻含义。人负阴而抱阳,面南而立,太阳从左至右而动,故曰天道左旋。天道左旋,针法为天,故左旋为补,从施术者看,左转看上去是顺时针的。地道右旋,为泻,逆时针。
元代窦汉卿在《内经》捻转补泻的基础上,《针经指南》首次把捻转补泻技术规范到具体操作中,他明确指出:“问:捻针之法有左有右,何谓之左?何谓之右?答曰:以大指次指相合, 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记乎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标幽赋》:“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更进一步说明窦氏补泻并非单纯捻转,实为配合提插的复式手法。
至明代杨继州《针灸大成》指出:“左转顺阳为之补;右转逆阳为之泻。”《针灸大成》说“补针左转大指努出,泻针右转大指收入”。就是说左捻针,即拇指向前,次指向后为补;右捻针,即拇指向后.次指向前为泻。
陈会《神应经》根据人体左右侧不同捻转方法亦有不同,提出以医生的左右手分别用于病人的对侧穴位的捻针来分补泻,如针左侧穴位,针体右转为补法,左转为泻法,左右恰好相反。
《金针赋》中所述:“补泻之法,妙在呼吸手指。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呼之为泻。左与右各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
李梴《医学入门》:“病者左手阳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呼之为随(补),午后又以大指退后为随,每与午前相反。病者左手阴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为随,前进……为迎(泻)。……男午前皆然,午后与女人反之……”。李梴认为人体经脉上下一贯,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左与右不同,胸与背有异,男女上下,凭腰分之。李氏的捻转补泻法与陈会相比,增加了男女,手足阴阳经和午前午后的不同,并结合了呼吸补泻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补泻方法。
看起来李梴与陈会在同样使用右手针患者左侧时,出现了补泻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其实是李梴所分更细,并且只右手持针面北而与患者相对之故。[4]
汪机以周天之左右升降为依据论补泻,即:顺经而转,随济其不足为补;逆经而转,迎夺其有余为泻。如《针灸问对》认为:“古人同针,但日转日动而已,并无所谓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即将十四经分为二组:手三阴、足三阳、督脉为远心下行组,左转为补右转为泻:手三阳、足三阴、任脉为向心上行组,右转为补,左转为泻,其原则是顺经转针为补,逆经转针为泻。汪机虽然激烈反对捻针分男女左右和上下午不同的方法,但他自己的捻转补泻手法仍未能脱离经脉循行上下顺逆的关系。只不过汪氏是循手足阴阳经的上下循行而不分两侧,且汪氏是面南着其书,李梴是面北叙其文。
明代徐风所撰的《针灸大全》中《席弘赋》:“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卯之南是午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前(左转)为补;卯之北是子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后(右转)为泻。与卯南酉北意思相仿。区分左右转针,一般是以医生的右手为准。因窦氏补泻循子午方向,故无男女上下等区别。“子”在北,“午”在南,“卯”在东,“酉”在西。“左转”即是顺《河图》相生之序转动,相当于从“子”沿“卯”转向“午”;“右转”即是顺《洛书》相克之序转动,相当于从“午”沿“卯”退回“子”。“午”在“卯”之南,“子”在“卯”之北。
2.现代对于捻转补泻存在以下几种看法
2.1单纯的左转或右转不存在补泻,须与经脉循行方向结合才能产生补泻的作用。[2]
2.2捻转角度、捻转速度、用力轻重、捻转方向、作用时间为捻转补泻针法的最核心的五个要素。[3]
2.3施术时刺激量小为补、刺激量大为泻,操作时间短为补、时间长为泻。[4]
2.4捻转补泻法的运动形式属于螺旋运动。捻转补泻法不只是简单的平面转动,因为针身不仅有旋转也有上下移动。无论左手持针、右手持针,当以大指向前努出为主,大指后退为辅时为补法:反之以大指后退为主,向前为辅时为泻法。[5]
3.讨论
笔者以病人针后的寒热效应作为标准,在临床中应用捻转补泻手法,提出如下观点:
3.1捻转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使针得气和守气的作用;第二个是旋转本身带有提插的潜在动作。明·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用针尖方向与经脉流注方向的异同,来分迎随,不符合《内经》本义。“迎随”是对补泻的原则解释,并不是具体方法。用针刺捻转方向与经脉流注方向的关系,来作为补泻标准,应存疑。
3.2捻转手法不是单纯针灸针的平面旋转,捻转手法离不开医者手的持针。因为人类手指食指长、拇指短是天生的特性,这决定了在做磨擦运动时,必然是形成一个立体三维的运动。医者持针的手型决定了捻转必然兼带有提插动作。而左手右手捻转产生的上下提插运动并无区别。
下面用图片说明:
3.2.1持针手型如图,是一种教材中规范的持针手型,捻转动作时,以拇指食指指腹相互磨擦,使针旋转。
3.2.2拇指在捻转磨擦运动时,自然上下运动。故针灸针也会随之上下运动。
3.2.3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左转时,拇指以掌指关节为轴,做向下运动;食指以近指关节为轴做屈曲运动,则同时,不可避免地插针向下向内。
3.2.4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右转时,拇指以掌指关节为轴,做向上运动;食指以近指关节为轴做伸直运动。旋转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提针向上向外。
3.2.5由此看来,一部之内的提插,和左转右转是一致的。所以捻转补泻的实质,仍不离《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的提插补泻原则。
3.3陈会补泻分左右两侧,双手行针,再到李梴等分男女、左右、手足阴阳和上下午不同的补泻方法,是《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具体体现。太极分阴分阳,越分越多才有太阴太阳,少阴少阳;捻转补泻越分越细,才有左旋右旋、两侧补泻、男女左右和上午下午的不同。阴阳是太极,分阴分阳才有了四象八卦;同理,左旋右旋是捻转补泻之大法,分两侧、男女左右、上下午不同,是补泻法随“移光定位”的结果不同而施之手法。
但阴阳无限可分,手法越分越细,导致医者无所适从。细分捻转即同时忽略了捻转手法的三维立体效应。《素问·至真要大论》:“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大道至简,过分强调捻转分男女、分左右、分上下午者,实质是割裂了捻转与提插的内在必然联系。
3.4捻转补泻与其它补泻手法一样,应以寒热作为效应标准,即针刺后是否可以得到预期的“针下寒”“针下热”的目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标准的理论探讨,只能陷于虚无飘渺的玄学,无实际意义。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咨询
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
学习班
张老师1324089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