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医瑰宝 > 中医针灸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0-17 08:15:52

声明:本专栏仅为自学笔记的分享,并非课程的讲授,专栏提到的针灸学知识仅作为内容拓展,与内针要义有偏差的地方,我们一定要辨证理解并高度警惕,切不可昧了法理。治皓对内针理解偏于理论派,暂缺少实践,有关内针的一切内容,务必要以《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原书为主。专栏仅供参考,学人务必要回到原著中感悟。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

(一)毫针练针与选择

1.练针

针刺操作者首先必须练针,由于毫针针身细软,如没有一定指力,很难随意进针或进行捻转提插。所以练针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练习时先用细软的纸张,折叠成长约8cm、宽约5cm、厚约1cm的纸块,用线如“并”字形扎紧,做成纸垫。

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持笔状地持1~1.5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交替捻动针柄,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后另换一处,进行指力练习。后用小皮球大小的棉球一个,外用布或棉纱扎紧,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要求提捻针有力,提插熟练。

2.针具选择

针具在使用前必须加以选择,针身要挺直、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凡针身有剥蚀、锈痕及弯曲的,均不能使用,以防断针;针尖要圆而不锐,太锐则易弯曲,使进针捻转时产生疼痛。针柄不宜过短,要与针身相称,同时缠线必须牢紧,否则捻转时不易着力。

(二) 体位选择

在进针之前,体位选择除了使患者舒适、持久和便于针刺等条件外,还必须照顾取穴姿势,以保证针刺穴位的准确性。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现象。常见进针体位如下:

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及上下肢前面等处穴。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2)

侧卧位:适宜于取髀枢及人体整个侧面等处穴。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3)

俯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等处穴。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4)

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处穴。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5)

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等处穴。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6)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7)

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颈侧面等处穴。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8)

屈肘侧掌位:适宜于取上肢外侧等处穴。

屈时俯掌位:适宜于取手背及臂外侧等处穴。

伸肘仰掌位:适宜于取上肢内侧等处穴。

屈肘仰掌位:适宜于取手掌及臂内侧等处穴。

在临床上除上述常用体位外,对某些腧穴则应根据具体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同时也应注意根据处方所取腧穴的位置,尽可能用一种体位针刺取穴。

如因治疗要求和某些腧穴定位的特点而必须采用两种不同体位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采取卧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劳甚至发生晕针等。

注:在黄帝内针中,

肘膝以上及整个躯干和头部禁针(主要针肘膝以下) 

患处禁针(参照四大总原则)

不信者禁针(医患互相信任)

特殊情况不用针(疲劳、过饥、过饱、饮酒后)

皮肤受损处不针

(三) 定穴与消毒

1.定穴

可按照“骨度分寸”和“自然标志”等方法进行取穴。为了求得穴位的准确,还可用左手拇指爪切,以探求患者的感觉反应,一般酸胀感应较明显处,即为穴之所在(肌肤麻木无感觉者除外)。穴位确定后,可于穴上掐一“十”字形爪痕,以十字交叉点作为针刺的标志。

2.消毒

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好消毒工作。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内等。

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汽灭菌法为佳;亦可药液浸泡消毒、煮沸消毒。医者在针刺前,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持针操作。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9)

患者针刺部位的皮肤上可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0)

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晾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纸、枕巾则更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四) 押手与进针法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标幽赋》更进一步阐述其义:“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1)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手法操作等。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常用的押手法有以下几种:

1.指切押手

用左手拇指指甲切于腧穴部位,右手将针灸靠拇指甲刺入腧穴。适用于短针。

2.骈指押手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2)

用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裹住针尖,直对腧穴,右手持针柄,当左手夹针下按时,右手顺势将针刺入。适用于长针。

3.舒张押手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特别是腹部的穴位。

4.夹持押手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特别是面部的腧穴。

进针时,一般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左手辅助进针,一边按押,一边刺入,使针灸透过皮肤,然后按照所要采用的各种操作手法进行操作。

(五)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针刺的角度

常用的主要根据施术腧穴的部位、病人体质、治疗目的和针刺手法等决定。针刺角度有直刺、斜刺、横刺三种,现分述如下:

(1) 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全身大部份腧穴。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3)

(2)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骨隙中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4)

(3) 横刺:又名沿皮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25°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2.针刺的深浅

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为了便于掌握,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因此还必须根据腧穴的部位和患者的体形、年龄、经脉循行的深浅等情况,做全面的考虑。

(1) 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 体形: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 经脉循行的深浅:由于循行肘臂、腿膝部的经脉较深,故刺之宜深;循行于手足指、趾部的经脉较浅,故刺之宜浅。

(4) 部位:要结合腧穴部位的实际情况而决定,一般来说:

头面部的穴位不宜直刺,可用5分长的毫针,沿皮向后刺人3~4分深;

胸、背部位穴位因较近重要内脏,不可深刺,在胸胁部的穴位可用1寸长的毫针向外斜刺3~5分深;

在脊背部的穴位可用1寸长的毫针刺3~5 分深。腹部穴位因肌肉较厚,可用 1.5 寸的毫针直刺0.6~1寸深;

四肢肘、膝部腧穴,可用一寸五分长的毫针直刺0.9~1.2寸深;

股髋关节的穴位,可用三寸长的毫针,直刺1.5~2.5 寸深;

手指及足部的穴位,可用5 分长的毫针,向上斜刺1~3 分深。

这些针刺分寸是临床常用的针灸部位,又需要根据临床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在黄帝内针中,肘膝以上及整个躯干和头部禁针。

(六) 行针与得气

行针是针刺腧穴,通过捻转提插,使之得气的操作方法。得气是针刺部位已经得到经气的感应,在医生方面会感到针下沉涩而紧的现象,在患者方面也会有酸、麻、重等感觉。

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判断疾病的预后。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

因此,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采取催气、候气方法。若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

所谓催气是通过各种手法,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当针刺得气后,要注意守气,医者需采取守气方法,守住针下经气,以保持针感持久。只有守住针下之气,才能使针刺对机体继续发挥调整作用。

1.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 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捕的操作主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残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汁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 3~5 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 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 捻转法:捻转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2.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6 种:

(1) 循法: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的方法。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

(2) 弹法: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称为弹法,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3) 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称为刮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4) 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称摇法。摇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 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尔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催心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 震颤法:针剩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称震颤法。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亳针行针手法以提插、捻转为基本操作方法,并根据临证情况,选用相应的辅助手法。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摇法、震颤法可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通过行针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

(七) 针刺补泻的基本方法

针刺的补泻,属于刺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凡通过针刺施行一定的手法之后,能促使人体内各种机能的恢复和旺盛的方法,叫做补法;通过针刺运用一定的手法之后,能疏泄病邪,使其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的方法,叫做泻法。

补法和泻祛,虽具有调节机体偏虚偏实的作用,但必须依靠经络气化的功能,才能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如《素问·气府论》说:“分肉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正说明了经脉和营卫之气与腧穴有密切的关系,故针刺腧穴,通过补泻作用,即可调和营卫气血,使脏腑的机能得到恢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临床常用的针刺补泻的基本方法如下:

(1) 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2) 捻转补泻:在行针时,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3) 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4) 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5) 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6) 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7)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还包括:

机体的机能状态、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针具及手法等因素。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整作用(即补泻效果)。

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虚脱状态时,针刺还可以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盛状态而呈实热、邪闭的实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清热启闭、祛邪泻实的作用腧穴的主治功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

人体不少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膏肓等穴,都能鼓舞人体正气,促使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适宜于益损。此外,很多腧穴,如人中、委中、十二井、十宣等穴,都能疏泄病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适宜于泻实。

当施行针刺补泻时,应结合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以便取得较好的针刺补泻效果。针刺补泻的效果与使用针具的粗细、长短,刺入的角度、深度,行针时的手法等因素,均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粗毫针用的指力要重,刺激最大,细毫针用的指力较轻,刺激量就小。毫针刺入腧穴的角度、深度不同,其刺激的轻重程度也不同,一般直刺、深刺的量要大些,平刺、浅刺的量要小些。

行针时的幅度、频率不同,与针刺手法轻重密切相关。提插幅度大、捻转角度大、频率快者,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

行针手法的轻重与补泻手法操作是否准确,都会影响针刺的补泻效应。

(八) 留针与出针

1.留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20 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症,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做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在临床上留针与否或留针时间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2.出针法

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时,一般是以左手拇、食指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做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慢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用力过猛),静留片刻,然后出针。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打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出针。

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当针退出后,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对针数有否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现象。

(九) 异常情况的处理

针刺治疗虽然比较安全,但如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在临床上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1.晕针

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晕针的症状多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膠、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2.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剧痛的现象。多由于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遇到这种情况,应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如因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3.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多由于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的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造成。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的体位。

4.断针

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剩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

处理时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人。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 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5.血肿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多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出针后,针刺部位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用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十) 针刺禁忌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 个月以内者,少腹部禁针。若怀孕3 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皆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慎用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等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胜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体检时,可见患侧胸部防间家变宽,叩诊呈过清音,气管向健侧移位,听诊时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X线胸迹可见气体多少、肺组织压迫情况等而可确诊,对此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7.针刺眼区穴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5)

—————

黄帝内针的针刺与针灸学所言均强调了审穴的重要性,但内针只要取穴得当,入针便有立竿见影之效,留针45分钟慢慢体会痛痒消去即可。内针不讲求行针,不追求针感,甚至完全不讲迎随转补泻。本文涉及到的行针得气、针刺补泻等内容仅作为《针灸学》的基础功和参考,学习黄帝内针时候要加以辨别,基于《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原书,仔细体会内针法理。

参考资料:

杨长森. 杨长森针灸学讲稿[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5)036/199|针灸方法——毫针刺法(图15)

专栏内容解释权归本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