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一)毫针的构造
毫针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
毫针的构造,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个部分。
根据毫针针柄与针尾的构成和形状不同可分为:环柄针(又称圈柄针),即针柄用镀银或经氧化处理的金属丝缠绕成环行者;花柄针(又称盘龙针),即针柄中间用两根金属丝交叉缠绕呈盘龙形者;平柄针(又称平头针),即针柄也用金属丝缠绕,其尾部平针柄者;管柄针,即针柄用金属薄片制成管状者。上述四种针形中,平柄针和管柄针主要在进针器和进针管的辅助下使用。
(一)毫针的规格
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见下表:
毫针的长度规格
寸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毫米 15 25 40 50 65 75 90 100 115
毫针的粗细规格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直径( 毫米)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0.26
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8~30号(0.32~0.38毫米)和长短为1~3寸(25~75毫米)者最为常用。
(二)毫针的选择
选择毫针,针尖要端正不偏,光洁度高,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锐利适度,使进针阻力小而不易钝涩;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伤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断丝,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
(三)毫针的保藏
除了一次性应用的毫针外,每一患者反复使用的针具都应注意保养。保养针具是为防止针尖受损、针身弯曲或生锈、污染等。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
针刺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指力是指医者持针之手进针操作的力度。良好的指力是掌握针刺手法的基础,熟练的手法是运用针刺治病的条件。指力和手法必须常练,达到熟练程度后,则在施术时,进针快、透皮不痛;行针时,补泻手法运用自如。反之,指力与手法不熟练,则在施术时难以控制针体,进针困难,痛感明显;行针时动作不协调,影响针刺治疗效果。因此,初学者必须努力练好指力和手法的基本功。
针刺的练习,一般分三步进行:
(一)指力练习
主要在纸垫上练习。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持笔状地持1~1.5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交替捻动针柄,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后另换一处,反复练习。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
(二)手法练习
手法的练习主要在棉团上进行。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径约6~7厘米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练针。因棉团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作提插练针时,以执笔式持针,将针刺入棉球,在原处作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针身垂直。在此基础上,可将提插与捻转动作配合练习,要求提插幅度上下一致,捻转角度来回一致,操作频率快慢一致,达到动作协调、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手法熟练的程度。
(三)自身练习
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后,可以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习,以亲身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行针的手法等。要求自身练针时,能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挺直不弯,刺入顺利,提插、捻转针身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仔细体会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以及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一)针具的选择
针具的选择,现在多选用不锈钢所制针具。在临床应用前,还需按照要求注意检查,以免在针刺施术过程中,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在选择针具时,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二)消毒
使用毫针,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外,普通毫针针刺都有可能造成病毒交叉感染。同时,由于不消毒或消毒不严,也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好消毒工作。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等。
1.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
(1)高压蒸气灭菌法
(2)药液浸泡消毒法
(3)煮沸消毒法
2.医者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75%乙醇棉球擦试后,方可持针操作。持针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些刺激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
3.针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4.治疗室内的消毒: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凉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纸、枕巾则再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四、体位的选择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是否得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因此,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五、毫针刺法
(一)进针法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食、中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手法操作等。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注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3.管针进针法
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行者。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的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的关键。
1.角度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一般分为以下三种角度:
(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2.深度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从临床实践中,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等方面做一介绍。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臂、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对天突、风府、哑门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尤其应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
六、行针与得气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提插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1.循法: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其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的循按。《针灸大成》指出:“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说明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针灸问对》:“如气不行,将针轻弹之,使气速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3.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促使得气。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4.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针灸问对》有“摇以行气”的记载。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医学入门》载:“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震颤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毫针行针手法以提插、捻转为基本操作方法,并根据临证情况,选用相应的辅助手法。如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摇法、震颤法可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通过行气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
1.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针下是否得气,可以从临床两个方面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目闰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可以说是对得气与否所作的最形象的描述。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得气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依次,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针刺手法,这样再次行针时,一般即可得气。
2.候气《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亦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前者为静留针候气法,后者为动留针候气法。留针候气,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3.催气是通过各种手法,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神应经》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摇动、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此外,如刮动针柄、弹摇针身、沿经循摄等法,也都有催气的作用。
4.守气:是指在使用候气、催气之法针下得气后,患者有舒适感觉时,医者需采取守气方法,守住针下经气,以保持针感持久。《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灵枢•小针解》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只有守住针下之气,才能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针刺对机体继续发生作用。
七、毫针补泻手法
(一)单式补泻手法
1.基本补泻
⑴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也有以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
⑵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其他补泻
⑴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⑵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⑶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⑷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⑸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二)复式补泻手法
1.热补法又称烧山火法,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2.凉泻法又称透天凉法,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三)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整作用(即补泻效果)。
2.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腧穴的主治功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
3.针具及手法轻重因素影响针刺补泻因素与使用的针具粗细、长短,刺入的角度、深度、行针时的幅度、频率等有直接关系。
八、留针与出针
(一)留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施术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20~30分钟。
(二)出针法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
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指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慢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用力过猛),静留片刻,然后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