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可谓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存在,从经度上分至出了北面南粉,维度上分至出了干稠辣香各自有度,恰到好处,大到繁华都市,小到小巷人家,千奇百味,样样皆有,品尝一番,流连忘返,这很大程度上,得于我国的56个民族各自的文化饮食习惯,造就出一座宏伟壮观的“美食博物馆”。
在我国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流传着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美食,早上起来喝一碗,可谓精神一整天,它就是当地土家族人世世代代视为珍宝的“熬熬茶”。当地人流传这这样一句话:宁可一天无酒,不可一天无“茶”,这里的茶就是“熬熬茶”。熬熬茶制作十分讲究,基本上烹饪这项美食的厨师为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年轻一点的人也会做,不过烹制出来的味道还是差了一些。
首先在烹饪这道美食之前得准备一些食材,即:茶叶(多数为本地红茶)、黄豆、糯米、花生、核桃、花椒、芝麻、猪油、油渣。首先用柴火把锅烧到八成热,然后放入茶叶、黄豆、糯米、花生、核桃、花椒、芝麻一起翻炒,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一定要先放黄豆和糯米,再放入核桃花椒,芝麻和茶叶最后放,这样的步骤是根据食材本身的属性来进行炒制的。黄豆和糯米相对于其它食材质地要硬一些,把这两样食材炒至香味出来,放入其它,炒制焦脆即可,切记不可炒糊,不然后面的味道就变得如同苦咖啡一样。
炒好后,用石臼捣成碎,这里千万不要用豆浆机之类的机器进行磨制,这里也是关键步骤所在,如果全部磨成细面,口感会大打折扣,起锅中火,待锅烧至九成热,放入猪油,待猪油融化后,放入油渣,进行翻炒,待香味出来后放入捣好的食材,进行翻炒十秒左右放入山泉水煮沸即可。
村里一家烹制,可以用十里飘香来形容,“熬熬茶”的烹饪汇聚了土家人智慧的结晶,据研究发现,“熬熬茶”诞生离不开土家人的生活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为土家人的常态,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导致耕作的土地分布多稀疏,到播种和秋收时来来回回会浪费太多时间,“熬熬茶” 的诞生解决了这一问题,“熬熬茶”里面是茶叶含有毒咖啡因让人提神,同时其它食材能解决饿肚子的作用,既提神又能增加饱腹感,并且口感香味不输美味佳肴。可谓是一举三得。
作为外来游客不必担心是否油腻的问题,在烹饪这一到美食时土家人已经想到这个问题,所以用茶叶来进行中和猪油和油渣,口感香醇而不腻,特别是在土家人的一些重大节日上,如结婚、过年、端午节等节日上,“熬熬茶”的烹饪更为讲究,会搭配非常丰富的食物,比如说米花、糍粑、板栗、麻饼、糕点等食品一起进行食用,值得一提的是,当中的“米花”尤为重要,基本上有“熬熬茶”的出现,就有它的身影,“米花”在土家人看来,就是吉祥富贵的预约,而且“米花”的制作过程也是相对复杂的。
土家人先是用刚收割的糯米,在太阳底下晒足两三天,后进行淘洗,用大火进行蒸,直到熟透为止,后放入模具中进行染成各种颜色,进行定型,把定型的“糯米”放在太阳下晒一个星期,直到变得干硬为止。
这只是“米花”开始的头一道,完全形成米花,还得进行用菜籽油炸,油炸是关键,火大米花容易糊,火小米花生硬。掌握火候也是关键的一步。经过油温的洗礼,一朵朵米花,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晶莹剔透,秀色可餐,配上“熬熬茶”,香浓直抵头顶,这两种简直是绝配。据说外地游客品尝后赞不绝口,还把所有烹饪食材的方法全部用镜头记录下来,回去进行实操,但口味还是相差甚远,这很大程度上是受食材的影响,特别是茶叶,当地人选取的茶叶基本上是山上的本地红茶,这些茶树常年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自由生长,独特的气候给予茶叶独特的口感。
每一种美食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中,这些劳动人民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的智慧成果,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人敬仰的和学习的,土家人的故事还在继续,同时他们的美食也会传承给下一辈,这种文化精神将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