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快乐学习好帮手
点蓝字关注我们 中医知识不迷路
藿香正气散,是中医方剂的经典之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最早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是被官方收集的1个方剂,迄今为止已流传了870多年。它是以二陈汤为基础,再配以疏解外感及调整胃肠的芳香挥发性药物而成,因其主药为藿香,能强化胃之活动,调正胃气,故名“藿香正气散”。
方解
方中藿香辛温,其气芳香,外散在表之风寒,内化脾胃之湿滞,辟秽和中,升清降浊,用量独重,为君药。
苏叶、白芷辛香发散,外解风寒,兼化湿浊;半夏曲、厚朴燥湿和胃,降逆止呕;此二组助藿香解表化湿,为臣药。
桔梗宣利肺气,陈皮理气和中,大腹皮行气消胀,此三味疏畅三焦气机,以助解表化湿;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共为佐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健脾和胃,调和诸药,并为佐使药。
诸药相合,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使风寒得解,湿浊得化,气机调畅,清升浊降,诸症自除。
古代医家注解
藿香正气散在古代就备受医家推崇。金代名医张元素称藿香正气散为“万世治疫之良法”,他认为该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呕吐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该方进行了详细记载,他指出藿香正气散能够调理脾胃、行气化湿,对于脾胃湿滞、中气不和所致的腹泻、恶心、呕吐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同时,李时珍还强调了藿香正气散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临床应用
藿香正气散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首先,对于感冒、发热等病症,藿香正气散具有很好的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恶寒、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其次,对于胃炎、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藿香正气散也能够发挥其行气止痛、健脾和中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此外,对于一些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等,藿香正气散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下面来看看这个医案。
“陈三农(清代名医)治制府王姓,感冒瘴气,寒热,胸膈胀闷,头疼眩晕,恶心。用藿香正气散加槟榔、羌活、防风,一剂而寒热退,头不疼。减去羌、苏、防风,加草豆蔻、枳壳,恶心、胀闷、发热俱愈。”
这个医案展示了陈三农医生对藿香正气散的灵活运用。陈三农首先使用了藿香正气散作为基础方剂,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添加了槟榔、羌活和防风等。槟榔可以行气利水,有助于缓解胸膈胀闷和恶心等症状;羌活和防风则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疼眩晕等症状。通过药物加减,陈三农医生增强了藿香正气散的治疗效果。
在第一剂药后,患者的寒热和头疼症状迅速消退。这表明藿香正气散加减对感冒和头疼非常有效。然后,陈三农医生去掉了羌活、苏叶和防风,加入了草豆蔻和枳壳。草豆蔻可以健脾祛湿,枳壳则能行气消胀。这表明陈三农医生认为患者的病症不仅与外感风邪有关,还与内湿停滞有关。因此,他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来增强其祛湿和行气的功效。最后,患者服用方剂后,恶心、胀闷和发热等症状都痊愈了。
方歌学习
藿香正气大腹苏,
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
风寒暑湿岚瘴驱。
本文仅供医学专业人员参考
不作为指导用药
切勿对文抓药服用
文中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文作者
王 悦
南京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等),多汗症,失眠,月经不调,湿重,肾虚等亚健康方面中医的调理。
【门诊时间】
南京市第一医院本部中医科门诊,周一到周五。
★
— E N D —
福利大放送
120个/临床常用穴位
小穴位 大疗效
真人示范临床常用的120个穴位
详细讲解定位取穴与基本主治
扫描下方二维码
订阅免费专题课程
每天学一穴
在不知不觉中
掌握取穴的诀窍
往期经典好文(点击即可阅读)
有用且有趣,专业不古板
立体化、一站式魅力中医学堂
编辑 |辛丽丽 图文设计 |周有晴
审核 |傅永红
投稿、转载请联系
手机号 15295566837
微信号 fhxlxt-TCM
邮箱 2263509249@qq.com
点击下方发消息 我们会及时回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