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永远占据第一重要的地位。
用中国人最常说的问候语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你吃了吗?”问题来了,既然“食为天”,为什么又被称为饮食文化,饮在前食在后,为什么没有人问“你饮了吗?”
自先秦以来,中国人对于“吃”就有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不同意见。
一种认为“君子远庖厨”,孟子提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也就是说君子厚德载物,当以不忍之心远离厨房,一是不造杀孽,二则远离污秽,清修养性。
另一种说法则截然相反,认为“君子养生首先食”,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认为食是第一位,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让百姓安稳,社会繁荣,国家长治久安。
在这个基础上,管子也提出了“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的至理名言,与孔子的主张如出一辙。而《荀子》则进一步总结为“仓廪实而知礼节”。
你想呀,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礼节道德呢?
在明白了这个问题的前提下,我们再看“饮食”两字。
“饮”主要指各种酒和茶;而“食”则是我国长期形成的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饮食。
先说“饮”字。
在甲骨文里,“饮”是一个人抱着大坛,正在舔舐的样子。之后的小篆,乃至繁体字,依然可以看出是人抱着坛子喝的样子。
在《说文解字》““饮”是形声字,从今从欠,今代表这酒气,欠模拟人嘴巴张开的样子,字面上最初意思是人在饮水,逐渐引申到喝酒。
《易经》六十卦,其中有一卦,名叫需。其中提到“君子以饮食宴乐”;此间的“饮”就是用的它的本义。
到了汉代的《史记》有曰:“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这个时候的“饮”,就开始特指喝酒。引出了一场千古流传的经典段落,鸿门宴。
以上综述,汉代之后的饮大多指喝酒,以及和吃饭有关的东西,例如餐饮、冷饮、热饮,饮料等等。
再说“食”字,从人从良。两个合在一起,就是“能够让人活下去的东西”。在《说文》中,“食”解释为饣米也。也就是六谷之饭。
"饮和食”各有其意,但组合在一起就代表一种态度和文化,中国古人经用“饮和食德”(庄子曰)来表明我们的礼仪文明程度,这才有了“礼仪之邦”的说法。
所谓“饮和食德”就是先喝好好再吃饱,在这个基础上人才能自在、享受和乐,享受祖先德泽。
彭祖以长寿著名,但与此同时,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留名的大厨。因为做到了一道“雉羹”的菜,治好了尧帝的厌食症而名传于世,被尊称为“厨行的祖师爷”。
在彭祖看来,除了“导引”之外,“饮食”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养生之法。从而开创了饮食养生的先河,被后人敬仰。到了清朝,皇帝每年“秋狩大典”,也会特赐予王公大臣“野鸡汤”,以表对其的慰问关怀。
除了饱腹养生,中国人也把“饮食”放在国家安全的层面去解读。商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伊尹,就是一位以饮食入政的大家。
根据记载,伊尹幼年时寄养在厨师家,从小就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之后更是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从一碗汤做起成为了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影响很大。留下了“伊公调和”的典故。
《吕氏春秋》曾记载伊尹与商汤的一段关于治国和饮食的精彩对话。
伊尹说:
“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肥而不腻。”
伊尹说的是饮食烹饪,但实际上指的是治国之道如同饮食一样,以水滋润万物,用火徐徐攻之,不能太着急,也不能太慢。
治理国家也是这个道理,如同调味,是非常微妙的,只有格外用心去掌握体会,才能做出好菜,让国家安定繁荣。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食物,水是第一。所有的美食文化都建立在水的基础上。
以水养万物,有水得长生,包括人体的气血,都需要以“饮”滋补在前,而食在其后。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难理解古人的智慧是多么的博大精深,“有饮才有食”,三天不吃饭能忍,三天不喝水你试试看?
那么,可能有朋友好奇,既然饮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还说“今天你吃了吗?”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虽然开头问的是“今天你吃了吗?”,但后面往往还有一句“今天喝了多少”,这才是重要的!
看故事吃美食,学文化知识。一切都在“酒歌说文”,反正不要钱,多少学一点,用你的小手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