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医瑰宝 > 推拿按摩

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0-20 07:02:53

揿针简介

皮内针,皮下埋入式小型针刺工具。皮内针具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颗粒型皮内针,另一种为揿钉型皮内针(揿针)。皮内针疗法是将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做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也叫埋针法。揿针的特点是突出了长效针感,既能减少针刺时的疼痛感,又能提高疗效,还能减少患者到医院就医的次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是一种节约时间、提高疗效、降低就医成本的针灸治疗技术。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一般是婴幼儿颈椎发育异常或单侧胸锁乳突肌肌肉挛缩、纤维化,导致面部转向健侧,头颈部持续性向患侧倾斜的病证包块型斜颈患儿包块大多出现在胸锁乳突肌的近锁骨附着点处,呈卵圆形或条索状硬块,走向与胸锁乳突肌一致,边界清晰,质地坚硬,颈部转动受到明显限制。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肌肉就会永久性纤维化,还会引起继发性疾病,如斜视和视力减退,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方式

(1)给予常规治疗方案

(2)联合揿针等中医治疗手段。

处方推荐

体穴扶突0.9、完骨0.9、天窗0.9、天牖0.9、天容0.9天鼎0.9

揿针选用清铃揿针,直径0.2mm,选用长度(mm)标注在穴位右上角。

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图1)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图2)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图3)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图4)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图5)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图6)

操作方式

先用75%的医用酒精棉球将穴位消毒,再取一个揿针,拆下密封纸,沿着塑料容器的折痕将塑料容器向后曲折,用拇指和食指夹紧其中一半剥离纸和胶布,将他们一并和另一半剥离纸分开,并从塑料容器中取出,将针垂直于皮肤刺入消毒的穴位上,按压粘附稳妥,除去剥离纸,然后在按压一下胶布,以确保粘附稳妥,每个穴位均按此操作。

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图7)

疗程

每日1次,每周6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结论

小儿肌性斜颈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骨骼肌肉畸形疾病,通常会影响颈部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筋膜等,是一种较严重的肌肉畸形疾病。中医认为小儿肌性 斜颈属“筋缩”范畴,多因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瘀血阻滞筋脉所致揿针疗法以经络部位理论和穴位理论为基础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分属于皮肤的部分,不仅反映了经脉的分布和功能,也是络脉中气血分布的所在,所以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揿针较长时间留置于浅层皮肤,可以促进卫气运行、疏通脉络之气血,活血养血、消散结节

小儿推拿与揿针联合应用在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的颈部肌肉厚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潘婷,赵霞,高雪华,赵锦涛.小儿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包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J].甘肃医药,2024,439:808-810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