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最近只是胃口不好,怎么会是胰腺癌呢?您是不是弄错了?”
刘大叔今年52岁了,他平时身体还不错。前一段时间,他总是感觉到胃口不好。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老胃病犯了,所以就买了点胃药吃吃。然而,吃了三天的胃药以后,刘大叔的症状并没有减轻。这个时候,刘大叔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可能真的出问题了,于是他就去医院就诊了。
到了医院以后,医生在仔细询问了刘大叔的情况以后,就给他开了一些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以后,提示胰腺癌。当刘大叔得知了自己的情况后,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就问了医生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医生听到陈大叔的提问后,就解释道:癌症早期的时候,症状是不典型的,它也是可以引起食欲下降的。刘大叔听到医生的解释后,就没有再说什么。
最近几年,胰腺癌的发病率确实有增高的趋势。由于它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人忽略,所以死亡率就比较高。为了让大家对胰腺癌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
后来了解得知,陈大叔在被查出来胰腺癌之前是有症状的,只不过被他忽略了。
陈大叔之前就有老胃病,也查过胃镜,显示胃溃疡、慢性胃炎。胃口不好,可以说是他的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
虽然说胰腺癌早期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但是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症状的。只不过很多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人忽略。试问,有多少人腹痛会想到肠癌、腹胀会想到肝癌呢?
作为医生,当遇到早期的癌症的时候,也是容易误诊、漏诊的。现在来说,病人是比较多的,医生在给病人诊治的时候,最先考虑的也是最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在排除了常见的疾病以后,才会考虑到癌症。
可能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医生水平不行,其实这种观点本身也是片面的。如果病人哪里不舒服,上来就做癌症的相关检查,这明显是不合理的,而且也是对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胰腺癌是癌中之王的说法。之所以这样说,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它的死亡率比较高。权威的数据显示,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胰腺癌的死亡率之所以比较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❶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比较低:
客观来说,大多数癌症在早期的时候,症状并不典型,所以容易被人忽略。
与此同时,胰腺的位置比较深,我们很难触及到肿块啥的,而且很多人也没有体检的习惯。胰腺的前面还有肠管挡住,做彩超的话是看不清楚的。
当出现明显不舒服的时候,胰腺癌已经处于中晚期了。对于中晚期的癌症来说,治疗手段有限,而且治疗效果也可能并不好。
❷胰腺癌恶性程度高: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恶性程度,这里我来解释一下。
我们可以把癌症比做坏人,不同的坏人,他们坏的程度是有区别的。恶性程度高的癌症就好比一个人坏的程度比较深,而胰腺癌就属于这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癌症。恶性程度高,在医学上可以理解为生长迅速、容易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
胰腺癌比较容易发生转移,而且它容易侵犯周围的淋巴结和血管。如果癌细胞侵犯了大血管,那手术的难度就会比较大,患者的死亡率就会比较高。
❸胰腺癌的手术难度很大:
上面已经介绍了,胰腺的位置是比较深的,而且它周围有很多脏器,比如胆管、胃、胆囊、小肠、十二指肠、肝脏等。
胰腺癌本身就容易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在切除肿块的时候,就可能需要做一些吻合,比如胆肠吻合、胰肠吻合、胃肠吻合等。
解剖位置复杂,而且手术可能需要做很多吻合,所以就注定了胰腺癌的手术难度比较大。
❹缺乏靶向药物:
目前来说,靶向药物是治疗癌症的一把利剑。但是,对于胰腺癌来说,目前还是缺乏相应的靶向药物。
对于携带EGFR突变或者ALK融合突变的胰腺癌患者来说,服用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提高生存质量。
然而,超过80%的胰腺癌患者都是KRAS基因突变,目前缺乏针对这一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
虽然胰腺癌的死亡率比较高,但是如果能早点发现它,那就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如果出现了以下4大症状,那就应该尽早排查:
❶消化道症状: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胰腺是能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的。如果胰腺发生癌变,那它就可能会堵塞胰管或者破坏胰腺细胞,进而引起消化液的分泌不足。#健康科普大赛#
当胰腺分泌消化液的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引起腹胀。与此同时,胰腺发生转移,也可以引起一些消化道症状,比如腹胀、腹痛、恶心等。
胰腺癌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在早期使用药物是有效果的。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❷背痛:
胰腺的位置是比较靠近背部的,当胰腺癌发生转移以后,它就可能会侵犯后背的神经,从而引起疼痛的症状。#真知新坐标#
胰腺癌引起的背痛,在使用药物以后,效果多不明显。
❸黄疸:
胰腺癌发生转移以后,它就可能会压迫胆管而造成胆汁排泄不畅。
这个时候,胆汁只能反流进入到血液中,进而引起黄疸。患者可以出现巩膜、皮肤的黄染、小便颜色加深、皮肤瘙痒等症状。
❹难以控制的高血糖:
胰腺本身可以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的物质。
当胰腺发生癌变以后,它就可能会破坏胰腺,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的分泌量低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起血糖升高,而且这种血糖升高是难以控制的。#健康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