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科 > 眼科

青光眼不仅“静悄悄”,还不可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1-28 07:39:00

一提起青光眼,许多人都会谈虎色变。的确,青光眼作为全球第二位的致盲眼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视觉健康。

不像白内障,手术以后可以“重见光明”,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一般而言,青光眼的发生很难预防,所以青光眼的早期发现与合理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什么是青光眼?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青光眼?如何早期发现并远离青光眼?青光眼做了手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青光眼不仅“静悄悄”,还不可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图1)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原发性青光眼最常见,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这两类青光眼的表现可谓是大相径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骤,可在数天内,甚至数小时内,视力迅速下降以致失明;而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毫无症状,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失明,这就太可怕了。

青光眼不仅“静悄悄”,还不可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图2)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青光眼

与青光眼相关的因素:

①遗传: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10%~15%可能发生青光眼。因此,青光眼患者的直系亲属应加以警惕,并做常规筛查。

②种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黑种人和白种人中最为常见;亚洲人群包括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较为常见(开角型青光眼目前有增多趋势)。

③年龄:青光眼多在50岁以后发病,但开角型青光眼在中青年人群中亦不少见。

④屈光状态:开角型青光眼在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人群中多见,闭角型青光眼在远视人群中多见。值得注意的是,开角型青光眼往往表现为潜在的无症状性进行性双侧视野损害,当有临床视觉损害表现时,往往已有广泛的视野缺损。

⑤全身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也可能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青光眼不仅“静悄悄”,还不可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图3)

如何早期发现并远离青光眼

① 所有35岁以上的人群体检时,检眼镜和眼压检查应成为常规检查,这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和高危患者来说尤为重要;50岁后我们应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和眼压。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和兴奋。许多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性发作与情绪激动有关。

起居有规律;有远视者,不宜在黑暗处久留或长期戴墨镜。

不宜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另外,寒冷且多风沙的天气应减少外出。

慎用含激素的滴眼液,长期使用此类滴眼液可诱发激素性青光眼。

⑥ 老年人突然发生视物模糊,并伴眼胀、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警惕是否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⑦ 有远视眼、浅前房的患者做扩瞳检查时要慎重,这当然是医生更应注意的事情。

青光眼不仅“静悄悄”,还不可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图4)

青光眼做了手术就可以

高枕无忧了吗

临床上多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需要手术干预,目的是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和视野不再受到进一步损害。但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后也不可以高枕无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术后眼压:

① 手术方法是否选择恰当:如何针对每一位青光眼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家族史、青光眼类型、发病史、现状和损害程度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至关重要。否则虽然手术了,可能却达不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② 术后滤过通道瘢痕化:术后滤过通道瘢痕化是手术逐渐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患者年龄越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越强,瘢痕化就越明显,如果不及时处理,在高眼压下,视神经会继续慢慢萎缩,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③ 术后定期检查:许多青光眼患者术后开始一段时间眼压控制得较为满意,就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不到医院定期随访,殊不知有些青光眼患者术后一段时间,眼压又悄悄升了上来。

④ 关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情况:许多青光眼患者术后虽然眼压得到了控制,但视力却逐渐下降,有些甚至下降得比较快,到医院一检查,发现眼压虽然是正常的,但发生了白内障或原有的白内障加重了。如果晶状体混浊明显,就会对视力产生严重影响。

总之,青光眼术后一劳永逸的想法要不得,还是要定期随访,不可高枕无忧。

青光眼不仅“静悄悄”,还不可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图5)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