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姐今年28岁,平时身体身体状况一直都比较一般,人送外号“林黛玉”,可想而知她是经常生病的了。
最近这段时间,她突然出现了莫名其妙出血的问题,一开始是鼻子出血,出血不多,而且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停止了,她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冬天天气干燥引起的,因此没太多关注。
慢慢的,她在刷牙的时候也出现了轻微出血的现象,而且是只要轻触到牙龈就会出血。
这让杨小姐感到有些紧张了,她立马不受控制的想起了自己的外公。
杨小姐的外公前不久去世了,在去世前出现过严重的牙龈出血症状,不管是刷牙还是吃苹果,一会就满嘴是血。后来到医院做检查才知道,外公患上了乙肝肝硬化导致凝血功能基本丧失引起的,因此身体极易出血,去世前十分悲惨。
杨小姐立即想起一年前自己做过的乙肝检查,检查结果提醒她是小三阳,然后她又立即去大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发现肝功能其实还算正常,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医生说这个情况暂时不需要治疗。
就算是这样,杨小姐还是有些担忧,一定要做腹部肝脏B超检查,医生推脱不过,只能满足她的要求,不出所料,肝脏非常正常。
不过现在出现了异常出血的症状,和肝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如果不是肝的问题,那么到底是哪里有问题?
她上网找了一下自己的症状,有人说她有可能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建议她查一下血小板,甚至有人说这是白血病的征兆,网上的东西越看越吓人,杨小姐立即关闭的网页,想了很久,杨小姐还是决定去医院做检查。
来到医院的牙科,医生了解情况后表示这可能是牙结石、牙龈疾病,建议洗牙和补牙,有很多患者就是因为牙结石、牙龈炎而不断出血,同时医生劝告杨小姐不要太担心,洗一下牙就没事了。
难道真的是自己过于紧张了?杨小姐安慰自己,随后花了几千块搞了一下牙就回家了。
回到家第三天,月经来了,量比平时多了好几倍,不一会卫生巾就满了,而且还会渗漏,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月经和倒水一样,十分恐怖,杨小姐慌得不行,嗅到了死亡的滋味,那天晚上,杨小姐准备更换第五张卫生巾,结果从厕所出来的时她突然晕倒,幸亏她的父母在家,看到女儿这个样子便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来到急诊室后,值班医生马上给她抽血化验,随后发现杨小姐的下体在出血,医生问杨小姐父母:“她有没有怀孕”?医生怀疑是流产或宫外孕。
杨小姐父母笃定的摇摇头:“没有,不可能,我女儿没谈恋爱”。
医生给杨小姐做了验孕纸检查,提示为阴性,怀孕概率不高,紧接着医生给杨小姐查体检查,发现她的大腿、腰背有很多瘀斑,颜色比较深,面积较大。
杨小姐表示这是最近才出现的,不知道怎么来的,医生心中有数这是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障碍。
与此同时,血常规检查也出来了,她的血小板计数只有10x10E9/L,正常水平是100多,可想而知她的凝血功能有多差!
需要马上输注血小板!随后,急诊医生联系了血液内科医生准备做更进一步的检查。
血液内科的医生接诊后对急诊医生说:“血液病可太多了,要慢慢查才行,先住院吧,明天搞”,就这样,杨女士被血液科医生收治入院准备进一步探查病情。
入院后再次检查了血常规,血小板还是低得可怜,血红蛋白也只有六十多,估计是之前流血太多了。
不过血小板体积增大了,这证明血小板的功能还是存在的,只是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了。
由于血细胞,如红细胞、血小板等大多数来源于骨髓,所以当血液出现问题后检查骨髓肯定是没问题的,医生准备直接抽取骨髓检查,三天,骨髓检查结果出来了,大家惊讶的发现杨小姐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加,发育异常,体积偏小。
巨核细胞是孕育血小板的细胞。
医生又给杨小姐做了其它检查,筛查了好多种可能导致巨核细胞异常、血小板偏少的疾病,最终得出的结果是ITP。
也就是所谓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这种疾病是因为杨小姐的体内产生了很多抗体,然后这些抗体不想着去搞细菌病毒,却把自己家里的血小板干死了,然后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找到病因就好处理了,知道这个病跟免疫有关,就必须要上糖皮质激素是一线用药效果很好,但副作用也比较显著,有人吃药几个月就胖了20多斤,杨小姐那么年轻,又爱漂亮,显然是拒绝的。
但命重要,还是瘦重要?
在家属的劝导下,杨小姐果然还是乖乖的吃药治疗,两个月后复查病情,血小板恢复到了60多,此时可以不吃药治疗也没关系了,基本上达标了。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目前来说不是特别清楚,但有一些研究结果将目标指向了这几点。
1、自身免疫假说。
ITP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在ITP患者中,可能存在异常增生的B细胞和T细胞,它们会产生抗体,特别是抗体针对于血小板表面的抗体,这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清除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
2、免疫复合物假说。
另一种理论认为,ITP 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有关。当免疫复合物过多时,它们可能在血液循环中沉积并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
3、T 细胞调节异常假说。
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表明,ITP 患者的T 细胞对于调节 B 细胞和抗体的生成起到了异常的作用,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对血小板产生异常的反应。
第一、骨髓抑制性疾病。
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些疾病会干扰或抑制骨髓中血小板的正常生成,导致血小板减少。
第二,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例如化疗药物、抗凝药物、抗癫痫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会抑制骨髓中血小板的生成或增加血小板的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
第三,感染性疾病。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HIV、乙肝、结核等,可以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
第四,其他免疫相关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可以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第五,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会导致血小板生成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第六,脾脏异常。
脾脏是血小板的主要清除器官,如果脾脏异常增大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过多的血小板被清除,引起血小板减少。
总之,出现异常出血、贫血,第一时间就是去医院做检查,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之后对症下药,早治疗,早治愈,不要拖拖拉拉把病情搞得很复杂、很危急的时候再来求医,那时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