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科健康 > 心血管外科

世界心脏日|这个年龄段请警惕,心脏的“门”容易坏,危害不亚于肿瘤

作者:147小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11-13 07:03:19

转自:上观新闻

世界心脏日|这个年龄段请警惕,心脏的“门”容易坏,危害不亚于肿瘤(图1)

今天是世界心脏日。

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

与冠心病相比,很多人对心脏瓣膜病都很陌生。

事实上,这类疾病的患病率从60岁左右开始上升。在75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病。

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心外科主任朱丹教授,听他谈谈心脏瓣膜病的防治。

心脏的“门”坏了

上观:心脏瓣膜病是一类怎样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如何?

朱丹:大家都知道,一栋房子离不开钢筋水泥、水管、电线等。如果把心脏比作房子,那心室就如同钢筋水泥,冠状动脉相当于水管,传导束相当于电线,心脏瓣膜则相当于房门。这扇门一旦坏了,打不开或者关不拢,就被称作心脏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目前,我国约有2500万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约有主动脉瓣狭窄患者450万。

有研究显示,心脏瓣膜病的发病风险从60岁左右开始上升。在75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病。

上观:心脏瓣膜疾病主要有哪些症状?

朱丹: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例,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痛,活动后胸闷、气急等,严重的会导致心衰。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2年生存率约为50%,5年生存率为20%,甚至低于部分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

保持运动很重要

上观:怎样从症状上区分心脏瓣膜病和大家熟知的冠心病?

朱丹:很难从症状上完全区分这两者。因为主动脉瓣狭窄也会引起冠脉的供血不足,出现活动后胸痛等类似心绞痛症状。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辅助检查,比如心脏彩超来进行鉴别。

上观:如何从生活方式着手,防患于未然?

朱丹:高盐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饮食习惯、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减少、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与心脏瓣膜病有关。

最近有一项研究证实:每周适度的、固定的、中等强度的运动,能够有效降低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

世界心脏日|这个年龄段请警惕,心脏的“门”容易坏,危害不亚于肿瘤(图2)图源:视觉中国

多学科协作,为患者计长远

上观:心脏瓣膜病目前主要有哪些治疗方法?

朱丹: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以及介入治疗。

对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减轻心脏负担和缓解症状。不过,根治还是要靠手术治疗。

传统外科手术需要开胸并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进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创伤较大。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方式在不断优化,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正朝着更微创的方向发展。

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最大的优势是不用体外循环,不需要开胸,通过导管进入体内,就可以把瓣膜送到相应的部位进行瓣膜置换。即使是因高龄、体质弱、病变重或合并其他疾病而不适合手术的老年患者,也能进行治疗。

目前,介入治疗的替换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球扩瓣、一种是自膨瓣。其中,球扩瓣是国际上被广泛用于主动脉瓣膜狭窄置换的一种人工生物瓣膜。根据多项国际临床研究结果,其相较于传统的自膨式瓣膜,具有低瓣周漏发生率、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低死亡率的特点。

上观:老年患者往往患有各种基础疾病,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朱丹:合并其他疾病确实会增加诊治的难度,往往需要协同心脏介入学家、心外科医生、影像专家及麻醉医师等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和高质量的诊疗方案。

在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多学科团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预期寿命、个体情况、瓣膜耐久性、第二次换瓣风险和可行性等因素。

针对老年人或者高危人群,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会更加关注近期疗效。

对于低危患者,尤其是对于65岁到70岁之间的患者,他们的预期生存时间相对更长,因此我们在制定治疗策略时不能只考虑一次手术的结果,而是要着眼于未来,为他们选择最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世界心脏日|这个年龄段请警惕,心脏的“门”容易坏,危害不亚于肿瘤(图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