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新生儿期的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是指HBV感染其中大部分呈慢性经过,常可持续不愈,成为慢性携带者或慢性肝炎,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此症与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关系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新生儿感染HBV主要有母婴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引起。
途径一:宫内感染
发生率:约10%
传染过程:多发生于妊娠晚期,由于胎盘的老化受损,母体血液中的病毒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
防范措施:对于高病毒含量的孕妇,孕期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将妈妈的乙肝病毒降低,进一步降低宫内感染。但是,抗病毒药物的孕期使用还处在临床研究阶段,需要知情同意。
途径二:产时感染
发生率:最主要方式
传染过程: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难免暴露于含HBV的母体血液或分泌物。
防范措施: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1、6个月时再各注射1次乙肝疫苗,分娩过程中的传播基本上就可以阻断。
分娩过程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孕妇和医生一定要特别注意产程的进展。医护人员尽量避免做侧切、胎吸等有损伤的操作,让孩子和妈妈的血接触尽量少一点。尽量去专科医院,医生的经验比较丰富。
即便再怎么注意,也不能保证孩子和妈妈的血一点也不接触。而且,病毒进入到体内后复制很快,所以,要在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把药准备好,出生之后马上注射。这样,即便分娩时感染了少量的乙肝病毒,也可以立刻中和掉。另外,注射乙肝疫苗将来会产生自身抗体。
途径三:产后传播
发生率:很少
传染过程:新生儿出生后与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比如哺乳。
防范措施:理论上讲,孩子打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会产生抗体,喂奶感染的风险不是特别大。但是,母乳中含病毒是肯定的,孩子接触含有病毒的奶肯定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所以母乳喂养不能说绝对安全。
小三阳妈妈的风险比较小,大三阳妈妈喂奶还是要慎重。喂奶过程中如果乳头破裂就肯定不能再喂了,因为血液中病毒量很高。而且,妈妈在接触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不要让血液、唾液、分泌物直接和孩子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