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健康资讯
政策声音
行业热点
医学前沿
观察评论
内科健康
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肾脏内科
血液内科
内分泌科
心脑血管科
外科健康
骨科
心胸外科
肝胆外科
肛肠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心血管外科
妇幼科
妇科
产科
儿科
生殖中心
综合科
眼科
口腔科
皮肤科
性病科
肿瘤科
耳鼻喉科
医学美容科
健康生活
减肥健身
两性健康
保健养生
美容护肤
健康心理
中医瑰宝
中医快讯
中医方剂
中医针灸
推拿按摩
滋补饮食
软文发布
[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科健康
>
肛肠外科
「健康资讯」长期肚子不舒服,警惕“肠易激综
作者:essmw 来源: 时间:2024-01-19 06:00:00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
副教授 韩帅
一紧张焦虑就肚子痛,想上厕所?
熬夜后第二天肚子就一直“咕噜咕噜”响?
吃了生冷、冰鲜食物
马上就感觉要拉肚子?
……
然后,三天两头往医院跑
胃肠镜、腹部CT等检查做了个遍
却检查不出什么问题
医生提醒:
应该特别警惕“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根据大便情况可分为便秘型(一型、二型)、腹泻型(五型到七型)、混合型(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和不定型,医生一般根据下图情况及大便频次判断类型。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总体患病率约为11.2%,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4.6%~5.6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调控异常、炎症和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
注意: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大量调查表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
1.腹痛:几乎所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2.腹泻:一般每日3到5次左右,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十数次。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黏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黏液量很多,但无脓血。排便不干扰睡眠。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3.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黏液。
4.其他消化道症状:多伴腹胀,可有排便不尽感、排便窘迫感。
5.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晕、头痛等精神症状。
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下面这些人需注意,腹痛在最近三月内每周至少有1天出现,并且满足下列标准中≥ 2项:
1.疼痛与排便有关。
2.疼痛与排便次数改变相关。
3.疼痛与粪便性状改变相关。
药物治疗
一般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以调节肠道动力、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制剂)、调节植物神经等对症治疗为主。
常见的解痉剂有选择性肠道平滑肌钙离子拮抗剂(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阿托品、普鲁本辛)、其他解痉药物(如美贝维林,曲美布汀)。
心理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常与患者精神焦虑、紧张有关,给予患者心理治疗,调整患者情绪,可以在减少治疗药物使用量的前提下,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认知行为疗法、动力心理治疗、催眠疗法、暗示疗法等。
饮食治疗
应遵循合理膳食,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蟹、牛奶、花生等尽量不食,辛辣、冰冻、油腻生冷食物及烟酒、咖啡、巧克力要禁忌。饮食定量,不过饥过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腹泻患者应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食物;便秘者应多食纤维蔬菜、粗粮等。
同时,建议补充正常菌群,适量补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每天喝适当酸奶是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
转自:健康广东人
来源:经视健康家
举报/反馈
上一篇: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为了后面医案的分享,今
下一篇:常年腹痛、腹泻,可能患了肠易激综合征
外科健康
骨科
心胸外科
肝胆外科
肛肠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心血管外科
医院推荐
专家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