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对于脑卒中患者,超声医生就像“侦察兵”,通过血管超声的“眼睛”,拨开层层迷雾寻找致病的“真凶”,助力临床诊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华扬教授针对公众关心的脑血管健康、血管超声诊断话题进行权威解答。
01
这些预警信号要重视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突发的脑血管事件。根据发病血管的病理特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血流中断或减少,供血异常导致的脑缺血性血管病变。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脑血管病变。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心律异常(房颤)、冠心病、脑卒中家族史,以及吸烟酗酒、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如果一个人具有上述任意3个危险因素,就属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若发现身体有这些异常,要小心是发生脑卒中的预警信号。
1.语言障碍如果突然口齿不清、语言表达不清,很可能是因为脑部血管供血问题,影响了语言中枢的神经功能,导致表达失意。
2.突发头晕、剧烈头痛突发头晕、剧烈头痛是脑缺血或脑出血的典型症状之一。随着颅内压力的升高,患者头部疼痛感会很明显。
3.视物不清脑血管堵塞、视神经供血异常,就会出现视力模糊、看不清物体的情况。
4.一侧肢体出现功能障碍双侧大脑实质集中了很多神经传导束,其中就有负责肢体运动的神经传导束,一旦缺血或出血,就可能引发肢体功能障碍——偏瘫。
5.呕吐脑出血后因为脑部压力过高引发呕吐。这种情况也会刺激到呕吐中枢,进一步引发呕吐。
6.白天嗜睡过度嗜睡可能也是脑缺血的表现之一。这种嗜睡表现为即便刚睡醒,还是会有疲惫感。
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及时就医。如果患者是在家中突然发病,家属应当立刻拨打当地医院的求救电话。越早抢救,患者的预后效果越好。02
不必谈“颈动脉斑块”色变
“血管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是否需要干预”,是很多患者非常关心的话题。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的第二个阶段。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都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发现颈动脉斑块不要紧张,如果颈动脉狭窄小于50%,可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如定期检查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需要注意的是,血压的监测时间为晨起后、14—15时、睡前。患者血管超声每年随诊一次。
如果颈动脉斑块引起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血管超声每半年至一年随诊一次。前提是必须控制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如果颈动脉斑块引起颈动脉重度狭窄,并伴随临床脑缺血的症状,患者应及时到神经外科或血管外科进行斑块祛除血运重建治疗,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通过有效治疗,颈动脉斑块“相对可逆”。早期阶段通过积极治疗,可预防斑块厚度的增加。具体来说,主要是观察斑块的大小。斑块的定义是内膜—中膜厚度不小于1.5毫米。例如第一次检查时斑块为1.5毫米,诊断斑块形成,但是经过治疗后,斑块变成1.4毫米,此时没有诊断斑块,并不代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消失。另外,医生检查、测量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只能称之为“相对可逆”。尽早控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才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关键。03
谁适合血管超声检查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发病的重症,如果怀疑已经发生了脑卒中,应尽快到具有救治能力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通过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确定患者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才能尽快进行临床救治。缺血性卒中患者每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这样的患者不是血管超声的首选筛查对象。
未发生脑卒中但具有3种及以上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者可以选择脑颈血管超声筛查,初步了解自己脑颈动脉的健康状况。血管超声可确定病变的部位与病变程度,及时发现脑卒中风险,例如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血管狭窄、血管闭塞等。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血管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和脑血管超声。二者都是无创性、可重复性常规检查或筛查方法。
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后,患者可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治疗随访。若颈部动脉重度狭窄或中度狭窄,斑块有异常情况,并伴随临床脑缺血的症状与体征,患者应及时到具有颈动脉手术能力的神经外科或血管外科做进一步治疗。
经血管超声检查,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轻—中度,且无临床相关症状体征的患者,可以到神经内科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治疗与超声检查随诊。做血管超声检查前,患者不需要特殊准备,可穿低领衫便于颈部超声检查。检查当天可正常进食、服药,适当饮水以减少血液黏稠对脑血流测值的影响。04
控制血管狭窄进展
血管从轻度狭窄到重度狭窄,是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的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如果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就会加快。
中度及以下动脉血管狭窄不会引起血流灌注异常。但是若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斑块增大、突然破裂,继发血栓、堵塞血管,发生脑卒中。
重度狭窄直接导致脑血流灌注异常,发生脑缺血甚至脑卒中。如果患者有良好的侧支循环途径,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没有什么症状。一旦发生脑卒中,说明患者的侧支循环供血能力耗尽。
通过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血管轻度狭窄患者病程进展相对缓慢,可以降低未来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但是中度、重度动脉狭窄病变很难逆转。颈动脉闭塞患者可能会反复发生脑缺血,甚至脑卒中。
大家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多运动,稳压、降脂、调血糖,控制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重度狭窄患者应定期随诊,及时诊治,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教授 华扬
整理:健康报记者 甘贝贝
编辑:于梦非 刘洋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