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少数情况下(特别是急性胃炎时)可累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
胃壁
病因
急性胃炎
物理因素:
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可导致胃黏膜的反复损伤。
化学因素:
某些化学物质及药物的损伤,最具代表性的是非甾体抗炎药。
生物因素:
急性胃炎的发生和许多致病微生物感染有关,比如幽门螺杆菌、沙门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道病毒等。
应激状态:
当各种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颅脑病变、休克、甚至精神心理因素等,均有可能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严重时发生应激性溃疡。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病因主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有关。
1.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最主要原因。
2. 环境与饮食因素:
酒精、浓茶、咖啡;食用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都有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高盐饮食、缺乏水果蔬菜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3. 自身免疫因素:
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壁细胞抗体(PCA),伴有恶性贫血者还能检出内因子抗体(IFA)。壁细胞抗原和PCA形成的免疫复合体在补体参与下,破坏壁细胞。IFA 与内因子结合后阻断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吸收,导致恶性贫血。
4. 其他因素:
非甾体抗炎药和十二指肠液反流削弱了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黏膜损伤的发生。
临床表现
治疗
病因治疗:
急性胃炎:减少应激,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等药物;
慢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
保护胃黏膜:
可使用PPI、H2受体拮抗剂等抑酸剂,硫糖铝、果胶铋、米索前列醇等胃黏膜保护剂;
对症处理:
使用莫沙必利促进胃动力,铝碳酸镁中和胃酸等;
特殊治疗:
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按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自身免疫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时补充维生素B12;
有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患者加强随访,如果出现重度异型增生可以选择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
护理
1. 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2. 做好心理疏导,减少紧张、焦虑的情绪;
3. 饮食护理:
急性胃炎患者:
进食应定时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一般进食少渣、温凉的半流质饮食;
如有急性大出血则应暂时禁食。
慢性胃炎患者:
鼓励患者少食多餐;
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饮食为原则;
避免摄入过咸、过甜、过辣的刺激性食物;
低胃酸患者要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刺激病人的食欲,要尽量将食物完全煮熟以利于消化吸收,可多食用肉汤等以刺激胃酸分泌;
高胃酸患者则避免摄入酸性、多脂肪食物;
4. 用药护理:
正确使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药物,不要滥用上述药物。
根除幽门螺杆菌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使用阿莫西林要注意有无过敏史;
甲硝唑容易引起恶心呕吐;
铋剂可能导致便秘或大便发黑等。
内容来自人卫慕课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内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