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肠道与脑相互作用异常、没有生理结构异常为基础的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的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功能性食管病、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功能性肠病。就是我们常说的“烧心胸痛、消化不良、嗳气恶心、便秘、腹泻”等。而这些病往往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没有特效药,且易反复发作,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01、功能性食管病
(1)功能性烧心:患者有烧灼样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2)食管源性的功能性胸痛:患者有非烧灼样胸骨后疼痛或不适。
(3)功能性吞咽困难:患者对固体和(或)液体食物粘附、留存或通过食管感觉异常。
(4)癔球症:患者持续或间断发作的咽喉部非疼痛性团块感或异物感,好发于中年妇女。
02、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1)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符合以下一点或一点以上: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烧感,症状描述确切,不像罗马Ⅱ型诊断标准曾有多种症状表述,包括上腹不适、胃胀气、恶心等症状,诊断概念模糊,使医生不易掌握。
(2)嗳气症:分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嗳气时常伴随响亮的声音。
(3)恶心与呕吐症:分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及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慢性特发性恶心:发作频繁,不常伴呕吐;功能性呕吐:呕吐平均每周发作1次或1次以上;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同样的呕吐反复急性发作,但每次发作,持续不超过1周,患者常有偏头痛家族史或病史。
(4)反刍综合征:患者持续或反复将刚进食、咽下不久的食物反流口中,然后吐出或重新咀嚼吞咽,反食前无干呕。患者不存在食管运动障碍,亦无胃食管反流病,食管24小时动态pH检测正常。
03、功能性肠病
(1)肠易激综合征:分为2个亚型,即以腹泻为主型和以便秘为主型。
(2)功能性腹胀:患者反复出现腹胀感或可见腹部膨胀,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部分患者无法明确胀气部位,可用肉眼观察或腹部体检感触到。
(3)功能性便秘:患者无腹痛,不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必须符合以下两点或两点以上:至少25%排便感觉费力,至少25%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至少25%排便有不净感,至少25%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至少25%排便需以手法帮助。
(4)功能性腹泻:患者至少75%的排便为不伴腹痛的松软(糊状)或水样便。
(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患者有肠道症状,不是由器质性疾病所致,且不符合上述诸病的诊断标准。
治疗
主要采用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心理治疗等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包括干扰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穴位间动电疗法、反射区间动电疗法、音频电疗法,酌合运动疗法、腹部按摩、生物反馈治疗、心理支持、心理疏导治疗,可以达到改善功能性胃肠病症状,恢复胃肠功能及患者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预防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胸宽广、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遇事豁达,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措施。
2.凡可能引起本病的负性心理因素,均应尽量避免,特别对有恐病症或恐癌症者,要使患者明白本病是功能性疾病,绝对不会危及生命,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3.对精神紧张者可给予镇静剂,如艾司唑仑(曾用名舒乐安定)、柏子养心丸和谷维素等。对精神抑郁者,可应用阿米替林和氯米帕明等。对精神焦虑者,可口服去虑平和阿普唑仑(佳静安定)等。
4.对有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烧心反酸者可遵医嘱给予一些对症处理的药品,还可以进行中医调理。
5.饮食上尽量少食多餐,进食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过冷、过热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姜、葱、蒜、辣椒、芥末等)。
科室简介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消化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专科,内科学(消化)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卫健委消化专科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全国各地消化临床药师培训任务。2014年首批入选江西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跨入江西省消化内科先进行列。消化内科近年来学科建设发展迅速。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高级职称医师5人,医学硕士5人。科室学科重点突出、分工明确,具有团结协作的学术气氛,形成了消化内镜技术、胃肠病、胰胆疾病、消化系肿瘤、肝脏疾病和介入治疗等多个亚临床专业组。消化内科对消化系疾病危重症抢救、疑难病例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肝、胆、胰疾病、消化系统肿瘤、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诊治及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
作者: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叶 钒
通讯员:周子婷 濮琦琳
编辑:黄萌楣
审校:陈师睿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