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肿大分为轻度、中度、高度肿大。
肋缘下刚触及至肋下3厘米以内,属于轻度肿大;
3厘米至脐水平位置,为中度肿大;
超过脐水平,则为高度肿大或称为巨脾。
脾脏具有以下功能:
①造血。脾是胚胎阶段重要的造血器官,胚胎后成为淋巴器官。但在成体脾中仍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动物体严重缺血或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可以恢复造血功能,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
②储血。脾是血液,尤其是血细胞的重要的储存库,将血细胞浓集于脾索、脾窦之中。当某些紧急状态(如急性大失血),脾会收缩将血细胞释放到循环血液之中。
③滤血。脾还是血液有效的过滤器官。血液中的细菌、异物、抗原抗体复合物及衰老的血细胞在流经脾脏时,被大量的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
④免疫。脾有产生免疫反应的重要功能,血液中抗原在脾中可引起有力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边缘区是免疫反应启动的重要部位。细胞免疫反应引起动脉淋巴鞘明显的增大和免疫活性细胞输出的增多。体液免疫反应引起白髓淋巴小结和脾索中浆细胞的增多,同时在脾脏输出血液中抗体的浓度增加。
脾脏肿大的病因
一、感染性疾病引起脾肿大
1. 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巨细胞病毒感染、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回归热等所致。急性感染时脾脏反应性肿大,一般程度较轻、质地较软,轻度压痛,随着感染被控制,脾也逐渐恢复至正常。
2. 慢性感染性疾病:
播散性结核、布鲁氏杆菌病、梅毒、真菌感染、椎体虫病、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慢性反复感染,脾脏可持续性肿大,质地偏硬。
3. 脾脏的感染:
脾脓肿和脾结核性肉芽肿等。为脾脓肿是腹腔化脓性感染、脓血症、伤寒等的少见并发症,有畏寒、发热、腹肌紧张、脾大触痛及波动感,白细胞升高;合并脾周围炎时,脾区可出现摩擦音,需借助超声检查、核素显象等,方能与左膈下脓肿、腹壁脓肿鉴别。
脾脏偏大,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劳累,放松心情,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吸烟,不喝酒,不熬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一点有苦味的食物,还要多吃一些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的蔬菜,如甘蓝、花椰菜、山楂、苹果、葡萄等。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能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