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有这种感受:每当看到水流或听到流水声就会从身体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尿意,因“屡试不爽”则认为这并非巧合,疑心自己是有什么毛病,于是悄悄把这个问题输入某搜索框,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某些砖家说这是肾虚表现,还有板有眼的开出了中药,更有甚者说这是肾炎、尿路感染,建议深度查一遍泌尿系统,那“这毛病”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次排尿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都知道尿液是贮存在膀胱内的,而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内压才上升,膀胱被动扩张,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会受到刺激而兴奋,产生神经冲动经骶髓排尿中枢传入大脑皮质引起尿意,然后大脑中枢发出冲动使膀胱壁逼尿肌收缩,内、外括约肌舒张,将贮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
那就是说,“尿意”正是这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的兴奋感,而是否会真的排出尿液,则是由膀胱壁逼尿肌收缩,内、外括约肌舒张的共同调配的结果。所以,要分成“想”和“做”两个部分。
只“想”不“做”:条件反射/心理暗示
水流声听起来和撒尿本身就很接近,而人的一生在厕所里撒尿都伴随着水声:撒尿声,冲厕所的声音,洗手的水声,在一天天的周而复始后,部分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人群就会在潜意识里将撒尿和水流声紧密联系起来,结果就是听到水声就会想撒尿,尤其是到了一定年纪后,控制力减弱,这个感觉就会更加强烈。
大人们给小朋友把尿时,会发出“嘘嘘——”的声音,也是为了给孩子建立这套心理暗示系统。心理暗示是一种很微妙的现象,有时候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远大于你的想象,比如听到“话梅”、“柠檬”,看见或者想到,都会感到口腔内一阵口水涌起,泛起酸意,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
如果想对付这种条件反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重复练习,有事没事就开水龙头听着,甚至用手机把声音录下来,听见水声要竭尽全力憋住,或者排空膀胱后继续听,发现“无尿可排”,当你习惯这种声音,这个反射弧就消退甚至消失了。
“想了”也“做了”:尿失禁
还有些人并非单纯的想想而已,而是真的会悄悄的付之行动,听到水声后难以自控,如果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的话则可能患有尿失禁。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如果患有尿道系统炎症,也会对控制排尿产生很大干扰。
如果换上尿路系统疾病,一定不会只是单纯的只在“听见水声”后情难自禁,而当你打喷嚏、咳嗽、大笑、运动时,都会感觉糟糕,小内内湿润了。伴随的日常的尿频,尿急等症状,都在提示您,需要去医院好好的看一下。
尿意来临到底能不能“憋”?
很多人正在开会或者忙着,会忽视自己的尿意,认为再忍一忍、多忍一忍就没事了,等着闲下来再去厕所一泻千里,省了一次跑厕所来回的时间,但是!省了这么点时间,却可能造成大问题,长时间憋尿,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真正出了毛病,就会引发上文说的尿失禁,那时候你想憋也憋不住了。
尿液里有很多细菌,排尿过程也是对尿路冲洗的过程。如果是长期反复憋尿,还会导致尿液返流。
正常排尿,尿液是经过肾到膀胱,再从尿道排到体外,而憋尿后膀胱压力升高,当超过一定强度,部分尿液就会返回到肾里,导致肾积水。
憋尿时间长了,膀胱处于高张力状态,时间长了会影响膀胱肌肉收缩能力,引起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一些关于“憋尿致膀胱破裂”、“憋尿猝死”的新闻报道频频进入大众视线,正是提醒我们,还有尿意要及时排,千万不能憋。
即便只是“水声”的骚扰,导致神经跟你开个了小小的玩笑,也最好乖乖的去趟厕所哦,别为了“没挤出几滴”而气馁。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区分排尿多和尿频病症?正常人一天排尿是怎样的?
排尿次数多并不等同于尿频,因为一个人的排尿次数与饮水量、环境气候以及运动出汗等诸多因素有关,人生病的时候也会尿频,特点是次数增加,每次的量较少。
一个成年人在每天饮水正常(2000ml左右)的情况下大概排尿5~6次,夜间0~1次,每天排尿的量大概1000ml。
以上内容供大家参考,别瞎琢磨自己哪里不对劲哦。但一旦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看~~
以上内容仅授权贰拾肆媒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