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中,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为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学龄前儿童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感染率与病死率均较高,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可引起急性中耳炎、鼻窦炎、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多种疾病。[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儿童人数在70万~100万,大多数是5岁以下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所致。[2]
这种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生活在正常人的鼻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很弱,少数致病力较强。常常在抵抗力低下时易引发疾病,尤其是秋冬时节气温下降,儿童免疫力较为低下,易引发肺炎链球菌感染。
因此,随着天气转凉,我们更应该重视儿童健康。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传播方式、症状、预防及常见用药,争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肺炎链球菌的传播肺炎链球菌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常在鼻咽部定植。有20%~50%的人可无症状携带。当儿童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就很容易导致肺炎链球菌大量繁殖,从而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最终会导致其相应的组织和器官出现炎性反应。所以肺炎链球菌可以由感染者的飞沫、分泌物等经呼吸道进行传播,也可由定殖菌导致自体感染。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是一组由肺炎链球菌种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从常见的病情较轻的鼻窦炎和中耳炎,到病情严重的肺炎、脓毒症(sepsis)和脑膜炎等一系列疾病。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将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分为非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non-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NIPD)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
非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NIPD):当肺炎链球菌经鼻咽部直接侵入原本与外环境相通的呼吸道及周边组织,所引起感染性炎症,称之为NIPD。由于呼吸道多覆以黏膜,因此也称为黏膜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非菌血症性肺炎等。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IPD):是指病菌侵入原本无菌的部位所引发的感染,在无菌部位和组织(如血液、脑脊液、胸水、关节积液或腹水)分离出肺炎链球菌而确诊的感染。如菌血症、脑膜炎和菌血症性肺炎等。[3]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常见症状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儿童群体多发疾病之一,而肺炎链球菌感染后通常会导致疾病发病速度非常快,同时发病较急。
约半数肺炎病例发病前有感冒症状,很快出现寒战、咳嗽、胸痛和血痰等症状。约2/3儿童于病程早期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部分病例口唇和鼻周有疱疹。
体温会在数小时内上升至39~40℃,呈持续高热,常伴头痛、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症,部分患者也可能因炎症波及胸膜而出现严重胸痛,胸痛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也可能会发生腹痛。
严重感染可有神志改变。发病7~10天后体内抗体形成,体温骤退或渐退。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有病变部位呼吸音减低和少许湿啰音。[4]
如何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家庭预防措施:重视通用的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如积极预防和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鼓励户外活动,提高身体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尽量减少被感染等。
肺炎链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肺炎链球菌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血清型特异性抗体能够与细菌表面多糖结合,增强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从而杀灭肺炎链球菌。
现如今上市的肺炎链球菌疫苗所含抗原均基于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多糖,主要分为PPV和PCV。在PPV或PCV之后以数字注明疫苗包含血清型数目,如PPV23代表包含23种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称为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CV13则代表13价PCV。
目前,PCV13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按照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婴幼儿接种PCV13后,体内能产生持久的保护性抗体。研究证明保护性抗体至少能持续2年。从PCV的使用经验及其免疫持久性资料来看,PCV13保护期有望持续更长时间。
推荐儿童免疫接种程序按2、4、6月龄或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基础免疫首剂最早可以在6周龄接种,之后各剂间隔4~8周。[3]
当然,接种疫苗后,部分儿童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需留意。包括食欲下降、易激惹、嗜睡、睡眠增加、入睡困难、睡眠减少、发热、注射部位红斑、硬节、肿胀、疼痛、触痛等。[3]
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如面部水肿、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以及低张力、低反应事件。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常见用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药物选择如下:
1. 急性中耳炎(AOM)治疗
局部清洁耳道,引流脓液,应用抗菌药物滴耳剂,禁用耳毒性药物。
2岁以上轻症无耳漏患儿:可以暂不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病情变化。80%的无并发症患儿在48~72 h可自行痊愈,无需抗菌药物治疗。
若48~72小时症状不改善:可选用抗菌药物治疗,通常初始抗菌药物选择一线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治疗5~7天。
若患儿<2岁或有中毒表现、持续耳痛超过48小时、高热或复诊困难的患儿:起始治疗可选二线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鼻窦炎治疗
2岁及以上患儿:症状轻者可以暂时不用抗菌药物。
2岁以下,或感染严重持续时间长患儿:尤其是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如颅内或眶内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阿莫西林,使用时间10~14 d,近30 d内使用过抗菌药物,考虑细菌耐药性,可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如果青霉素过敏,可选择头孢地尼、头孢泊污、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如果在7 d的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或恶化,需要调整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可作为参考选择。
3.肺炎链球菌肺炎治疗
一般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低氧血症者应给予氧疗,适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保证营养及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根据需要进行退热、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
轻症肺炎链球菌肺炎:可在门诊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口服阿莫西林,也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1剂型)、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地尼等。
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应住院治疗,初始经验治疗可选择静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对于并脓胸、坏死性肺炎或严重呼吸窘迫等,特别在初始治疗48~72小时,在经验治疗时(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考虑联合万古霉素。
4. 药物过敏或特殊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患儿如出现药物过敏等特殊情况,需选择替代治疗的抗菌药物。
青霉素过敏患儿:可选择替代治疗的抗菌药物,如头孢地尼、头孢泊肟酯、阿奇霉素口服,或头孢曲松静脉滴注。[4]
如果家中患儿出现疑似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症状,切忌自行用药,需及时线下就医,医务人员需要结合病人的年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来判断是否为肺炎链球菌感染,以便于及时对症治疗。
*本文仅做科普分享专用,如需治疗用药,请及时线下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品,并仔细翻看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禁忌】及【不良反应】等。
*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私信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康,黄洋,石继春,等.13株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21,39(8):573-576.
[2]王志琦,刘春峰.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2022,29(8):616 -621.
[3]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7):485-505.DOI:10.3760/cma.j.cn101070-20200306-00329.
[4]李水娟,郭文君,吴童.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01):38-41.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23.01.010.
扫码联系我们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