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作为人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抵御自然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中,发挥了重要功能,同样免疫在人类生殖功能中亦起着重要作用。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保护自我,排斥“异己”,来完成自己“守护神”的使命。免疫是一把双刃剑,从本质上是保护机体,但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对机体的损伤——如抗精子抗体。
一、抗精子抗体的产生
生理情况下,男性的精子是青春期以后才逐渐出现的,因此精子被自身原始的免疫系统视为“异己”,理论上来说会被免疫细胞统统杀死,但是恰恰有一道天然的生理屏障——医学上称之为“血睾屏障”,阻止了这一世间最大悲剧的产生,让精子和免疫细胞虽“一墙之隔”,却相安无事。
但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手术、外伤、感染等使这一屏障遭到破坏时,男性机体便可对自身的精子产生抗精子抗体。而对女性而言,精子更是作为一种“异己”,是肯定受到排斥的,但在正常生理机制的保护下,女性并不会理睬精子产生免疫反应。同样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阴道粘膜损伤、感染等,女性亦如临大敌,可产生抗精子抗体。
二、抗精子抗体对生殖的影响
抗精子抗体可结合在精子的不同部位,进而导致精子凝集成团,致使精子活力下降,降低精子的存活率;同时亦可抑制精子穿透宫颈粘液的能力。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如同游泳一样,但如果身上东西琳琅满目,几个人互相缠绕,就会增加阻力,游起来自然费时费力,精子亦如此。抗精子抗体与精子结合后亦可以抑制精子的获能、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的融合以及胚胎的发育。如此看来抗精子抗体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所以在临床上很多的医生、病人看到抗精子抗体阳性两个字如临大敌,认为找到了不孕不育的根本原因,不惜血本的治疗。
一些临床调查表明,抗精子抗体与不孕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血清、精浆、子宫颈粘液等体液中,甚至在精子表面,都可以测到抗精子抗体的存在。目前的检测方法主要检测体液中的抗精子抗体。由于精浆以及子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与精子直接接触,因此理论上精浆以及子宫颈粘液中的抗精子抗体比血清中更具有意义。在辅助生殖治疗中人工授精是将精液中的精浆洗涤掉,通过人工授精管越过宫颈将精子直接注射入宫腔,从而治疗部分免疫性不孕。
三、会不会影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多数学者认为,抗精子抗体与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是有关联的,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抗精子抗体可抑制精子的顶体反应,降低受精率;受精卵表面的抗精子抗体影响胚胎的卵裂。
但也有报道认为,抗精子抗体并不影响试管婴儿的受精率和卵裂率,主要与精子的运动障碍有关。2011年加拿大的科学家们对抗精子抗体对试管婴儿妊娠率的影响,做了一项分析。他们把全世界有关抗精子抗体与试管婴儿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统计发现精液中含有抗精子抗体并没有影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还有一些学者对试管婴儿的流产率做了研究,发现抗精子抗体也不能预测流产的发生率。关于抗精子抗体对试管婴儿成功率的影响一直都是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而确切的结论仍需更多的研究分析。
其实抗精子抗体没您想的那么可怕,因为检测的方案不太特异,针对精子的功能部位的抗体,目前还没有灵敏而特异的试剂盒。其实正常有生育能力的男性亦有2%~10%左右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部分正常女性也可以出现抗精子抗体阳性。
因此抗精子抗体并非一特异、绝对的指标,而是一相对的辅助的参考指标。抗精子抗体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是需要结合男性精子数量、活力以及女性的既往流产史等一些指标来综合评判的。
转--蒲荷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