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题
女,30 岁。初产妇,妊娠 41 周。规律宫缩 10 小时,已破膜。产科检查:LOT,羊水黄绿色,胎心率 100 次/分。宫口 9 cm,胎头 S=0。该患者正确的处理措施是:(单选)
A、尽快产钳助产
B、尽快剖宫产
C、催产素促进产程
D、旋转抬头后自然娩出
E、尽快胎头吸引
【答案】:B
新闻速递
山东省卫计委近日发布首个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其中阿托品眼膏、高三尖杉酯碱、丝裂霉素等 17 种药物库存已经亮起 “ 红灯 ” ,抗狂犬病血清等五种药物没有库存,这是国家卫计委要求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后,山东发布的首个预警。
据山东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短缺药品预警的意义在于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双向引导,生产企业可根据预警信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通过这一机制,可使药物的供需双方有渠道互通信息,实现药品资源的合理配置。
异常分娩之产力异常
定义
又称难产,其影响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这些因素既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关系。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程受到阻碍,称异常分娩。
1、子宫收缩乏力
【病因】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子宫局部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宫内感染、子宫肌纤维变性)、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药物影响。
【临床表现】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 < 2 次/10 分钟,多属于继发性宫缩乏力。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收缩波小而不规律,节律不协调。多属于原发性宫缩乏力。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胎儿宫内窘迫。
【对母儿的影响】
对产妇: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严重时引起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率增加;
对胎儿: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产伤、窒息、颅内出血等发生率增加。
【处理】
❤ 协调性宫缩乏力
第一产程
一般处理: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指导其休息、饮食和大小便;
加强子宫收缩:人工破膜、缩宫素静滴、地西泮静推;
第二产程
若无头盆不称,给予缩宫素加强宫缩;若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会阴侧切以产钳助产或抬头吸引术;
若抬头未衔接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行剖宫产术。
第三产程:前肩娩出时,可静推缩宫素;
产程长、破膜时间长,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和极性。给予哌替啶或地西泮,多能恢复至协调性宫缩。
若经上述处理,未能纠正,或出现胎儿窘迫,或伴有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应行剖宫产术。
2、子宫收缩过强
❤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临床表现】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10 分钟大于 5 次),宫口扩张速度 ≥ 5 cm/h ( 初产妇 ) 或 10 cm/h ( 经产妇 ) 。若存在产道梗阻或瘢痕子宫,可能出现病理性缩复环。
【对母儿影响】
对产妇:可致初产妇宫颈、阴道以及会阴撕裂伤,增加羊水栓塞风险;
对胎儿及新生儿: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急产可致新生儿颅内出血。
【处理】
应以预防为主,提前住院待产;提前做好接产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强直性子宫收缩:
【临床表现】
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胎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
有时可出现病理性缩复环、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
【处理】
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
若合并产道感染,立即行剖宫产术。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临床表现】
产妇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停滞;
阴道检查时在宫内触及较硬而无弹性的狭窄环。
【处理】
寻找原因,及时纠正,若无胎儿窘迫征象,给予镇静剂如哌替啶或吗啡,等待宫缩自然消失;
若经上述处理,狭窄环不能缓解,宫口未开全,胎先露较高,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立即行剖宫产术。
解 析
羊水黄绿色为羊水粪染,且目前胎心率 100 次/分,有胎儿窘迫表现,但宫口尚未开全,应尽快行剖宫产术。
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掌上题库」App;邀请一个好友即可免费使用专业版 30 天!
执考
助手「每天看微信,轻松过执考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app@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