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图演示南海低压难产过程
中央气象台31日早上05时已经将巴士海峡附近热带扰动定编为热带低压(TD11),上午11时的时候它的中心位于距离广东省深圳市东南方向约690公里,未来它加强成为今年第16号台风“玛娃”。
▲中央气象台8月31日12时发布的南海热带低压未来移动路径
“玛娃”的前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从28日下午15号台风“珊瑚”起编后,它被命名为热带扰动90W,到29日下午增强到热带低压,随后一度撤编,直至30日下午再度换名起编为91W,最后于31日凌晨又一次增强到热带低压。
造成“玛娃”难产的原因,一方面是15号台风“珊瑚”前期十分庞大,西南季风水汽输送带几乎横梗了半个西北太平洋为它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汽,导致菲律宾东部的扰动无法得到充足的水汽;此外,这个扰动一直徘徊在菲律宾附近,地形的摩擦使得它的强度也不能有效增长。过去24小时,南海中北部海域的又增长出一个新的小扰动,它的生成使得原来羸弱的90W再次与西南季风重新建立了联系,在充足水汽的加持下,中心附近对流快速发展,强度再度增强。
可以说目前这个南海低压实际上原来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扰动90W减弱向西北方向移动后与南海中北部海域生成的系统结合后的新产物。因此,从卫星云图上看,目前的南海低压呈东北-西南分布,低层主环流中心位于吕宋岛西侧,东北侧原90W再次增强后的系统已开始影响我国台湾岛,而西南侧则与西南季风接壤。
▲葵花-8号卫星31日10时监测到的南海热带低压和15号台风“珊瑚”云图
▲NCEP集合预报30日20时起报的即将生成的“玛娃”未来可能的移动路径
▲ECMWF集合预报30日20时起报的即将生成的“玛娃”未来可能的移动路径
难缠的“玛娃”“玛娃”前期的难产,也一定程度造成了它后期的难缠。
首先,虽然目前副高依然强盛,但是八月底开始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副高已不再像前期那么坚不可摧。副高的东退程度将严重影响着“玛娃”的路径,“玛娃”后期的路径预测难度远大于“天鸽”和“帕卡”,目前中央气象台预测的路径概率图认为它后期从闽粤交界到雷州半岛登陆的可能性都存在,另外,集合预报预测的路径离散度也比较大,整体而言ECMWF集合预报结果比NCEP的略偏西。
▲美国飓风模式31日02时模拟的未来16号台风“玛娃”登陆前地面风场(10米高度处)和海平面气压
其次,未来的“玛娃”,大风圈半径可能不会太大,但是它又将会是一个在近海加强的台风,在登陆前,它的强度将达到巅峰,目前预计它的强度将达到台风级,威力不容小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玛娃”生成后的含水量充足,可能会像“帕卡”那样给华南沿海地区带来较长时间的降水,加上对于它最终路径预测的不确定性,将对华南沿海地区具体部署防台、防汛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